全球热点报告2025年8月25日
2025 年 8 ⽉ 25 ⽇星期⼀的报告 头条新闻 泄密事件与伊朗袭击说法相⽭盾,特朗普政府罢免⾼级军事和情报领导⼈,批评⼈⼠警 告称其政治化 和平谈判陷⼊僵局美国考虑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并限制乌克兰远程打击 朝鲜试射新型防空导弹,谴责韩国在美韩联合演习期间向⾮军事区发射警告弹道,称其 为挑衅⾏为 国际刑警组织“塞伦盖蒂”⾏动在⾮洲打击全球⽹络犯罪中逮捕1,209 ⼈并追回9,700 万0 魔豆 | 20 页 | 915.91 KB | 1 月前3胖东来招保洁要求25岁以下本科学历的分析报告
胖东来招保洁要求 25 岁以下本科学历 的分析报告 一、事件概况 胖东来超市近期发布了招聘公告,要求保洁和保安岗位的 应聘者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年龄限制在 25 岁以下。 这一招聘标准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招聘要求中提到, 保洁和保安的月薪可达 9000 元,且提供五险一金等福利。抬 聘条件的严格性不仅体现在学历和年龄上,还涉及对员工的全 面培训和高标准的工作要求。例如,保洁人员需要掌握复杂的 『往更专业方向去培养! ,如何看待胖 东来相关岗位的学历门槛? #在榜时长为 10小时 6分钟,在榜 时其阅读量峰值为 194.00 万次。 2.2 传播走势 从信息走势图可以看出, “胖东来招保洁要求 25 岁以下本 科学历的分析报告"引发与论多轮关注。2025-08-17 15:00 时, “源鸿祯 wW"” 发布《.…胖东来初露锋芒。三、逆境.….》后引发 网民关注因@中国报道 发布《【#翌东来保洁保安到手工资近 月 18 日,胖东来商贸集团账号发布《新乡胖东 来招聘公告》,公告显示胖东来新店此次招聘人数 900名,且 仅限河南地区人员。其中,保安、保洁的岗位要求显示,招聘 人员需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25周岁以下(含25周岁) ,引 发网友热议。 记者以咨询者身份联系到新乡胖东来大胖店,工作人员 回应称,保安、保洁的招聘确实有学历要求,但同样胖东来保 安保洁岗提供的薪资、福利等要》对此事进行了传播,推动全0 魔豆 | 10 页 | 1023.59 KB | 1 月前3长丰臭肉事件牵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25所学校陷舆情风暴
长丰臭肉事件牵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25 所学校陷舆情风暴 10 月 16 日,有家长发视频称,云南昆明长丰学校食堂 疑提供变质肉给学生食用,引发各方关注。事件曝光后,学 校沟通会上副校长的不当笑容、疑似教体局局长人员的不当 态度,进一步激化矛盾。10 月 19 日晚,官方通报涉事猪肉 因运输及存储不当变质,食堂承包企业和学校存在多项违法 违规。相关处罚结果包括食堂承包企业被重罚、学校被罚款 罚款 且校长免职、相关部门官员停职等。此外,这次长丰臭肉事 件,也牵连到了其他 25 所学校,学生家长担心这些学校的 食材也有问题。目前,该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时间脉络: 10 月 16 日 云南昆明有家长发视频称,官渡区云子中学长丰学校学 生食堂的生肉有臭味,“整盆肉都是臭的”; 官渡区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称,接到家长反映后,已联 合市场监管部门到学校处置,初查供餐公司证照齐全,生肉 存在落实 不到位的情况。 研判分析 近期,长丰臭肉事件牵连了 25 所学校,引起了社会的 轩然大波,引起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臭肉事件的发生, 让学校被贴上了“不负责任”“管理不善”的标签,严重损 害涉事学校的声誉,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 也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其次,长丰臭肉事件牵连 25 所学校,给当地整个教育系统带来了信任危机。 公众开始质疑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和学校的管理能力,对当0 魔豆 | 7 页 | 297.67 KB | 1 年前3中学要求学生签“自残自杀免责书”引热议
中学要求学生签“自残自杀免责书”引热议 12 月 25 日,有网民通过社交平台反映,广东梅州市五 华县水寨中学要求所有学生签“承诺书”,承诺书中提到学 生“若出现自残、自杀的行为均与学校无关,不会以任何理 由向学校及学校工作人员主张任何损失和赔偿”等内容。当 日,五华县教育局发布通报称,五华县教育局责令该校立即 收回已签订的《承诺书》予以作废处理,对学校负责人进行 约谈并全县通报批评,要求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 约谈并全县通报批评,要求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 解释说明。图源:网络 传播分析传播趋势图 数据显示,12 月 25 日至 26 日 15 时,与事件相关舆情 信息约 3.9 千条。25 日,网民通过社交平台反映该事件后, 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25 日晚,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 教育局的介入以及公众的持续热议,事件的传播热度不断攀 升,并于当日 20 时达到舆情传播峰值,随后舆情逐渐下降。 平台类型占比(左)和报道情感占比(右)0 魔豆 | 7 页 | 426.36 KB | 9 月前3余华英死刑!拐卖儿童案重审一审引发舆情高度关注
余华英死刑!拐卖儿童案重审一审引发舆情高度关注 10 月 25 日上午,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认定 余华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决被告 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 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这一宣判结果 公布后迅速引起舆论热议。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时间脉络 2024 年 1 月 8 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作 诉机关指控余华英涉嫌拐卖的儿童从 11 人增加到 17 人。 10 月 12 日:公诉机关建议对余华英判决死刑 10 月 24 日:杨妞花回应称,如果余华英上诉,我还会 再来,一直到结果出来那天。 10 月 25 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 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 2023 年 7 月 14 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余华英涉嫌 拐卖儿童一案。9 月 根据百章舆情监测系统显示,“余华英拐卖儿童案”10 月 11 日再审一审开庭至 25 日结果宣判期间(2024 年 10 月 11 日 0 时至 25 日 15 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 36 万余条。据监测数据,10 月 11 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 再审一审开庭,舆情迅速发酵,并在 25 日宣判结果公布之 前相关事件在网上持续受到关注。10 月 25 日,再审一审再次宣判死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广网、中国新闻0 魔豆 | 9 页 | 267.43 KB | 11 月前3学生因白事凌晨请求开门被拒
分才能开宿舍大门,除非有 学工部批文或是身体原因。最终该生没有赶上飞机。网传聊 天记录中,涉事学生称向宿管跪求仍然遭拒。 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后,11 月 25 日,校方发布通报回应 称,11 月 23 日,学校已责令物业公司处理涉事宿管员;11 月 25 日,物业公司向学校和该生道歉,并将 2 名宿管员调 离。但网络传播的“学生下跪求情”“因没有及时开门导致 没能见上亲人最后一面”与事实不符。对此,该校组织宣传 生确实是 下跪了,但是没有手续我们不敢贸然开门让她走。” 数据分析: 舆情趋势图据监测系统数据,11 月 24 日下午开始,陆续有网民在 抖音等平台发布相关信息,舆情热度开始攀升,11 月 25 日, 大量媒体关注并集中转载该事件,导致信息量迅速冲高,并 于 17 时达到本次舆情峰值。当日晚间,校方发布回应公告, 导致原本已经回落的信息热度短暂回升。11 月 26 日,该事 件在各大平台仍有一定讨论热度。0 魔豆 | 5 页 | 258.19 KB | 10 月前3轻微违法重罚?卖180元未检疫羊肉被罚10万引热议
误,应 综合相关规定减轻或免除处罚。法庭给双方充足时间发表观 点,但未当场作出判决。 图源网络案件回顾 传播分析 传播趋势图 数据显示,12 月 25 日 0 时至 27 日 9 时,与事件相关舆 情信息约 4.6 万条。25 日,《法治日报》报道案件二审情况, 引起舆论关注。26 日,《扬子晚报》、澎湃新闻等媒体纷纷跟进,使得事件迅速传播,舆情热度快速上升,并于当日 20 时达到舆情峰值。0 魔豆 | 6 页 | 771.93 KB | 9 月前3中东和伊朗局势最新动态2025年8月29日
,使其不再对伊朗重新实施联合国安理会制裁。[1] 该 法案要求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其附加议定书 ,终⽌与美国和欧洲三国的所有谈判 ,并终⽌ 与国际原⼦能机构( IAEA) 的合作。[2] 伊朗议会最近于6⽉25⽇通过了—项法律 ,暂停了伊朗与国际原 ⼦能机构的合作 ,这使得最后—项条款在很⼤程度上具有执⾏性。[3] 欧洲三国于8⽉28⽇启动了《联合 全⾯⾏动计划》(JCPOA) 的快速恢复机制。[4] ,该法案将暂停伊朗 与美国和欧洲三国之间的所有谈判。议会和⾏政部⻔的观点出现分歧之前 ,强硬派议员最近批评伊朗政 府允许国际原⼦能机构( IAEA)检查员返回伊朗。议员们声称 ,该决定违反了议会6⽉25⽇通过的法 律。[7] 国际原⼦能机构( IAEA)检查员于8⽉27⽇返回伊朗 ,监督布什尔核电站的燃料更换⼯作。 国际 原⼦能机构( IAEA)检查员⽆法进⼊纳坦兹或福尔多等伊朗其他核设施。 ⼈⺠动员部队旅通常在萨拉赫丁省开展⾏动。[24] 8 ⽉ 29 ⽇ , 负责盖姆-阿布卡迈勒过境点的—名伊拉克边防警卫队军官告诉沙特媒体 ,该旅部署到边境是“例⾏公 事” ,不会产⽣政治或安全影响。[25] 叙利亚 叙利亚总统艾哈迈德·沙雷于 8 ⽉ 28 ⽇任命国家过渡司法委员会成员。[26] 这个由 13 名成员组成的委 员会旨在调查前政权成员 ,追究个⼈在叙利亚内战期间犯下的罪⾏ ,赔偿受害者60 魔豆 | 7 页 | 565.27 KB | 1 月前3山西订婚强奸案相关舆情分析
山西订婚强奸案相关舆情分析 3 月 25 日,备受关注的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开 庭,随后相关话题迅速引发舆论关注,案件争议点仍存、男 方频繁发声、自媒体炒作标签化话题等导致了舆情的复杂化, 也导致了舆论场中对立情绪的激化。 “订婚强奸”案引发关注 2023 年 5 月 1 日,山西大同阳高县男子席某某与吴某某 经婚介所介绍订婚,男方支付 10 万元彩礼及戒指,并签订 协议承诺 判处席某某有期徒刑 3 年,席某某当庭上诉。彼时,由于该 案牵涉性同意权、彩礼等话题,迅速引发舆论关注。#订婚 发生关系后第 4 天女孩控告强奸# 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 超 5 亿。 2025 年 3 月 25 日二审开庭,上午 9 时进行刑事部分, 下午 3 时进行民事部分,但未当庭宣判。据媒体报道,男方 在庭上坚称无罪,庭审中情绪激动,两度哭诉冤屈;女方未 出庭,仅通过母亲发声否认骗婚并坚持指控。#订婚强奸案0 魔豆 | 4 页 | 98.10 KB | 6 月前3养老金骗保频发,全民“保命钱”亟待筑牢防火墙
一、养老金骗保:形式多样,金额巨大 审计发现,养老金骗保行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形式多 样。除了向死亡人员发放养老金外,还存在着虚假病历、篡改档 案等方式提前退休的行为。 全国范围内,审计覆盖 25 个省、4.14 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 共发现 2.83 万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提前退休,骗取养老金 5.19 亿元。 河南一名 80 后女子李某某在 2010 年虚构了一个 1967 年 2 月 年后仍持续领取养老金的案例, 只因家属未申报、经办机构未核查。 审核松弛也是重要原因。基层社保机构“重发放、轻核查”, 甚至存在“熟人照顾”现象。 河南刘某某通过假身份证将年龄虚增 14 岁,竟顺利退休并 领取 25 万元养老金,经办人员审核形同虚设。 三、惩罚乏力:违法成本低,助长侥幸心理 处罚力度不足也是导致养老金骗保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多 数骗保案例仅追回资金,鲜有刑事追责。 如河南李某某骗保 90 魔豆 | 4 页 | 155.09 KB | 1 月前3
共 88 条
- 1
- 2
- 3
- 4
- 5
- 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