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因白事凌晨请求开门被拒
258.19 KB
5 页
0 下载
6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学生因白事凌晨请求开门被拒?规章制度应更具人文关怀
综合凤凰周刊、极目新闻等报道,11 月 24 日,多名网
友爆料称,近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校一学生因家人危重,
凌晨向辅导员请假回家。但在宿管值班处要求出门时遭拒。
对方称根据校规,早上 6 时 30 分才能开宿舍大门,除非有
学工部批文或是身体原因。最终该生没有赶上飞机。网传聊
天记录中,涉事学生称向宿管跪求仍然遭拒。
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后,11 月 25 日,校方发布通报回应
称,11 月 23 日,学校已责令物业公司处理涉事宿管员;11
月 25 日,物业公司向学校和该生道歉,并将 2 名宿管员调
离。但网络传播的“学生下跪求情”“因没有及时开门导致
没能见上亲人最后一面”与事实不符。对此,该校组织宣传
统战部负责人解释,学校调取当晚监控,未发现学生下跪情
况,此外,涉事学生接到家人电话时其亲人已经去世。但有
媒体报道称,该校一宿管工作人员曾回应称,“学生确实是
下跪了,但是没有手续我们不敢贸然开门让她走。”
数据分析:
舆情趋势图据监测系统数据,11 月 24 日下午开始,陆续有网民在
抖音等平台发布相关信息,舆情热度开始攀升,11 月 25 日,
大量媒体关注并集中转载该事件,导致信息量迅速冲高,并
于 17 时达到本次舆情峰值。当日晚间,校方发布回应公告,
导致原本已经回落的信息热度短暂回升。11 月 26 日,该事
件在各大平台仍有一定讨论热度。
信息渠道占比
从平台信息占比来看,微博是该舆情发酵最主要的平台,
其次是视频、APP、头条号,网页和微信两个渠道占比较小。
具体比例见上图。极目新闻在微博平台进行调查
此外,极目新闻在微博平台进行调查显示,5929 名网民
在“如何看待学生家里办白事凌晨请假宿管未开门”一事中,
94.4%网民选择“同情学生,校园管理应更人性化”。
网民观点:
一是对宿管行为的批评。有网民认为,宿管是“拿着鸡
毛当令箭”,将微小的权力发挥到极致,且宿管员在事件中
的表现过于冷漠和教条主义,缺乏同情心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是对学校管理的质疑。有网民认为,宿管员遵守规章
制度,只是不想因此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真正的问题根源
在于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质疑校方管理“一刀切”。
三是认为宿管做法并无问题。有个别网民指出,宿管只
是遵守其本身职责,流程并无过错,因此被处理并不合理。四是关联其余事件认为校园门禁管理过严不合理。有网
民关联此前齐鲁工业大学长清校区宿舍火灾学生逃生须刷
脸一事,认为宿舍门禁系统过于严格存在安全风险。
五是认为我国大学管理应当更加自由化。有大量网民讲
述自身在大学期间,面对家人丧事等类似事件时也存在“请
假困难”现象,认为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主性,不能再
像小学中学等阶段一样严管。
研判分析:
婚丧嫁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学生因
家人危重,请假离校,本是情理之中。但校方因管理问题,
导致学生未能及时赶上飞机,暴露出校园管理僵化、管理人
员漠视学生合理情感等问题,这是本次舆情汹汹的主要原因。
舆论普遍对涉事学生报以同情的心态,也因此,涉事学生成
为本次舆论传播中的“强势方”。
校方及时对事件进行了调查,并给出相应通报,以及对
涉事人员的处理措施,有效回应了舆情关切,一定程度上避
免了舆情持续发酵。但该舆情后续也存在一个风险,在网传
的聊天截图,以及部分媒体的报道中,涉事学生和宿管都反
映存在学生下跪请求开门的情况,但校方通报中表示并未下
跪情况。在舆情发酵的过程中,官方回应的每一点内容都会
受到网民的审视,此类出现截然相反的“疑点”更容易引发
网民的质疑,甚至扩展为对整份通报的质疑,不利于维护校方公信力。
总体来看,校方的回应仍然是及时且有效的,但后续仍
需做好各项工作,实现舆情处置的闭环:
一是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关注,尤其是在紧
急情况下。可以制定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应对
学生的特殊需求。
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舆情监测和回应机制,及时关注并
回应公众的关切和疑问。
三是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应要求第三方物业加强对宿管
员的培训和管理,增强其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确保宿管员
在处理类似事件时能够遵循学校规定并兼顾学生的紧急需
求。
四是应重新审视和完善校规制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权
益和需求,确保其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又体现人文关怀的
精神。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