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风波 一场舆情应对的教科书级反面案例
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风波 一场舆情应对的教科书级反面案例 2025 年 9 月 10 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 制菜且价格高昂”,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 否用了预制菜。对此,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反应激烈,先强硬 否认“一道预制菜都没有”,连用三个“一定”表态起诉罗永浩, 切割其“消费者”与“博主”身份;后开放后厨,最终承认应对 有误。15 日,西贝官微作出道歉。对于西贝的道歉,罗永浩 诉求。消费者真正在意的是“知情权”,想明确知道菜品是否 为预制菜、有无二次加工,而西贝却执着于反复辩解“预制菜不是原罪”,始终回避消费者最关心的信息披露问题。 二、深层原因剖析 面对波涛汹涌的舆情,西贝应对失败原因在于:一是品 牌认知偏差,过度自信。西贝长期以“现做现卖”“西北风味“” 造品牌形象,便误判自身品牌公信力足以覆盖预制菜争议, 面对质疑时未俯身倾听消费者声音,用强硬态度捍卫品牌, 牌, 陷入“自视过高”的沟通误区。二是对舆情严重性预估不足。 罗永浩的吐槽附带“10 万元征集证据”的话题性,本已点燃公 众对预制菜知情权的关注,西贝却初期将其视作个体言论冲 突,未察觉事件已升级为消费者对餐饮透明化的集体诉求, 错失 24 小时黄金应对窗口。三是危机管理机制的显著不完 善。整个过程应对混乱:先强硬放话“起诉”,后仓促开放后 厨、推出“罗永浩菜单”自证,再情绪化称对方为“网络黑嘴”,0 魔豆 | 3 页 | 147.88 KB | 1 月前3预制菜真的 “没营养、不安全”?4 个真相破除焦虑
罗永浩 vs 西贝吵上热搜!预制菜真的 “没 营养、不安全”?4 个真相破除焦虑 9 月 10 日,罗永浩一条 “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高 价,太恶心” 的微博,将预制菜话题再度推上舆论风口;次 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态 “将起诉罗永浩”,罗永浩随即回应 “愿为预制菜消费者知情权及立法出力”;9 月 12 日西贝又 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公开信,公布涉事菜品制作方式试图厘清 争议。 这场短短三天的风波,早已超出 这场短短三天的风波,早已超出 “明星吐槽企业” 的范 畴:有人纠结 “预制菜到底能不能吃”,罗永浩的支持者却更 聚焦 “高价与预制菜的性价比失衡”,而两者背后,都指向公 众对预制菜的深层困惑 —— 营养是否打折?口味是否难 吃?安全是否有保障?为何它成了餐饮行业的 “隐形支 柱”? 事实上,看待这场争议与预制菜本身,都需要跳出情绪 化对立:从科学数据看营养与安全,从产业逻辑看其存在价 发现几 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 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9 月 11 日,西贝召开回应“预制菜”风波的新闻发 布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我 们一定会起诉他(罗永浩),他对我们的伤害是很大 的。” 随即罗永浩在微博回应道:“嗯,我准备好了。这 件事不管官司结果怎么样,我相信都会客观上对中国 预制菜领域的消费者知情权,甚至是相关的立法,做0 魔豆 | 6 页 | 208.31 KB | 1 月前3“西贝预制菜”延烧至“大都会校园餐”
百章舆情观察:多校午餐被爆有问题?“西 贝预制菜”延烧至“大都会校园餐” 九月的上海,本该是梧桐将黄、书声渐密的季候,然而, 一盒被家长集体指认为“发臭”的虾仁炒蛋,像一枚带着刺 鼻味道的楔子,生硬地撬开了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道隐痛裂缝, 并在“谁来为孩子做饭”和“孩子吃到嘴里的到底是什么” 两条叙事链上同时点燃舆论引线,最终在“涉嫌瞒报、立案 侦查、人员被控制”的官方通报落槌之后,将原本以“品质 争,到“如何负责”的安全之问 如果说舆情的引爆,往往是由“长期不满与偶然触发” 的叠加构成,那么这起校园餐风波的时间线,几乎能与教科 书上的传播规律严丝合缝地对照在一起。 9 月 14 日,家长群体围绕“罗永浩质疑预制菜”的社 会背景与“引入西贝参与学校团餐竞标”的具体诉求发声, 表面上看是对“餐食好不好吃、是否更健康”的品质期待, 其实已经隐含着对现有供应格局、尤其是竞争不充分与选择 受限的结构性不满100 魔豆 | 8 页 | 616.23 KB | 22 天前3陷入“半图门”的西贝如何自救?
陷入“半图门”的西贝如何自救? 一场本可平息的争议,因为半张截图的曝光再度升级,西贝 与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演变为企业信誉保卫战,甚至下步有可能 成为西贝的生存保卫战。 9 月 14 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被 部分公开,其中显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 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这番看似诚恳的道歉让许多人认为事 件即将平息。 然而,被截去的后半段随后流出:“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 这种“断章取义”的传播方式彻底激怒了罗永浩,他在直播间斥责贾国龙“双标”,称其“对其他顾客如初恋,对我却恶语相向”, 并扬言要“给西门子待遇”(暗指此前其与西门子的维权战)。看 样子,这两位不是在唱双簧为企业拉流量,而是真的要围绕预制 菜问题斗个天翻地覆。 一、信息不完整是企业危机公关的致命漏洞 这场因半图截取引发的舆情风暴,暴露了企业在信息碎片化 时代的脆弱性。西贝虽紧急澄清截图属实但强调“上下文被误解”, 但舆情已呈燎原之势。 能陷入被动应对的恶性循环。 二、预制菜认知差异与信任赤字 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议核心在于双方对预制菜的认知存在根 本差异,这也是预制菜行业“信任赤字”的集中爆发。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规定,中央厨房配送、门店最终烹饪的菜 品不能算是预制菜。西贝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使用预制菜,而是采 用“中央厨房预加工+门店复热”模式。 但企查查数据显示,西贝关联公司已申请多项预制食品专利, 且网购平台在售的 200 魔豆 | 4 页 | 192.94 KB | 1 月前3西贝舆情复盘分析报告
3 万 5 1 西贝致顾客的一封信 205.9 万 6 抖音 1 西贝创始人称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1210.7 万 7 4 实地探访西贝餐厅厨房 1104.9 万 8 13 于东来发文感谢西贝 871.0 万 9 21 罗永浩回应西贝预制菜争议 777.9 万 10 21 西贝发布致歉信 774.6 万 11 小红书 2 西贝被曝员工用漏勺疏通下水道 西贝一店负责人称羊肉一年一采集 505.2 万 15 8 贾国龙说生意不做也要辩个是非 456.3 万 16 快手 4 罗永浩西贝之争倒逼餐饮透明化 1167.4 万 17 4 西贝已获预制食品相关专利授权 1106.3 万 18 5 西贝承认部分菜品是隔夜菜 1058.9 万 19 9 西贝发布公开信后又删除 1000.7 万 20 10 西贝称罗永浩指责不实 9 西贝儿童餐被曝使用保质期两年的冻品西兰 花,这会对儿童食品安全产生哪些影响? 143.0 万 24 14 西贝创始人称从中央厨房配送到门店的是预 制原料,和预制菜是两回事,这算预制菜吗? 怎么认定预制菜? 127.0 万 25 21 如何看待贾国龙称罗永浩为网络黑社会,罗永 浩表示这事没法揭过去了?后续事态会朝着 什么方向发展? 63.0 万 260 魔豆 | 16 页 | 1.01 MB | 23 天前3华与华,咋就成了舆情“助燃剂”?
日,当罗永浩在直播间炮轰“雇佣华与华的公司 脑子有问题”时,恐怕没人想到这场由预制菜引发的争议,会 让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从 9 月 12 日, 华杉微博公开表态支持西贝董事长贾国龙,称“这不是危机公 关,因为根本就没有危机,是贾国龙怒了,要硬杠网络黑嘴”, 到三天后不得不道歉收场。这场预制菜舆情风波不仅对西贝 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更暴露华与华公司在危机应对中的 专业性缺失,不仅没有帮助客户灭火,反而助推舆情升温发 酵,华与华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 (图片来源于微博) 华与华一系列“骚操作”致舆情越闹越大在西贝预制菜争议中,华与华的一系列操作不但未平息 矛盾,反而成了舆情“助燃剂”,从策略、言论到过往营销逻 辑,层层放大争议。 一是策略失误,对抗而非化解。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 斯特提出的“3T 原则”明确指出,危机处理应遵循“以我为主 提供情 杉的表态恰恰违背了这一原则,既未推动西贝“以我为主”预 制菜的安全检测报告、门店使用比例,也未在舆情发酵初期 快速回应消费者对“知情权”的诉求,反而将焦点转向对批评 者的攻击,完全脱离了“提供全部情况”的核心要求。在罗永 浩提出预制菜标注争议后,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食品安全保 障和知情权问题,此时最需要的是西贝展现诚意、说明情况。 但华衫选择将矛头指向罗永浩,用“网络黑嘴”这样的攻击性 词汇激化矛盾,将技术问题上升为立场对抗的策略,直接导0 魔豆 | 4 页 | 193.19 KB | 1 月前3西贝“火上浇油式”的舆情应对存在哪些问题?
西贝“火上浇油式”的舆情应对存在哪些问题? 近几年,餐饮行业“预制菜”话题持续升温,消费者对 于食品透明度和知情权的关注愈发强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9 月 10 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 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遭到西贝创始人、 董事长贾国龙的强硬回应。双方的系列交锋,在短短六天内 从一条微博迅速演变为全国性舆情热点,乃至上升到行业透 明度和消费 导致错过了转危为安,甚至“转危为机”的时机。 最初罗永浩的质疑初步引发舆论关注时,如果能够第一 时间主动公布供应链和菜品加工环节的透明信息,并通过概 念解读、理性分析等方式对公众进行相关概念的科普,承认 行业普遍存在的预制环节,并率先提出标注机制,不仅可以 澄清事实,还能引导公众理解行业现状,乃至将本次舆情转 化为推动行业规则完善的契机。 其次,在新华社发声后,西贝若能顺势调整立场,承诺 以更开放和透明的方式回应消费者关切,就能化解矛盾,但 消 费者关注核心问题的反思,错失了重获舆论理解的可能性。 另外,9 月 12 日,西贝宣布全国门店开放后厨参观,多 家媒体记者到国内多个城市的西贝门店后厨进行探访直播, 曝出大量西贝后厨使用预制菜产品,以及“员工用不锈钢漏 勺疏通下水道”等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形成“曝光即翻车” “自曝其短”的效果,引发系列次生舆情。而仅仅两天后, 9 月 14 日西贝就宣布暂停后厨参观。这种反复不仅给公众造0 魔豆 | 5 页 | 361.56 KB | 1 月前3用转基因豆油是不是餐饮行业潜规则
,不仅撕开了连锁餐 饮“预制菜争议”的遮羞布,更将餐饮行业长期存在的转基因油 使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当西贝从“开放后厨探访”到紧急叫停参观的戏剧性反转, 当“员工餐专用转基因油”的辩解沦为舆论笑柄,一个残酷的现 实浮出水面:转基因豆油的滥用,或许早已成为餐饮行业心照不 宣的“潜规则”。一、预制菜风波回顾 9 月 10 日,罗永发微博批评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 那么贵”。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回应称一定会起诉罗永浩。0 魔豆 | 7 页 | 226.29 KB | 1 月前3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政府干预的合法性与消费者心态研究
6元,扣除食材、人工、租金等成 本后,每单倒亏2.4元。全国连锁品牌反馈显示 被迫参与价格战导致外卖客单价骤降7-10元,到 手收入减少15%。 - 品质与服务双降:为应对亏损压力,商家普遍 采取降低食材标准、改用预制菜、缩减分量等措 “ ”“ 施。小红书用户频繁吐槽 咖啡变淡 包装缩 ” 水 等问题,消费保平台投诉量激增。有奶茶店 “ 员工透露: 活动期间用的都是临期糖浆,水果 是烂了一半切一半的,珍珠提前煮好放一天,能 补贴换流量 的野蛮生长。美团凭借72.2% 的份额和2200亿年营收构筑的护城河仍难撼动, “ 但盒马、抖音等新势力可能以 垂直场景+内容电 ” 商 模式破局。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通过供应链创新(如预制菜标准化)、配送技术革命(无人 机配送)、健康餐饮(低糖低卡菜单)创造价值 的平台与商家。 “ ” 当上海消费者接过不再 缩水 的咖啡,当杭州茶 饮店员工告别每分钟60单的爆单压力,这场价值 80110 魔豆 | 14 页 | 19.19 KB | 2 月前3“罗某宇坠楼事件情况通报”舆情分析报告-微信公众号北研阁
6月13日上午,官方通过媒体公布“已成立调查组”。同日晚间,调查组便拿出了“情况 通报”。虽然调查组成立的时间早在7个月前,但评论中仍有网民“糊涂”了,“才一天就拿出 了调查结果,真牛。”也有自媒体评价官方通报为“预制菜”,“舆论不‘爆’不会拿出来”。 争议二:“自杀”疑点 这是舆论最大的争议点,包含“近视人士不戴眼镜”“落地反弹太远”“刻意渲染毕业压力 焦虑”“体制内人员有压力、证词不可信”等。同时,舆论还多次质疑“平台压热搜”“刚发的评0 魔豆 | 7 页 | 1.04 MB | 4 月前3
共 11 条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