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MCN黑手伸向校园,大学生签约被索26万天价赔偿 VIP文档

208.35 KB 4 页 5 下载 5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格式 评分
008
.pdf
3
概览
MCN 黑手伸向校园,大学生签约被索 26 万天价赔偿 12 月 3 日,央视新闻披露 MCN 机构包装素人网红陷阱。 报道称,有一家 MCN 机构,也就是为网红和自媒体提供内容 策划制作、宣传推广等服务的传媒公司,向 9 名年轻女孩提 出了优厚的签约条件,要把她们打造成素人网红。签约前 MCN 公司承诺无直播,不收费,并提供相应的团队和包装。 但签约后不久,这家 MCN 公司把这些女孩分别起诉到法庭, 共索赔几十万元。MCN 机构起诉理由是“没履行合同、没直 播”。法院审理认为,在签合同前,MCN 多次承诺对方无需 直播,账号喜欢就做,不做就还给公司,现在却主张“拒绝 直播是违约行为”,索赔违约金没有依据。目前,法院已将 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时间走势图 数据显示,12 月 3 日,央视新闻在微博平台发布报道后, 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当日晚间,微博话题#网红公司盯上在 校大学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 6 位,推动形成本次舆情的信 息数量峰值;12 月 4 日,#不良 MCN 以打造网红为名赚违约 金##央视曝光 MCN 包装素人网红陷阱#等话题也先后登上微 博热搜榜单,带动话题热度再度上升。截至 12 月 4 日 15 时,全网相关信息量 2000 余条。 渠道分布图 此外,数据还显示,微博是本次舆情传播发酵的主要平 台,相关信息量占比达 58.39%;其次是视频和 APP,占比 分别为 15.29%和 9.99%。其余占比较少。 网民观点 一是多数网友对被起诉索赔的大学生表示同情,认为他 们因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在签约时没有充分理解合同 内容,被不平等条款限制,并提醒其他大学生要提高警惕, 避免遭受类似的骗局。 二是许多网友指责 MCN 机构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渴望 成名赚钱的心理,以虚假承诺诱导大学生签约,随后又通过 诉讼手段索赔。他们质疑 MCN 机构并非真正致力于培养网红, 而是将重点放在通过合同陷阱获取违约金上。 三是部分网友认为,MCN 行业目前存在乱象,包括签订“霸王条款”、过度压榨创作者等,呼吁行业自律和监管介 入。 四是部分网友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导致一些学 生将目光转向网红等新兴职业,而 MCN 机构正是利用了这种 心理和就业困境来设下陷阱,这也反映出当前就业市场存在 的一些问题和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的无奈。 五是有少部分网民认为签约既然是双方自愿行为,就应 遵守契约精神,承担违约责任,大学生也应对自己的选择负 责。 研判分析 “大学生签 MCN 后被起诉索赔 26 万”事件反映出多方 面的社会问题。首先,当前的就业市场形势严峻,一些学生 在面对 MCN 机构提出的看似吸引人的“网红培养”机会时, 往往容易盲目追随。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和教育背景, 他们在签订合同时往往未能仔细审查条款,轻信 MCN 机构的 口头承诺,从而容易落入不良 MCN 机构所设的陷阱中。其次, 部分 MCN 机构通过“免费打造网红”“轻松月入数万”等虚 假承诺诱导大学生,通过设置合同陷阱,诱导大学生违约, 再起诉索赔,这种模式严重损害大学生利益,也扰乱行业正 常秩序。最后,MCN 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发展迅速,但相关规 范和标准相对滞后,使得一些不良机构利用行业漏洞设置不 合理合同,损害从业者权益,同时监管部门对该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无法及时有效监督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舆情建议 一是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 MCN 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 完善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对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严厉 打击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二是学校应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体系,帮助 大学生理性选择职业发展道路。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 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和风险,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开展专题培 训和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大学生面对各种看似诱人的“网红打造”机会,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选择与 MCN 机构合作时,要充分了解行 业现状和潜在风险,沟通交流及合作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 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四是 MCN 机构需加强行业自律和提升诚信意识,规范合 同签订流程和条款内容,确保合同的公平性、合理性和透明 度,并切实履行对签约者的承诺。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