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拒服兵役受重罚,舆情风暴拷问担当意识
250.43 KB
5 页
0 下载
5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 格式 | 评分 |
---|---|---|
008 | .pdf | 3 |
概览 | ||
男子拒服兵役受重罚,舆情风暴拷问担当意识
10 月 22 日,南丰县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对张
某某拒服兵役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的通报》,随后媒体纷纷报
道此事件,从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通报称,张某某,
于 2024 年 6 月自愿应征报名,经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合格
后,9 月上旬参加预定新兵役前教育期间,经县征兵工作领
导小组召开集中审定新兵会议被批准入伍之后,依法服兵役
意识淡薄,多次提出离队申请,并有过激行为和倾向,经县
征兵办、基层人武部工作人员和该新兵家长、亲属多次反复
教育未果,仍然拒绝履行兵役义务,于 9 月 12 日 22 时离开
预定新兵役前教育集训队。
数据分析
趋势图
根据百章舆情监测系统显示,10 月 22 日 0 时至 10 月
23 日 16 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 2 千余条。据
监测数据,22 日 9 时,南丰县人民政府在其公众号发布通报
后通报发布后,舆情逐渐发酵,在 23 日凌晨达到舆情第一
个峰值点。23 日,舆情达到讨论高峰期,并在 15 时达到舆情峰值点。
平台占比图
从信息来源看,APP 是该事件讨论的主要阵地,占比
39.72%,其次是微博和微信信息,该事件主要以媒体报道为
主,网民讨论度与其他热点事件相比较低。
情感倾向占比图
从情感倾向来看,以谴责张某某拒服兵役的负面信息为
主,占比 59.71%;其次中性信息,占比 59.71%;正面信息
较少,占比 0.93%,主要内容为网民鼓励民众踊跃参军的讨
论。词云图
从热门主题词图来看,“拒服兵役”“7 项联合惩戒”
“通报”“依法”“新兵”等是网民重点提及的词汇。
网民观点
一是有网民认为张某某自愿报名应征后又拒绝履行兵
役义务,是对国家和军队的不尊重,也是对其他想要参军、
正在服役的人的不尊重。这种行为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和责任,
应该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二是有网民认为对该男子 7 项联合惩戒是合理且必要
的。这些惩戒措施不仅是对他个人拒服兵役行为的惩罚,更
是对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人的一种警示。只有通过严厉的处罚,
才能让人们认识到服兵役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从而维护国家
兵役制度的权威性。
三是有网民认为其行为应该纳入个人信用记录、限制升
学报考、限制公务员录取、限制办理出国手续等惩戒措施,
认为这些措施能够让拒服兵役者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付出相应的代价,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四是有网民对该男子的行为表示失望,他们认为军人是
国家的脊梁,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
献,而该男子却轻易放弃了这一光荣的机会。他的行为不仅
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那些为国家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的人。
研判分析
张某某的行为不仅损害自身形象和职业发展,还对社会、
军队和征兵工作等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一,该行为
破坏了我国“踊跃参军、矢志报国”的良好氛围,可能会让
一些原本有参军意愿的年轻人产生动摇,对军队生活的严肃
性和艰苦性产生恐惧或误解,从而降低他们参军的积极性和
增加征兵工作的难度。第二,拒服兵役的行为可能会被外部
势力利用,通过炒作和抹黑,损害军队的形象,影响军民关
系。第三,该事件可能会让部分民众对兵役制度的合理性、
执行力度以及对拒服兵役者的惩戒措施等方面提出质疑,可
能在一定时期内引发社会的争议和分歧。第四,张某某拒服
兵役的行为与这些价值观背道而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社会公众对这些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针对此事件的负面
影响,建议如下:
一是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对张某某的行为进行持续跟
踪和报道,让公众了解到拒服兵役者所面临的后果。同时,
对受此事件影响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兵役制度和参军行为,消除他们的疑虑和
担忧。
二是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发表评论、专题报道
等形式,引导公众对拒服兵役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增强公
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媒体也可以宣传一些积极参军、
报效祖国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加强对兵役制度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服兵役的认识和理解。宣传内容不仅要包括兵役
制度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还要突出服兵役的重要意义、
军人的荣誉和价值等,增强公众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
四是要求媒体在报道此事件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
度,避免过度渲染和炒作。在报道中,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
隐私和合法权益,同时也要突出事件的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