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某电子公司员工卢某提前下班车祸死亡公司拒认工伤的分析报告
702.48 KB
9 页
2 下载
6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一、事件概况
2023 年 8 月 23 日,山西省某电子公司员工卢某在提前 7
分钟下班后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卢某于 17 时 53 分打卡离开厂
区,7 分钟后在距离公司 3 公里的路口发生交通事故,经抢救
无效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卢某对事故无主要责任。卢某家属向
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时,公司以卢某提前下班为由拒绝认
定工伤,称公司规定下午 6 点下班,卢某下午 5 点 53 分离开
属于私自早退。但人社局调查发现,卢某自 2023 年 2 月入职
以来,半年内的下班打卡记录始终在 17 时 50 分至 18 时之间,
公司从未对这一现象提出过警告或处罚。最终,人社局认定卢
某为因工死亡,两级法院均维持了这一结论。此事件反映了在
工伤认定中,企业应合理考虑员工的实际行为,而非机械地遵
循内部规定,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传播分析
2.1 传播概述
2025-08-17 15:48:45 至 2025-08-20 15:48:45 关于“提前下
班车祸死亡公司拒认工伤的分析报告”的全网信息量 2.05 万条,
视频信息量 8756 条,占比 42.61%,为信息主要传播平台。全
网信息累计产生转发量为 380 次,评论量为 3496 次,点赞量
为 1.73 万次。互动数总和为 2.12 万次。相关涉及话题头条热搜榜#提前 7 分钟下班车祸死亡被认
定工伤#在榜时长为 2 小时 50 分钟,在榜时其阅读量峰值为
989.87 万次,百度热搜榜#提前 7 分钟下班车祸死亡被认定工
伤#在榜时长为 4 小时 35 分钟,在榜时其阅读量峰值为 442.87
万次,搜狐热榜#提前 7 分钟下班车祸死亡被认定工伤 两级法
院均维持这一结论#在榜时长为 35 分钟,在榜时其阅读量峰值
为 251.30 万次,UC 热榜#提前 7 分钟下班车祸死亡被认定工
伤#在榜时长为 1 小时 35 分钟,在榜时其阅读量峰值为 221.55
万次,网易新闻热搜榜#提前 7 分钟下班车祸死亡被认定工伤#
在榜时长为 3 小时 5 分钟,在榜时其阅读量峰值为 175.60 万
次。
2.2 传播走势
从信息走势图可以看出,“提前下班车祸死亡公司拒认工
伤的分析报告”引发舆论多轮关注。2025-08-17 15:00 时,“华
律网” 发布《...工伤。在吗? 问题分析:...》后引发网民关注
因@光明网 发布《...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全...》对此事进行
了传播,推动全网信息量上升,并于 2025-08-20 11:00 时达到
1761 条,随后全网信息量开始下降。2025-08-20 12:00 时,因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布《公司逾期申请工伤认定,“空窗期”
医疗费谁担?》对此事进行传播(报道),带动全网信息量再
次增长,形成新一轮高峰。2025-08-20 14:00 时,因“工人日报”
发布《...工伤这五个险种,对职工进...》对此事进行传播(报
道),带动全网信息量再次增长,形成新一轮高峰。2.3 媒体分布
在提前下班车祸死亡公司拒认工伤的分析报告相关信息传
播的过程中,共有 2566 篇媒体报道。其中,媒体报道以商业
为主,参与报道量占比高达 69.56%,如网易、搜狐网、腾讯
网、新浪网、新浪财经等。省级媒体占比为 5.18%,如澎湃新
闻网、澎湃新闻客户端、深圳新闻网、广州日报、半岛晨报等。
央级媒体占比为 1.17%,如光明网、央广网等。地市媒体占比
为 0.35%,如蚌埠检察、自贡网等。其他媒体占比为 23.73%,
如可爱的广告君、中金财富、时锦戳戳、千里马、河北王敏杰
6475115501 等。2.4 媒体倾向分析
在“提前下班车祸死亡公司拒认工伤的分析报告”相关的全
部信息中,中性信息占比 84.22%。侧面说明舆论态势总体趋
于中性。
2.5 关键词云
从关键词云可见,“工伤”“公司”“员工”等相关事件本身热
词成为核心传播词等;“单位”“事故”“法律”“法院”“合同”“劳动者”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侧面说明涉事人物为舆论所高度关
注。
2.6 活跃作者
在“提前下班车祸死亡公司拒认工伤的分析报告”相关信息
传播的过程中,用户账号活跃度最高的为法律快车,共发布相
关信息 745 条。同时,华律网发布相关信息 316 条,可爱的广
告君发布相关信息 273 条。2.7 网民倾向分析
在该事件传播中,参与网民评论中性信息占比 80.43%。
2.8 信源分布
在该事件传播过程中,各类媒体报道总数量为 2.05 万,
视频是主要传播平台,共 8756 条,占比 42.61%,其次是微信
4789 条,占比 23.31%。2.9 微博认证用户分布
对微博用户的性质进行统计,普通用户占比达到 63.50%,
是主要关注群体,此外,黄 V 用户占比相对较高,占比为
21.11%。
2.10 微博类型占比
对微博类型进行统计,转发微博占比达到 62.34%,原发
微博占比达到 36.46%,评论微博占比达到 1.20%,说明该事
件在传播过程中以网民转发为主。三、网民观点
网民普遍支持“提前 7 分钟下班遇车祸被认定工伤”的结果,
认为认定体现法律公平,关键看合理时间与路线,而非单一公
司规定。
1.部分网民强调法律对实质公平的重视,
@随性自由的枫叶指出,《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上下班
途中”含合理时间与路线,该员工长期相近时间下班且公司默
许,符合工伤条件,还提醒企业规范管理;@积极的熊猫 52
也表示,员工半年来天天提前下班公司未管,如今否认工伤
“纯属马后炮”,法院判决公司赔偿合理。
2. 另有网民认为不应因提前下班否定工伤资格。
@藕塘浮叶残提到,企业规章制度与工伤认定分属不同法
律关系,只要在合理时间、路线内,就应认定工伤;@主持人
王萌则以案例引发关注,暗示提前下班遇车祸符合工伤认定逻
辑。
四、媒体观点
媒体在工伤认定问题上,核心主张综合实际情况判断,而
非机械套用规定,同时也提及不同认定标准的适用。
@新浪网明确表示,公司处理工伤认定时“应考虑员工的
实际行为,而非仅依据内部规定”,强调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是
核心;
@搜狐网则通过案例进一步说明,工伤认定需综合考量多
因素——以陈某案为例,其受伤地点虽在厂房外,但因属工作职责所需且在工作时间内,故被认定为工伤,体现出认定需突
破“物理意义上的工作场所”局限,注重与工作职责的关联性。
此外,@定州人社也提及不同情形的认定标准,指出张某
因不满足《工伤保险条例》条件,被认定不属于工伤,从侧面
说明工伤认定需严格依法,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五、研判建议
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公司内部规定与员工权益保护之间
矛盾的关注,可能导致公众对公司管理制度的质疑,影响公司
形象和社会信任度。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工伤认定的监督
指导,确保企业在处理类似事件时,能够综合考虑员工的实际
行为和工作职责,而非机械地遵循内部规定。同时,企业应加
强内部管理制度的透明度和合理性,确保员工权益得到充分保
障,以此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信任度。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9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