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校服维权”事件:从网络发声到司法纠偏的争议与反思
甘肃庆阳“校服维权”事件:从网络发声到司 法纠偏的争议与反思 2023 年,甘肃庆阳市宁县男子邓建国因在抖音发布视频, 质疑儿子所在学校校服存在褪色、起球等质量问题,被当地 警方以“寻衅滋事”为由行政拘留 7 天。2024 年,邓建国上诉 后,二审法院认定警方处罚存在程序违法、事实证据不足, 判令撤销原处罚并支付国家赔偿金。2025 年 8 月,随着媒体 对事件全程的深度报道,这起从普通民生纠纷升级的法治争 当言论危害成正比,小过重罚不可取”。看看新闻评论提到, 公权应“人性”不“任性”,网民也需通过理性表达参与社会治 理,避免维权行为越界。 关注普通人维权渠道的堵塞。第一财经文章称,邓建国 选择网络发声,折射出线下维权渠道的低效——其反映的校 服问题并非完全不实(标签与检测结果不符确属事实),但 长期未获实质性解决,最终迫使他转向网络。“这位父亲只是 想让孩子穿上合格的校服,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成为媒体 不畅”“网络 发声风险”等现实问题的集中吐槽。 三、舆情深层解析 (一)维权困境与执法争议的叠加,触发公众共情 事件由抖音平台原发,邓建国作为普通家长,因线下反 映校服质量问题未获有效回应,转而通过短视频形式公开质 疑,这一“家长维权”的叙事迅速引发共鸣。警方以“寻衅滋事” 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后,事件从“民生纠纷”升级为“执法争议”, 网民对“普通人是否有权网络发声”“执法是否过度”的讨论急0 魔豆 | 6 页 | 248.25 KB | 2 月前3AI换脸成黄谣利器,女孩发声维权揭开科技阴暗面
AI 换脸成黄谣利器,女孩发声维权揭开科技阴暗面 据凤凰周刊报道,一位名叫欧阳潇潇的 21 岁女孩,在 河北从事医疗相关工作,闲暇时做模特兼职,也是社交媒体 上的写真博主。她的照片被不法分子盗用,并通过 AI 换脸技 术生成色情图像,随后这些图像在 Telegram 等平台上被广 泛传播,伴随着侮辱性话语,对她的名誉和心理造成了严重 伤害。欧阳潇潇得知此事后,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积极寻求 在微博平台传播,由@凤凰周刊主持的微博话题#被 AI 换脸造黄谣的女孩公开发声维权#带动传播,阅读量 373.3 万。 平台占比图 从各平台的舆情信息数量来看,微博是本次舆情发酵的 主要阵地,占比为 92.24%;APP、网页、头条号等平台数据 量较小,具体占比情况见上图。 网民观点 一是众多网友对潇潇表示同情和支持,认为她能够勇敢 地站出来发声维权,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她的勇气不仅为自 己争取了合法0 魔豆 | 4 页 | 205.65 KB | 10 月前3山西订婚强奸案相关舆情分析
山西订婚强奸案相关舆情分析 3 月 25 日,备受关注的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开 庭,随后相关话题迅速引发舆论关注,案件争议点仍存、男 方频繁发声、自媒体炒作标签化话题等导致了舆情的复杂化, 也导致了舆论场中对立情绪的激化。 “订婚强奸”案引发关注 2023 年 5 月 1 日,山西大同阳高县男子席某某与吴某某 经婚介所介绍订婚,男方支付 10 万元彩礼及戒指,并签订 协议承诺 2025 年 3 月 25 日二审开庭,上午 9 时进行刑事部分, 下午 3 时进行民事部分,但未当庭宣判。据媒体报道,男方 在庭上坚称无罪,庭审中情绪激动,两度哭诉冤屈;女方未 出庭,仅通过母亲发声否认骗婚并坚持指控。#订婚强奸案 ##订婚 3 年未结婚女方被要求返还 18 万#等二十余个热搜登 上微博热搜榜单。 案件争议点撕裂舆论走向 但目前就各方披露证据中,强奸事实是否确实发生,存 一定要及时释惑,辟谣,避免涉事双方频繁发声下,透露信 息存在偏颇,进而容易误导公众。 案件长期未决增大舆情处置难度 总体来看,案件自 2023 年发酵至今,二审开庭再度引 爆舆情,显示公众对司法结果与社会观念变革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部分自媒体使用“心机女”“冤大头”等标签化 表述,放大对立情绪,扰乱舆论视线。此外,从涉事方发声 情况来看,女方极少公开发声,男方家属通过采访密集表达 观0 魔豆 | 4 页 | 98.10 KB | 6 月前3广西防城港“奔驰女司机亮证”舆情应对效能分析报告
极目新闻发表首篇媒体评论文章《男子称遭奔驰“亮证姐” 逼迫让路,关键信息警方不能“视情况公布”》,大象新闻 等跟进。 20 时 57 分,广西边检总站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在微信公 众号发布《情况通报》 李某某通过媒体发声,一是希望纪委调查,不相信普通人 有调动派出所、村委权利,二是希望“奔驰女”道歉。 8 月 2 日 九派新闻就女司机疑似防城港市公安局领导致电防城港 市公安局,得到“网络传言不属实”答复。 布渠道隐蔽,无具体发布时间,媒体经检索 6 日才予报 道)10 次对外发声、364 小时(15 天后,官方通报后续 处理结果)11 次对外发声。 (6 小时)第一次发声系大河报《看见》栏目与极目 新闻致电江山派出所,得到“正在调查,会视情况公布” 答复。舆论对“视情况公布”答复不满,希望官方坦诚相 待,积极作为。 (7 小时)第二次发声系温州“浪潮新闻”致电防城第9页/共26页 港 (8.5 小时)第三次发声系广西边检总站防城港边境 管理支队微信公众号发布首份《情况通报》。舆论对此无 负面评价,等待调查结果。第10页/共26页 (22 小时)第四次发声系浪潮新闻致电防城港市 110 接线人员,询问网传“亮证女”是否为公安局领导,得到 “传言不属实”答复。对此答复,舆论多不认同或指正女 子其它身份。 (24.5 小时)第五次发声系极目新闻致电防城区政10 魔豆 | 26 页 | 2.25 MB | 1 月前3女硕士走失被找回 是“收留”还是“被拐卖”
级、 更具权威性的部门介入。 分析启示 近年来,伴随女性整体知识水平提升,以及社会性别再 分工,女性权益话题在社交媒体成为热点。包括唐山打人案、 徐州“铁链女”案等均引发舆论热议,网民普遍发声,寻求 对妇女权益的正当保护。本次事件中,“女硕士”“精神疾 病”“育有两孩”等关键词无不再度刺激着公众的敏感神经。 从事件初步引发关注,到目前已经有一周左右时间,但 该事件仍在微博、抖音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发酵,质疑 损害地方政府公信力,甚至发展成为第二个“铁链女”事件。 舆情处置建议 一是持续关注舆论动态。及时把握当前舆论动态,包括 网民诉求、舆情走向等,为后续官方回应做好准备。 二是官方及时发声表明态度。目前,网民、自媒体等普 遍开始就女硕士遭遇进行分析解读,官方有待及时发声,表明自身态度,为后续调查等工作争取时间。 三是加强对互联网谣言管控。后续舆论发酵过程中或出 现各类谣言,扰乱舆论视线,误导舆论走向,建议加强舆论 引0 魔豆 | 7 页 | 341.43 KB | 10 月前3起点锐评|网络舆情的每一次反转都是对社会信任的最大消解
颜借网络舆情施压,自编自导的一场“维权闹剧”时,“踏 空”的真相,让公众的信任瞬间坍塌。 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发声器、传声筒。然而, 当权利的便捷异化为对网络信息不辨真相的“吃瓜”与“猎 奇”,当键盘上的愤怒比事实更快抵达舆论场,真相就会 湮灭在情绪化的宣泄当中。 社交媒体时代,“谁先发声谁有理”似乎被奉为圭臬。 一些网民为博取关注与同情,精心编织“弱者叙事”,或 断章取义、夸大其词,甚至凭空捏造不实言论,试图在互0 魔豆 | 3 页 | 156.13 KB | 2 月前3湖南永州乡干缺岗与民警夜访舆情应对效能分析报告
方通报)4 次对外发声。第5页/共14页 南昌晚报视频截图 (13 小时)第一次发声系南昌晚报致电棉花坪瑶族 乡人民政府办公室,得到“确实有工作人员迟到缺岗,将 会进行通报并扣罚 200 元”答复。这一阶段舆论对官方答 复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扣罚 200 元”上,希望当地政府从 严、从速处罚。 南昌晚报已删除视频缓存截图 (82 小时)第二次发声系 8 月 20 透 露此事,可以跟负责政工的人员联系”答复。这一阶段, 舆论对官方回复的不满集中在官方闪避、推诿的答复态 度,加剧“心虚有鬼”判断。 极目新闻官网报道截图 (101 小时)第三次发声系极目新闻先后致电宁远县 棉花坪瑶族乡政府、宁远县公安局以及宁远县委作风办, 分别得到“不接受媒体的任何询问和采访”“ 暂未获得回 应”“ 当地对政府部门规定的上班时间确实为上午 8 点, 答复。这一阶段,舆论对官方回复的不满情绪主要集中在第7页/共14页 本不复杂的调查处置结果的长期延宕,消耗公众耐心,损 耗政府公信。 《情况通报》 (101 小时)第四次发声系宁远县联合调查组通过 “宁远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通报首先亮 明宁远县委、县政府重视态度,承认确有“部分干部迟到、 缺岗情况”。其次,联合调查组成立直接原因是“男子曝 光民警夜3 魔豆 | 14 页 | 1.26 MB | 1 月前3西贝舆情复盘分析报告
“如 果我不认可你,我就不会去你家消费,并且号召别人也不去, 直到你改为止”。这种主权意识在此次舆情事件中表现较为 明显,消费者想知道西贝到底有没有使用预制菜冒充“现炒、 新鲜菜”,罗永浩的发声是消费者集体主权意识的具象化表 达,尤其是舆情爆发后,网民自发成为“云监工”,深入挖 掘西贝的供应链专利、后厨操作等证据,正是这种主权意识 觉醒的生动实践。 (二) 舆论共鸣是舆情升温的催化剂 式的应用效 果,反映出在当前舆论环境下,“策略包装”类范式的适配 性变化。 传统危机应对常用“否认+起诉”强硬方式已逐渐失效。 在舆情前期,华与华创始人华杉“亲自下场”,多次在社交 媒体发声,力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调“要硬杠网络黑嘴” “这不是危机公关”。从“品牌辩护”滑向“个人攻击”, 不仅让舆论焦点从“西贝预制菜”转移到“华与华专业度”,— 12 — 陷入“立场之争”,也加剧了企业与公众对立。 争议推向全面信任危机。西贝案例警示我们,需转变舆情思 维,摒弃对抗姿态,以诚恳道歉、真诚沟通来回应情绪,以 透明改进重建信任,才是舆情应对的正道。 (二) 建立具有约束力的流程和制度,统一对外回应口径, 专业发声 贾国龙的情绪化反应和其公关团队创始人将罗永浩称 为“网络黑嘴”的挑衅言论,以及企业后续强硬“否认预制 菜”“开放后厨又关闭”的矛盾表态,本质是缺乏具有约束— 13 — 力的回应流程与制度,导致个人情绪替代专业判断、多口径0 魔豆 | 16 页 | 1.01 MB | 23 天前3百度副总裁强制要求全员做短视频舆情分析
权益问题加以重视和监管。六是对百度的系列产品产生质疑。 四、研判分析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人人都是发声主体的情况下,舆情 危机的出现更让人防不胜防。但在本次舆情发酵过程中,不 论是璩静的账号粉丝系购买所得,还是其本身发布的视频, 都可以明显看出,这些言论并非无意,而是精心打造过的宣 传方式。正如有网民指出的,百度本身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 其高管在互联网上发声必定得到高层支持,因此,本次舆情 的根源在于百度对舆情风险的认知不足,也对当前的互联网 一是企业高管亟待提升舆情危机意识,对自己发表的言 论需有所审视。尤其是对于企业高管而言,在涉及劳工权益、 企业理念等与企业本身密切关联的内容时,其中是否存在引 发负面舆情的信息。在处置舆情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的是, 互联网发声的主体永远是普通网民,因此在处置过程中需换位思考,从而了解舆论争议的重点,才能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处置。 二是对企业本身来说,应当尽量将高管的个人言行与公 司本身割裂,保护企业整体形象,避免网民对其言论的质疑0 魔豆 | 7 页 | 513.46 KB | 1 年前3百度副总裁强制要求全员做短视频舆情分析
权益问题加以重视和监管。六是对百度的系列产品产生质疑。 四、研判分析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人人都是发声主体的情况下,舆 情危机的出现更让人防不胜防。但在本次舆情发酵过程 中,不论是璩静的账号粉丝系购买所得,还是其本身发布 的视频,都可以明显看出,这些言论并非无意,而是精心 打造过的宣传方式。正如有网民指出的,百度本身作为一 个互联网企业,其高管在互联网上发声必定得到高层支 持,因此,本次舆情的根源在于百度对舆情风险的认知不 一是企业高管亟待提升舆情危机意识,对自己发表的 言论需有所审视。尤其是对于企业高管而言,在涉及劳工 权益、企业理念等与企业本身密切关联的内容时,其中是 否存在引发负面舆情的信息。在处置舆情的过程中,应当 明确的是,互联网发声的主体永远是普通网民,因此在处置过程中需换位思考,从而了解舆论争议的重点,才能进 行针对性的引导处置。 二是对企业本身来说,应当尽量将高管的个人言行与 公司本身割裂,保护企业整体形象,避免网民对其言论的10 魔豆 | 5 页 | 690.57 KB | 1 年前3
共 64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