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副总裁强制要求全员做短视频舆情分析
513.46 KB
7 页
0 下载
10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百度副总裁强制要求全员做短视频舆情分析
一、舆情概述
据强调商评等媒体报道,日前百度副总裁璩静在个人抖
音号上发布视频发表公关员工不可以有假期、员工离职秒批、
和员工只是雇佣关系所以不会考虑员工的家庭关系等争议
言论。网传截图还显示,璩静不仅自己做个人 IP 视频,还
在公关部全员群中要求公关部全员做个人 IP,不做的就辞退
或拿低绩效,言辞激烈,不容商榷。有员工表示这是她一贯
的做事和沟通风格,在百度内部得到李彦宏的认可。随后,
据鞭牛士报道,有行业热心读者下场,力证其火爆并非原生
话题引发,而是购买的转移号改名。此外,微博网民@互联
网酱紫游等也分析认为,抖音官方数据显示,“我是璩(qú)
静”近 7 天平均涨粉量 264.43,且粉丝兴趣的关注点主要在
随拍、时尚、美食等等,和璩静所发布的公关职场相关内容
毫无关联。相关舆情持续发酵后,5 月 6 日,百度发布声明
称,璩静的言论系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公司立场。同时,
百度表示对璩静进行内部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严肃处理。
5 月 7 日当晚,百度股价即下跌近 4%,次日凌晨以每股 110.53
美元收盘,跌幅 2.47%,一夜市值蒸发超 9 亿美元。目前,
璩静已清空其抖音所有内容。
二、传播情况据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截至 5 月 8 日 14 时,共监测到
相关信息 4 万余条。从舆情发展的趋势来看,相关信息在 5
月 6 日后关注度迅速上升,在 5 月 7 日出现本次舆情信息峰
值的最高峰,随后有所下降。但截至本文成稿,仍然大量网
民对该事件保持关注。
从信息发布的渠道来看,虽然抖音是本次舆情最初发酵
的平台,但微博仍然是最主要的发酵渠道,此外,APP 和头
条等也有相对较高的关注量。具体占比情况如下:
具体在各平台热度来看,抖音平台上话题“如何看百度
副总裁争议言论”登上抖音社会榜第 7 位;“媒体评百度副总裁言论”登上抖音社会榜第 16 位。在微博平台上,“百
度内部人士曝光公关全员做短视频内幕”“百度副总裁被曝
安排工作言辞激烈”等七个话题先后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三、舆情反响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对于这些互联网大厂而言,
选择这种方式“出道”,往往是因为企业品牌和服务正在走
向中年,而和年轻人有疏离感,需要重构桥梁,“网红”显
然是一个捷径。“璩静事件是百度公关用力过猛,急于出圈
让自己因为言论而掉坑。”
21 世纪经济报道:打造职场网红 IP 本身没有对错,但
其言论无论是代表个人还是折射出了企业文化,都绝对不能
挑战主流价值观。公司规章制度、经济理性之上,还有人文
关怀,有人性的温暖。公然挑战公众价值观的企业和个人,难以得到人们真正的尊重。
红星新闻: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当越来越多注重情绪
价值、强调个人感受的年轻人成为职场主力时,支持“员工
闹分手提离职秒批”“没义务了解个人情况”“没必要考虑
员工家庭”等冷漠言论,就别怪“00 后整顿职场”了。
网民观点:
一是认为该高管的言论暴露企业内部在对员工的合理
管理、人文关怀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进而对百度企业本身
的质疑。
二是关注该高管的女性身份,该高管的言论是对职场女
性的严重污蔑。三是质疑百度在责权分化等方面存在问题,认为百度在
企业经营上出现缺陷,对齐长期发展前景抱怀疑态度。
四是质疑在短视频市场不断火爆下,百度为引流故意开
展"黑公关"。
五是认为监管部门也应当对此类互联网行业中的劳工
权益问题加以重视和监管。六是对百度的系列产品产生质疑。
四、研判分析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人人都是发声主体的情况下,舆情
危机的出现更让人防不胜防。但在本次舆情发酵过程中,不
论是璩静的账号粉丝系购买所得,还是其本身发布的视频,
都可以明显看出,这些言论并非无意,而是精心打造过的宣
传方式。正如有网民指出的,百度本身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
其高管在互联网上发声必定得到高层支持,因此,本次舆情
的根源在于百度对舆情风险的认知不足,也对当前的互联网
生态把握出现误差,从而导致了网民对相关言论的“反弹”。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如下:
一是企业高管亟待提升舆情危机意识,对自己发表的言
论需有所审视。尤其是对于企业高管而言,在涉及劳工权益、
企业理念等与企业本身密切关联的内容时,其中是否存在引
发负面舆情的信息。在处置舆情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的是,
互联网发声的主体永远是普通网民,因此在处置过程中需换位思考,从而了解舆论争议的重点,才能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处置。
二是对企业本身来说,应当尽量将高管的个人言行与公
司本身割裂,保护企业整体形象,避免网民对其言论的质疑
进一步上升到对企业理念、文化本身的质疑,从而影响企业
的长远发展。
三是完善针对企业形象危机的处理常态化机制。企业要
将高管形象危机当作企业危机管理的一个常态课题。建立网
络舆情的收集、分析和研判机制以及健全舆论处置预案,定
期组织不同类型高管形象危机案例的应急演练。定期进行高
管网络舆论形象评估,把握高管形象现状和隐患,将问题解
决在苗头期。
四是重视短视频这种新生的媒介形态。目前短视频越来
越成为公众意见表达和沟通的工具。但是短视频这一媒介形
态也存在不确定性,首先,除了企业官方账号,其余的短视
频账号与个人捆绑较为紧密,由此看来璩静试图将自己,乃
至强制要求员工将其短视频账号与百度本身所绑定的做法,
并不可行性的同时也并不合理。因此,企业在探索短视频宣
传这一方式时,应当进行更加细致的调研,尽力规避相应的
舆情风险。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7 页, 还有
5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