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广西防城港“奔驰女司机亮证”舆情应对效能分析报告 推荐

2.25 MB 26 页 2 下载 30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第1页/共26页 广西防城港“奔驰女司机亮证”舆情应对效能 分析报告 一、核心摘要 1.豪车女子亮特权证件逼男子让道激发舆论正义 2.公权配合上门威胁删维权视频引燃舆论情绪 3.警方含糊回应加剧舆论公职保护猜疑 4.回应处置不力致“风波”演变为“风暴” 5.人员身份、职权滥用、公民权利保护构成核心爆点 6.舆论想听的不是“她不是谁”而是“她是谁” 7.中央巡视+官员频落马,广西政治生态遭舆论审视 8.通报个别用词有待商榷,真相之上须换位共情 9.《行政处罚决议书》隐私区别对待再掀波澜 10.强关联“路虎女”“奔驰石头姐”,加深群体记忆 11.高度重视民事纠纷涉公权引网络热议事件 12.加强党员干部家教家风建设第2页/共26页 二、事件概述 7 月下旬,广西防城港发生“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 路”事件。8 月初,事件经当事人网上曝光,引舆论热议。 事发时,男子李某某驾车回农村探亲,途中迎面遇到 开奔驰车女性司机侯某某(为方便区分,以下简称“奔驰 女”)及其父亲侯某海。因道路狭窄会车不便,李某某主 动靠边避让,但“奔驰女”并未满足,下车要求李某某倒 车让路。口语争执过程中,“奔驰女”拿出“行政执法证” 并准确说出李某某家庭信息,被车载摄像头及后车车载 记录设备记录。 事后,李某某向当地派出所、政务热线投诉,要求立 案并查实“奔驰女”是否为公职人员身份,均未得到满意 结果,遂于 7 月 31 日将遭遇视频(人物未打码)通过个 人抖音账号“吃鸡平头哥”发布,引发网民关注。当日晚 间 22 时许,奔驰女及其父亲与地方派出所民警两位前往 李某某父母居所,以侵犯肖像隐私为由电话要求李某某 删除视频,威胁“拘留”。 8 月 1 日,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派出所要求村支书 上门做李某某父亲思想工作。迫于压力,李某某删除原视 频,打码二次上传,并拍摄“红字道歉”视频,再次推高 关注度。当日 12 时许,浙江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浪潮第3页/共26页 新闻”报道事件经过与相关电话录音与视频,引发全网热 议。当日下午,多家新闻媒体致电防城港市公安局与事发 地派出所,甩锅、逃避式答复抬升事件烈度,“公安局领 导”谣言散播,网上大量视频被删招致舆论不满。 8 月 2 日,官方“她不是谁”辟谣结论引人民网下场 批评,舆论呼吁查明“她是谁”,大 V 自媒体下场评议。 8 月 3 日,防城港市委市政府调查组发布《情况通 报》,就事件经过、调查情况、下步工作作出说明解释, 相关文字表述与巧合性引发舆论质疑。 8 月 5 日,当地警方发布《行政处罚决议书》,当事 人隐私信息遭区别对待再引舆论热议。 8 月 16 日,广西防城港通报“女司机亮证逼迫让道” 事件后续处理结果。其中,对案件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不 到位,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防城港市防城区政府副区 长、市公安局防城分局局长韦某给予问责,予以通报,进 行严肃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各大主流新闻媒体迅速跟进转 发,助推相关话题长时间占据微博、抖音等平台热搜榜。 舆论主要聚焦公职人员职权滥用、基层舆情应对方式、社 会“身份符号”病态迷恋等。呈现以下六对矛盾关系: 一是公权特权与民权路权;第4页/共26页 二是滥用职权嫌疑与隐私安全猜疑; 三是侵权警察上门与维权投诉无门; 四是公权受访闭门与媒体下场追问; 五是权力监督失位与权利监督补位; 六是局长“假证老板”与通报“真证员工”。 8 天内,事件信息合计 563153 条,包含各级媒体报 道与评议文章 34118 篇。 三、时间脉络 日期 事件 7 月 22 日 下午 两车在乡间窄路相遇,“奔驰女”不满李某某仅主动靠边 避让,下车要求倒车让路并亮出“行政执法证”。未果, “奔驰女”说出李某某家庭信息,引发公职人员侵犯公民 隐私猜测。 7 月 24 日至 30 日 李某某报警,警方以“一般民事纠纷”为由拒绝受理,建 议协商或通过纪委等部门反映解决。 李某某拨打防城港 12345 热线投诉,得到“是个人素质问 题,处理不了”答复。 7 月 31 日 李某某制作无马赛克视频发布网上,引关注 7 月 31 日 晚 22 时 防城港市江山边境派出所民警与“奔驰父女”来到李某某 父母家中,电话要求李某某删除“隐私侵权”视频,并向 女方道歉,威胁“拘留”。第5页/共26页 日期 事件 8 月 1 日 李某某视频网上播放量超千万,派出所要求村支书上门做 其父思想工作。 李某某删除原视频后打码二次发布,并新发“道歉”视频, 再引关注 8 月 1 日 下午 极目新闻致电江山派出所,询问女子是否为公职人员,得 到“正在调查,会视情况公布”答复。 九派新闻电访江山派出所,得到“不方便透露”答复。 8 月 1 日 晚间 浪潮新闻曝光警方“上门做工作”视频 浪潮新闻致电防城港市公安局,得到工作人员“电话突然 ‘坏了’”“听不见”回复,并被挂断电话。 极目新闻发表首篇媒体评论文章《男子称遭奔驰“亮证姐” 逼迫让路,关键信息警方不能“视情况公布”》,大象新闻 等跟进。 20 时 57 分,广西边检总站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在微信公 众号发布《情况通报》 李某某通过媒体发声,一是希望纪委调查,不相信普通人 有调动派出所、村委权利,二是希望“奔驰女”道歉。 8 月 2 日 九派新闻就女司机疑似防城港市公安局领导致电防城港 市公安局,得到“网络传言不属实”答复。 极目新闻致电防城区政府,得到“还在调查处理”答复。第6页/共26页 日期 事件 媒体采访律师,就涉嫌公权力滥用等作出解读。 南京江宁分局官方新浪微博“江宁公安在线”的运营者“江 宁婆婆”(粉丝 554 万,系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网安大 队副大队长)透露,“奔驰女”非公安领导与民警,“当地 反应离谱”,引舆论关注。 13 时,李某某社交平台发文“目前安好没人再找麻烦”。 14 时许 ,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辟 谣“奔驰女”非公安部门领导,但未说明女子身份。央视 新闻同步转发。新黄河、江苏新闻等跟进评议。 14 是许,澎湃新闻采访李某某,得到“当地没有一个相关 部门与他联系核实调查此事”答复。 15 时许,人民网评微博账号发表评论“在风波有演变成风 暴的趋势下,舆论想听的不是‘她不是谁’,而是‘她是 谁’。碎片化发布消息,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工作开展和发 挥回应舆论的作用。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折射当地调查 工作不够系统、全面”。引全网热议。 胡锡进、卢克文等意见领袖跟进评议。 防城港市政府通过澎湃新闻对外表示,奔驰女司机身份已 查清,结果将统一对外发布。 8 月 2 日 大象新闻直播连线广西遭奔驰女亮证逼迫让路当事人李第7页/共26页 日期 事件 晚间 某某。李某某称“奔驰女”一度否认亮证,幸有视频拍到。 浪潮新闻透露,防城港市副市长、公安局长 2 日下午联系 李某某,表示“奔驰女”是企业主,且为李某某“亲戚的 亲戚”,恰好认识李某某的车。 律师称奔驰女如拿假证处 3 年以下刑期。 8 月 3 日 早 08 时 防城港市融媒体中心于“今日防城港”新闻网站发布《情 况通报》,新华社、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同 步发布。湖北日报、大皖新闻等跟进评议。 8 月 5 日 上午,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防城分局在“八桂警察阳光执 法”网站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媒体经搜索发现并予 报道。网友发现文书对当事双方个人隐私信息区别对待, 李某某名字、证件号、家庭住址等均公开可见。 8 月 6 日 澎湃新闻关注《行政处罚决定书》区别对待问题并采访李 某某,当日 12 时许,文书才隐去隐私信息。官方区别对 待行为动机引舆论猜测。 8 月 16 日 8 月 16 日,广西防城港通报“女司机亮证逼迫让道”事件 后续处理结果。多名涉事官员与基层干警被处理问责。 四、官方回应效果评估 回顾事件,官方于事发(基于浪潮新闻首次报道时间 8 月 1 日 12 时 36 分)6 小时(媒体采访)、7 小时(媒体第8页/共26页 采访)、8.5 小时(情况通报)、22 小时(媒体采访)、24.5 小时(媒体采访)、25 小时(官方辟谣)、30 小时(媒体 采访)、31 小时(媒体报道公安副局长联系李某某)、43.5 小时(情况通报)、5 日警方发布《行政处罚决议书》(发 布渠道隐蔽,无具体发布时间,媒体经检索 6 日才予报 道)10 次对外发声、364 小时(15 天后,官方通报后续 处理结果)11 次对外发声。 (6 小时)第一次发声系大河报《看见》栏目与极目 新闻致电江山派出所,得到“正在调查,会视情况公布” 答复。舆论对“视情况公布”答复不满,希望官方坦诚相 待,积极作为。 (7 小时)第二次发声系温州“浪潮新闻”致电防城第9页/共26页 港市公安局,接电工作人员“听不见”“电话坏了”“挂断 电话”等荒唐操作招致舆论调侃。 (8.5 小时)第三次发声系广西边检总站防城港边境 管理支队微信公众号发布首份《情况通报》。舆论对此无 负面评价,等待调查结果。第10页/共26页 (22 小时)第四次发声系浪潮新闻致电防城港市 110 接线人员,询问网传“亮证女”是否为公安局领导,得到 “传言不属实”答复。对此答复,舆论多不认同或指正女 子其它身份。 (24.5 小时)第五次发声系极目新闻致电防城区政 府,得到“此事还在调查处理”答复。第11页/共26页 (25 小时)第六次发声系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 息举报微信公众号发布辟谣信息,称网传防城港“会车亮 证女司机”是公安部门某领导为不实信息。对此,主流舆 论并未认可,呼吁公布“奔驰女”身份,回应舆论关切。第12页/共26页 (30 小时)第七次发声系广西防城港市政府相关负 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奔驰车女司机身份已查清楚,结果 很快由市里统一对外发布。他已通过电话分别与涉事双 方当事人沟通。三方即将见面协商。 (31 小时)第八次发声系李某某向浪潮新闻透露, 防城港市副市长、公安局长与其沟通,称“奔驰女”是企 业主,并非公职人员,证件是假证。第13页/共26页 (43.5 小时)第九次发声系防城港市融媒体中心于 “今日防城港”新闻网站发布《情况通报》。通报全文 2395 字,涵盖事件经过、调查情况与下步工作。其中调查情况 查明: 一是“奔驰女”身份为民企员工 二是行政执法证为“奔驰女”丈夫黎某(镇消防救援 站二级消防士)所有,因未妥善保管应由其本人保管的行 政执法证件,主管单位已对其立案调查 三是李某某个人信息被披露系因同车奔驰女父亲侯 某海认识李某某及其父母,两家为“未出五服的邻村表 亲”。 四是关于李某某报警未出警问题,事件属于一般纠 纷,民警接报警工作符合警务工作规范。 五是关于警察上门要求李某某删除视频和进行道歉 情况,无违法违规和程序失当行为,但存在沟通时表述不 够规范严谨问题,主管部门已对涉事人员严肃批评教育 六是关于防城港市公安局工作人员挂掉记者电话情 况。宣传科人员自身业务不熟、应对能力不足,该科管理 不严,主管部门对该科科长和接电话人员予以严肃批评, 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观察网络舆论对《情况通报》的评价反应:第14页/共26页 一是“双方为未出五服的邻村表亲”“二级消防士” 等非通俗文字表述引发舆论困惑,未能合理解释“认识还 需警察上门”“消防员怎么会有行政执法证”等疑惑,消 解通报公信力。 二是通报“民企员工”“证件为真”表述与媒体报道 此前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企业主”“证件是假的”存在巨 大差异,既影响涉事官员形象,也对通报细节真实性构成 挑战。 三是通报未能提及对“奔驰女”处罚结论,仅留下“公 安机关正依法调查处理”,舆论对此表示遗憾。 观察官方调查通报发布后的舆情态势,信息走势虽 有波澜,但总体呈现显著降温特征,滥用职权与网络谣言 等敏感不良信息得到有效遏制,事件烈度得到有效消解。 舆论总体认可官方通报内容。有网民将“奔驰女”“路虎 女”“奔驰石头姐”等串联娱乐化,事件留下“长尾”待 解。第15页/共26页 《情况通报》发布之后,社交平台热搜榜上,公办民 办幼儿园均可享受免保教费、782 万彩票大奖 1 天后作 废、许倬云去世、河南周口通报医生邵某某跳楼身亡、甘 肃榆中山洪已致 10 死 33 失联以及郑州暴雨等话题相继 燃爆,转移了舆论焦点,促使事件热度降温。 5 日,第十次发声系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防城分局在 “八桂警察阳光执法网”发布《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对“奔驰女”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该信息因发布渠 道鲜为人知,直至 6 日 12 时才由浪潮新闻予以发现并报 道。有细心网友发现,公文将“奔驰女”与李某某个人隐 私信息区别对待。媒体报道后,当日 12 时 37 分左右,该 行政处罚决定书才将两人的车牌号以及李先生的真实姓 名隐去。第16页/共26页 16 日 15 时许,广西防城港市官方通报事件调查处理 结果,包含防城港市防城区政府副区长、市公安局防城分 局局长韦龙在内 7 名公职人员被处理。奔驰女(侯某某)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产生严重不良 社会影响,处以行政拘留 5 日处罚。奔驰女丈夫(黎某), 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注销行政执法证。对防城港市公安局 防城分局副局长唐某武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防城港市 防城区政府副区长、市公安局防城分局局长韦某给予问 责,予以通报,进行严肃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除上 述人员外,两名防城港市公安局江山边境派出所民警(其 中一人因法律文书审核把关不严)、防城港市公安局防城第17页/共26页 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法律文书审核把关不严)、防城港 边境管理支队防城边境管理大队大队长(管理监督职责 不力)一同被处理问责。 五、传播热度 观察事件走势,自 7 月 31 日起进入萌芽期,于 8 月 1 日 14 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进入发酵期,至 8 月 3 日 08 时第二版《情况通报》发布后,达到高潮。尾翼阶段(回 落期),舆论场主要围绕事件本身的启示反思及《无行政 处罚决议书》隐私区别对待问题进行讨论,引起走势波动。 微博与今日头条是事件发酵传播的主导平台。 观察主流媒体监督报道情况,以澎湃新闻(1063 篇)、 湖北极目新闻(1001 篇)、湖北九派新闻(643 篇)、湖南 潇湘晨报(567 篇)以及河南大象新闻(556 篇)五家媒 体为代表,成为引导舆论走向与制造传播声量的主导力 量。 周期内,174 个事件话题登上各大社交平台全国热榜, 包含热榜排名 20 以内话题 143 个。其中,热榜排名首位 话题高达 46 个。第18页/共26页 图表 1 事件全周期信息走势参考图 图表 2 各级媒体发稿数量 图表 3 关键热词词云参考图第19页/共26页 图表 4 热搜话题统计表第20页/共26页 六、舆论观点 (一)对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进行讨伐(约 40%) 调查通报发布前,舆论强烈谴责部分人员将职权异 化为私人特权工具的行为,或利用职务便利调取公民隐 私信息、调动公权力资源解决私人纠纷。此类行为被定性 为严重突破权力边界,违背“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原则, 不仅侵害公民权益,更导致执法公信力受损。舆论呼吁对 此类滥用职权行为“零容忍”,通过严格问责、制度约束 及公开透明地处置,重塑公权力运行的公正性与纪律性。 此类观点折射社会对公权力规范运行的深切期待。 (二)对公权力程序正义予以审视批判(约 30%) 一边是前期李某某报警被警员以“个人素质问题”拒 绝受理,一边是民警陪同“奔驰女”深夜上门执法,强令 要求删除视频,两种受理行为的差异给社会公众营造出 执法标准双重性的质疑与强化“奔驰女”特权身份的心理 暗示。舆论呼吁对此种程序正义沦为“可伸缩的橡皮筋” 的现象,通过第三方介入监督,明确公权介入民事纠纷的 法定边界等刚性约束,确保公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以 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 (三)对个人信息安全表达忧虑(约 15%) 事件中,“奔驰女”一方仅凭车牌即精准报出李某某第21页/共26页 住址及姓氏,虽官方澄清信息源于“未出五服表亲”关系, 但公众质疑基层熟人社会中公民隐私暴露无门槛的现实 风险。对此,舆论呼吁强化技术防护与监管刚性,一方面 严格约束公权力对公民信息的访问权限,杜绝非授权查 询;另一方面需建立信息滥用溯源追责机制,确保违法行 为“必查必惩”。总体来看,事件反映社会对个人信息保 护机制的深切期待。 (四)对基层舆情应对能效提出批评建议(约 10%) 网络舆论对广西方面舆情应对效能的批评与建议主 要集中在基层处置方式失当,辟谣有效性、高官解释与情 况通报前后矛盾,公民隐私区别对待四方面。对此,媒体 公关及舆情从业人士建议广西方面强化基层干部媒介素 养培训,规范执法言行与信息发布话术,避免因应对不当 产生次生舆情风险。 (五)对社会“身份符号”崇拜心理进行反思(约 5%) 有观点指出,事件中,“奔驰女”以非公职身份亮出 丈夫的行政执法证施压,暴露部分群体将公职标识视为 私人威慑资本的病态心理,折射出“以证压人”的特权思 维惯性,行为本质是权力观的扭曲。舆论呼吁破除“本位” 官思想,推动公职回归“服务本位”;树立平等法治观念, 筑牢“规则高于符号”的公共意识。第22页/共26页 (六)政治高压背景下,广西政治生态遭舆论审视 少数声音将事件置于中央巡视组进驻广西的背景下, 关联近年来广西“官场地震”,认为事件折射广西地方乃 至基层亦存在权力监督失效的系统性风险,形成对广西 政治生态的深度审视。舆论呼吁统筹“打虎”与“拍蝇”, 根治基层微腐败,以清风正气涤荡歪风邪气。 (六)网友辣评 1.“奔驰姐用几分钟查出来让路男的身份,叔叔们用 了这么久还没查出来奔驰姐的身份”。 2.“这个案件不好好侦办,必将引起人们对公权力滥 用的广泛讨论甚至是引起民愤。请把所有涉事人员全部 请到,查到。不要有隐瞒,要公正透明,以正法律的尊严!” 3.“未出五服的女方及其父亲,带警察半夜上门试图 威胁恐吓男方父母?既然亲戚,找个中间人去不更好?” 4.“感觉派出所是她家开的”。 5.这个编的不好,换一个编。 6. 这不就是开盒行为嘛。 7. 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第23页/共26页 七、与“路虎女”事件比对 事项 奔驰女 路虎女 信息量 563153 约 400 万 媒体发稿量 34118 175105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26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