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任何不缴社保协议均无效”舆情分析
最高法“任何不缴社保协议均无效”舆情分析 一、政策出台背景与核心内容 2025 年 8 月 1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 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其 中第 19 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 单位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这一规 定将于 9 月 1 日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更严格 的法治执行阶段。 动法》和《社会保险法》早已明确社保缴纳的强制性,但实践中 普遍存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自愿协议”规避社保缴纳的现 象。数据显示,职工养老保险缴纳率从 2011 年的 85.2%持续下 滑至 2022 年的 80.8%,2022 年参保人数更减少约 1700 万人, 形成明显的“社保断缴潮”。与此同时,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达 2.9 亿,其中约 42.46%的外卖骑手未参加任何社保,凸显了社会 保障网存在的漏洞。 彻底否定弃保效力:无论书面协议还是口头承诺,任何形式 的“自愿放弃社保”约定均属无效,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同意为由免除责任。 明确维权路径:劳动者有权以未缴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 要求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 半年支付半个月工资。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用人单位欠缴社保需按日加收 0.05%滞 纳金,已支付的“社保补贴”可在补缴后要求劳动者返还,避免企 业双重负担。 条款类型100 魔豆 | 10 页 | 231.54 KB | 2 月前3强制社保落地带来的短期阵痛与长期价值
“强制社保”落地带来的短期阵痛与长期价值 8 月 12 日,“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登上微博热搜榜。一家 麦当劳门口张贴的“招聘退休人员”启事,时薪 15 元并注明“无需 缴纳社保”,持有“退休证”竟然成了应聘的硬杠杠,引发舆论关 注,这种看似普通的招聘背后,折射出近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 的奇特变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2025 年 9 月 1 日起“劳 动者主动放弃社保”或单位规避社保缴纳的约定均属无效。中国 动者主动放弃社保”或单位规避社保缴纳的约定均属无效。中国 每年新增的约 2000 万退休人员,正迅速成为就业市场的“新宠”。 这批曾被认为应安享晚年的银发群体,如今站上劳动力市场的舞 台中央,也在无形中激起了代际就业的隐形替代战。 一、政策倒逼企业用工转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 的解释(二)》明确规定,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无论是书 面协议、口头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都将被视为无效。税 面协议、口头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都将被视为无效。税 务部门“社保入税”后的数据比对系统,使得企业社保违规成本显 著上升。 某电商平台因未缴社保被判赔偿 1.2 亿元的案例,印证了法 律风险已从潜在变为现实。政策倒逼效应正在重塑用工市场格局, 大型企业如麦当劳、环球影城已建立“低风险用工模式”,通过弹 性工作制和商业保险组合降低合规成本。中小微企业则探索“岗位重组”“薪酬重构”等策略,将核心岗 位保留为全职,基础岗位外包给退休人员。这种转型虽带来短期0 魔豆 | 5 页 | 168.74 KB | 1 月前3百章说 以“帮缴社保”裹挟员工加班,权益红线不容试探
百章说|以“帮缴社保”裹挟员工加班,权益红线不容试探 近日,佛山汇创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要求员工每月至少加 班 10 晚以上,抛出 “自愿加班,可帮缴社保个人部分” 回 应,此事迅速引发社会关注,也将企业用工规范和劳动者权 益保障问题,再次推到舆论的聚光灯下。 3 月 26 日,该事件经网络曝光后,迅速在各大社交平 台引发热议,话题热度持续攀升。3 月 27 - 28 日,多家 媒体跟进 (一)质疑公司变相强迫加班 多数网友对公司 “自愿加班” 的说法表示质疑,认为 将社保缴纳与加班挂钩,本质是一种变相的强迫加班行为。有网友指出,社保是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责任,不能作为激 励员工加班的筹码,这一做法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违背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律师也普遍支持这一观点,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明确表示,公司以社保缴纳为 条件要求员工加班,属于变相强迫加班,违反了《劳动法》 中 小时。同时,为员工缴纳社保是用 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以员工加班与否作为代缴条件。若 公司未按时足额代缴社保,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责令其限 期缴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 0.5‰滞纳金。此外,公 司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需支付不低于工资 150% 的 工资报酬。此次事件中,公司以社保缴纳为条件要求员工加班,涉嫌违反上述法律规定。 该公司看似给出 “自愿选择” 的机会,实则是将社保 缴纳与加0 魔豆 | 5 页 | 275.53 KB | 6 月前3240 余万元养老金发给死亡人员,谁来为社保监管失职 “买单”?
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因 “信 息不畅、数据比对不及时” 等问题,违规向 505 名死亡人员 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共计 241.48 万元。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质疑大数据时代下社保基金监 管为何仍存在此类漏洞,并呼吁相关部门追责问责、完善制 度体系。 一、舆情概述 据舆情监测系统,8 月 22 日至 8 月 27 日,关于“死亡人 员发放养老金”的相关信息量 2.93 相关事件本 身热词成为核心传播词等,“待遇”“报告”“山东省”“信息”“审 计厅”“数据”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体现网民对事件核心要素 (涉事地区、问题类型、责任主体)的关注,侧面凸显网民 对社保基金监管机制的高度关切。二、各方观点梳理 (一)媒体观点 综合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报道,观点主要围绕以下三点 展开: 一是问题暴露与责任追问,质疑官方解释合理性,要求 彻查追责。媒体都对报告中“信息不畅、数据比对不及时”的 倒吸一口凉气,但我们希望也相信,有曝光就会有修复和整 改。冰山从来不止一角,希望透过“死人领养老金”的荒诞,我们能看到并解决更多、更深层埋藏在冰山下的问题,切实 守护好养老金的“钱袋子”。 二、网民观点 从网民评论来看,围绕社保、养老金发放等问题,观点 主要有这些: 一是质疑官方解释,嘲讽 “信息不畅” 站不住脚。多数 网民对官方给出的“信息不畅、数据比对不及时”的解释表示 强烈不认可和嘲讽。网民@黑夜将至 20 表示“现在是大数据0 魔豆 | 6 页 | 590.79 KB | 1 月前3百章说 从骑手抵触社保看企业责任与劳动者权益保障困境(3)
百章说|从骑手抵触社保看企业责任与劳动者权 益保障困境 近日,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多家公司相继宣布为外卖骑手缴纳 社保,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然而,不少骑手对此存在抵触情绪,担心 缴纳社保后到手工资会相应减少,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各平台热搜榜。 总体来看,网民对该话题的讨论方向趋向多元化,如有网民关注在骑 手就业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落实社保缴纳,也有网民关注缴纳社保是 否会导致骑手收益降低等问题。多家公司宣布给外卖骑手缴社保,这 否会导致骑手收益降低等问题。多家公司宣布给外卖骑手缴社保,这 本是保障骑手权益的积极举措,却遭遇部分骑手抵触,这一事件背后 反映出的复杂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站在骑手的角度,外卖骑手收入预期不确定性大,有单收入多,无单收入少。在这种情况下,缴纳社保意味着每月有固定支出,且缴 纳周期长,短期内会导致到手收入减少。骑手们的抵触心理,实际上 是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担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他们更关注当下 能够实实在在 频繁更换,担 心社保连续性和有效性无法保障,害怕辛苦赚的钱成为用不到的“死 钱”。 从企业责任角度来看,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责任,也是社 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宣布为骑手缴社保,本是迈出了保障骑手权益的 重要一步。然而,面对骑手的抵触情绪,企业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骑 手目光短浅。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与骑手沟通,让骑手理解社保的长 远价值,同时也应探索如何在保障骑手社保权益的同时,不降低骑手0 魔豆 | 3 页 | 247.27 KB | 7 月前3澳大利亚杨兰兰车祸相关舆情分析报告
层偏袒,引发社会公正担忧 开朗大方时光:一将功成万骨枯,最近澳大利亚华裔女孩 杨兰兰事件,让那些穷人家的烈士家属父母怎么看。谁还愿意 去当炮灰呢? 不务农的三农人:当一把年纪的我们还在为每个月几百块 钱的社保纠结交还是不交的时候,身处澳大利亚的“杨兰兰”却 能轻松的,一次性地支付七千万澳元的保释金,尽管她还是一 个只有 23 岁的小姑娘,却开着限量版价值 700 万的豪车,住 着海景别墅,存款未知 我不仅想问,年纪轻轻的做什么能够50 魔豆 | 17 页 | 491.19 KB | 2 月前3极越“闪崩”总部被员工包围,企业困境不能压缩员工权益
极越“闪崩”总部被员工包围,企业困境不能压缩员工权益 近日,极越汽车被曝多部门原地解散,员工称公司断缴 社保、公积金,要求 CEO 夏一平补缴并支付 12 月工资及离 职赔偿等。夏一平表示公司未关停解散,账户虽被冻结但运 营未停,正协调资源推进融资,承诺解决员工社保问题。此 外,多家供应商也在向极越讨要超 4000 万元欠款,股东百 度和吉利被指不再提供资金支持。12 月 12 日晚,极越首席 日晚,极越首席 执行官夏一平和吉利、百度两大股东召开闭门会,经多轮沟 通,百度和吉利内部正在走转账流程,为极越员工缴纳拖欠 的 11 月社保。12 月 13 日,吉利和百度发表关于极越汽车的 联合声明:作为股东,将积极协助集度管理层妥善处理相关 事宜,第一时间解决员工社保缴纳、离职员工问题;维护用 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和维修保养;推进其他事宜的合理合 法解决。 时间脉络传播分析 传播趋势图 应商追款等负面消息不断涌现,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舆情热 度快速上升。12 月 12 日,极越 CEO 被员工围堵在上海办公 室,将事件推向高潮,舆情热度达到最高峰。12 月 12 日晚, 召开闭门会解决员工社保、赔偿金等问题,这些消息引发了公众对事件后续发展的持续关注,舆情热度虽有所下降,但 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平台类型占比(左)和媒体类别占比(右) 从平台类型来看,微博是本次舆情讨论的主要阵地,占0 魔豆 | 6 页 | 655.58 KB | 10 月前3养老金骗保频发,全民“保命钱”亟待筑牢防火墙
二、数据壁垒与审核松弛:监管失守 养老金骗保问题屡禁不止,背后存在着多重原因。部门间的 “数据壁垒”是首要因素。社保、民政、公安等系统未联网,死亡 人员信息无法实时同步。 某县曾出现退休职工去世 4 年后仍持续领取养老金的案例, 只因家属未申报、经办机构未核查。 审核松弛也是重要原因。基层社保机构“重发放、轻核查”, 甚至存在“熟人照顾”现象。 河南刘某某通过假身份证将年龄虚增 14 岁,竟顺利退休并 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3 万-10 万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 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四、舆情反应:公众愤怒与信任危机 养老金骗保事件的曝光引发了公众强烈愤慨和对社保体系 信任的质疑。许多网友表示愤怒,认为这是对纳税人钱的公然盗 窃。 公众关注点集中在:为何这些问题需要依靠审计才能发现? 日常监管为何失效?骗保行为如何通过层层审核?相关责任人 将受到何种处理? 人员账户持续进账,这种荒诞反差刺痛公众神经。 五、彻底清理与审计:系统化解决方案 针对养老金骗保问题,需要采取多措并举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技术升级是基础。需要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 社保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预警系统,对疑似 死亡、服刑仍领取待遇的情况自动报警。 制度强化是关键。审计报告建议规范灵活就业参保流程,严 查伪造劳动关系、套取补贴等行为。需要清理规范“小政策”,严0 魔豆 | 4 页 | 155.09 KB | 1 月前3100条定律 蒲公英效应
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 中心的节点上。由一个核心账号统领各分属账号,各分属账 号之间是平等关系,信息由核心账号放射传递到分属账号进 行转发,各分属账号之间日常并不交互。此类模式多出现于 下级和上级分隔明显的集团内部。HUB 模式,信息由上级的 中央账号传播到下级账号的用户,扩大信息覆盖范围;信息 传播线路较短,直接快速覆盖下级账号用户。 双子星模式。某一组织或企业拥有官方账号,但同时其0 魔豆 | 4 页 | 149.96 KB | 3 月前3关于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官宣的舆情分析
工权益等方面有所作为。 “ ” 三是质疑所谓 延迟退休 其实只是延迟养老金领取时 间,并非真的强制推迟退休时间,并担忧我国社保基金或 已经出现亏空,认为我国社保制度最后或难以为继。 四是关注延迟退休是否进一步加剧我国青年群体就业 困境。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观察者 网发文称,我国编制内人员的延迟退休对每年吸纳毕业生 比例的影响很小;私人部门的发展和吸纳毕业生的情况则 反对,认为当下我国就业岗位较少,大批老年人延迟退休 将加剧就业困境。 五是呼吁相关部门做好延迟退休配套政策,如老年人 再就业和养老保障、社交缴纳等问题。 四、分析研判综合来看,大量网民对延迟退休政策表示不满,并关 联我国社保制度、劳工权益等话题进行讨论。后续,针对 相关情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引导工作: 一是通过官方媒体、权威学者,以及舆论场中意见领 袖作用,对政策进行正面分析解读,并在微博、抖音等多 渠道做0 魔豆 | 3 页 | 194.20 KB | 1 年前3
共 14 条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