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社保落地带来的短期阵痛与长期价值
168.74 KB
5 页
2 下载
6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强制社保”落地带来的短期阵痛与长期价值
8 月 12 日,“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登上微博热搜榜。一家
麦当劳门口张贴的“招聘退休人员”启事,时薪 15 元并注明“无需
缴纳社保”,持有“退休证”竟然成了应聘的硬杠杠,引发舆论关
注,这种看似普通的招聘背后,折射出近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
的奇特变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2025 年 9 月 1 日起“劳
动者主动放弃社保”或单位规避社保缴纳的约定均属无效。中国
每年新增的约 2000 万退休人员,正迅速成为就业市场的“新宠”。
这批曾被认为应安享晚年的银发群体,如今站上劳动力市场的舞
台中央,也在无形中激起了代际就业的隐形替代战。
一、政策倒逼企业用工转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
的解释(二)》明确规定,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无论是书
面协议、口头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都将被视为无效。税
务部门“社保入税”后的数据比对系统,使得企业社保违规成本显
著上升。
某电商平台因未缴社保被判赔偿 1.2 亿元的案例,印证了法
律风险已从潜在变为现实。政策倒逼效应正在重塑用工市场格局,
大型企业如麦当劳、环球影城已建立“低风险用工模式”,通过弹
性工作制和商业保险组合降低合规成本。中小微企业则探索“岗位重组”“薪酬重构”等策略,将核心岗
位保留为全职,基础岗位外包给退休人员。这种转型虽带来短期
阵痛,但推动了用工模式的规范化升级。企业算了一笔账:聘用
退休人员堪称“最省钱”的方案——企业只需支付实际工资和工
伤保险,与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相比,成本可降低一
半以上。
二、小微企业的成本困境
中小微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用工成本变化具有风
向标意义。调查显示,37.5%的企业用工成本显著增加,33.33%
的企业略有增加,人工成本高成为最普遍挑战。
某北京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算了一笔账:税前 15000 元的工资,
企业实际支付成本达 20790 元,若加上隐性福利,单人员成本突
破 2.2 万元。这种“显性成本高、隐性负担重”的困境,迫使部分
企业采取“共享员工”“众包模式”等灵活用工方式。
以上海一家小型餐饮店为例,若有 7 名员工按当地社保缴费
基数下限(7384 元/月)缴纳社保,雇主每年将新增约 22.4 万元
的用工成本。对于平均利润率仅 3%-5%的餐饮个体经营者而言,
这种成本增加可能是致命的。
但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层面已预留缓冲空间。人社部延续阶
段性减免政策,2025 年中小微企业社保费减免期限延长至年底,
大型企业减半征收政策延长至 6 月底。河北某羊绒企业通过社保
减免节省 107 万元的案例表明,政策红利与合规成本之间存在动态平衡点。
三、新规实际上是社会保障的升级
从宏观层面看,企业用工合规化正在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
三大突破:其一,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 2024 年 9 月,全
国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 10.75 亿人,社保卡持卡人数 13.86 亿人;
其二,基金可持续性增强,预计 2030 年可缓解养老金缺口约 5000
亿元;其三,管理效能提升,全国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已开通 91
项服务功能,高频事项网上办理率超 85%。
为应对新情况,相关部门已牵头起草《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
保障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在保障超过法定退
休年龄、选择继续发挥余热的劳动者权益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新规明确规定,超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参加社会保
险。其中,工伤保险的覆盖被置于突出位置。这意味着,自 9
月 1 日起,符合条件的退休返聘人员,将有望像在职员工一样,
在发生工伤事故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四、银发就业的价值与冲突
退休人员返聘并非全新现象,但在新规影响下规模空前扩大。
企业青睐退休人员不仅出于成本考虑,还因为他们带来的额外价
值:经验丰富、稳定性高。
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发现,返聘工程师的离职率比年轻人低
一大截,他们不争晋升,踏踏实实钻研技术。一位生物制药公司
的 62 岁质检专家,带新人时现场指导三遍,就能让团队效率提升 40%,产品废品率降了 15%。
退休人员自己也乐意返聘。新规允许他们“退休金+工资”双
份收入,技术好的月入过万轻轻松松。航天系统一位返聘的高级
工程师,每月 7000 元养老金照领,返聘工资再拿 18000 元,月
收入直奔 25000 元。
然而,银发就业热也引发了代际就业替代的担忧。到 2025
年,我国预计需要 2.6 名参保人供养 1 名退休人员。如果银发就
业持续挤压青年岗位,到 2035 年,这一比例恐恶化至 2:1。
五、新规的长期战略意义
社保新政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促使企业重新审视人力资源价
值。某制造业上市公司董事长指出:“现在少缴的社保,都是从
员工未来生活中借来的钱。”数据显示,规范缴纳社保的企业,
其客户忠诚度平均高出行业水平 27%,ESG 评级得分提升 19 个
百分点。
从长远看,规范缴纳社保利大于弊。劳动者在养老医疗等方
面获得更好保障,遇到风险时能有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具有
风险共担功能,参加养老保险后退休可终身领取待遇。这种稳定
性是其他保障难以比拟的。
社保新规的实施确实会给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带来短期阵
痛,甚至可能有小部分企业因此退出市场。但同时也促使多数企
业通过管理升级、技术投入和模式创新来提升效率,而非依靠规
避社保等低成本竞争手段。实际上,淘汰依赖压榨员工生存的低效企业,倒逼产业转型,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与服务,未尝不是
好事。从长远看,这是行业和国家社会保障走向规范化、健康化
的必经之路。
那些能够主动拥抱变化、积极调整策略的企业,终将在变革
浪潮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短期疼痛不可避免,但长远看,一个
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保护,
这正是社会进步必须经历的蜕变过程。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