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再现?“老师唆使全班扇男孩耳光” 舆情分析
306.86 KB
5 页
2 下载
5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 格式 | 评分 |
---|---|---|
008 | .pdf | 3 |
概览 | ||
校园霸凌再现?“老师唆使全班扇男孩耳光” 舆情分析
一、概述
近日,网传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某幼儿园老师,因对个
别孩子有个人偏见,教唆全班小朋友排队殴打该孩子,暴力
扇耳光,引发热议。11 月 20 日,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人民
政府发布通报称,11 月 5 日,西青区精武实验幼儿园幼儿张
某某拍打班内一名听力障碍幼儿,教师刘某某出于教育目的,
让班内其他幼儿先后对张某某进行推搡、拍打,造成不良影
响。11 月 6 日刘某某已被解除劳动合同。
二、传播情况信息趋势图
数据显示,11 月 19 日 16 时,@点时新闻报道相关信息
并创建微博话题#网曝幼儿园老师教唆全班扇男孩耳光#后
相关舆论迅速发酵,该话题最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 11 位,
舆情信息不断累积并于 20 时达到本次舆情的第一个小高峰,
随后舆情有所回落。11 月 20 日凌晨,官方发布通报信息,
引起光明网、极目新闻、封面新闻等权威媒体的转载,导致
舆情热度再次攀升,并于 8 时达到事件讨论峰值,随后舆情
缓慢下降。
微博热搜话题图
从信息渠道来看,微博是本次舆情的主要舆论阵地,占
比达 51.28%;其次是 APP,占比 19.32%。具体见下图:信息来源渠道图
三、舆论观点
一是大部分网民认为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老师都不
应该教唆全班孩子对其进行暴力惩罚。该事件不仅对被扇耳
光的男孩造成了伤害,也对被其殴打的两名特殊儿童造成了
二次伤害。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无法保护弱势群体,反而可能
让他们感到更加无助和孤立。并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引导、鼓
励和帮助,而不是通过惩罚来解决问题。老师的这种做法不
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矛盾,破坏班级氛围。
二是许多网民认为仅仅开除涉事老师是不够的,还应该
追究其法律责任,以起到警示作用,维护教育行业的尊严和
孩子们的合法权益。
三是有网民认为如果孩子确实殴打了两名特殊儿童,并
且造成了严重后果,那么老师的做法虽然极端,但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惩罚必要性。
四是也有网民认为园方在教师招聘、培训和日常管理方
面存在漏洞,园方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男孩出现这
样的行为,其家长可能在教育方面有所缺失,没有引导孩子
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四、研判分析
“幼儿园老师让全班扇男孩耳光”事件的曝光产生了诸
多负面影响。第一,此类事件的发生让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幼
儿园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产生极大质疑,担心类似事件会
在其他幼儿园重演,进而对整个教育行业的信任度下降,甚
至可能导致部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恐惧和担忧情绪。第
二,这一事件中老师的不当行为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初
衷,与公众对教育的期望背道而驰,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在社
会大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第三,事件中老师采取“以暴制
暴”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反映出其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上的严重缺失,也让公众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产生
担忧。
针对这一事件引发的舆情,建议如下:
一是积极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官方
渠道发布准确、客观的信息,避免不实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引导社会舆论正确看待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和事件。
二是加强对幼儿园及各类教育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教育机构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教育机构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确保教育机构依法依规办学,保障幼儿的合法权
益。
三是制定完善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在面对幼
儿之间的冲突和问题时,教师和管理人员应采取的正确措施
和流程。当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避免事件的恶化和不良影响的扩大,同时要注重对涉事幼儿
的心理安抚和后续跟踪辅导。
四是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不仅要注重教学技能
的提升,更要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等方面
的知识,让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正确的教育方式,
避免因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错误导致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