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山西一男孩遭多名学生持钉棍围殴

216.05 KB 6 页 0 下载 7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山西多名学生持钉棍围殴同学,防治校园暴力有待常态化 11 月 17 日,山西太原一女子网上发文称,17 岁的儿子 在山西孪生艺术培训学校与一位同学发生口角,引发该同学 舍友不满,当晚被多名学生持钉棍殴打入院。施暴者使用的 工具系一根带钉子的棍子,导致孩子的头上、脸上和脖子上 被扎成窟窿眼。当日,有媒体记者致电涉事培训学校询问相 关情况,工作人员称孩子身体无大碍,学校、警方以及家长 正在协商处理。18 日,该学校工作人员再度回应,表示已对 涉事学生进行停课处理,涉事打人学生已到派出所做完笔录, 目前正等待属地万柏林区小井峪派出所做进一步处理。 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11 月 17 日,涉事家长发布相关信息后,网 络上有少量传播,当日晚间,舆情传播量有小幅上升;11 月 18 日,央广网、极目新闻等重要媒体介入报道后,迅速在各 平台引发关注。其中,从各平台的传播情况来看,微博该舆 情热度走势与本次舆情信息数量总趋势较为一致,是本次舆 情发酵的主要平台。微博平台上,讨论量主要集中于#家长曝儿子被 8 学生 持钉棍打入院#话题,11 月 18 日上午 10 时左右,该话题登 上微博热搜榜第 11 位,阅读量达 4704.7 万。其余如#警方 介入 17 岁男孩被同学持钉棍围殴##持钉棍围殴 17 岁男孩的 学生已停课#等话题传播量较小,阅读量累计仅 5 万余次。舆论观点: 一是呼吁对涉事学生严肃处置。舆论普遍认为校园霸凌 和暴力不容忽视,需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呼吁相关部门 依法对涉事学生严肃处理,严打校园“黑恶势力”苗头,有 效维护校园安全。 二是质疑校方处理方式“和稀泥”。有网民指出,校方 面对媒体采访,称涉事学生“无大碍”,这一说法与涉事家 长反映的“头上、脸上和脖子上被扎成窟窿眼”有一定出入; 其次,校方称家长、学校等正在协商,也引发网民不满,认 为这是严肃的校园暴力问题,不能通过所谓“协商”来处理, 而应当对施害学生严肃处理,采取开除、拘留等更加直接的 处置方式。 三是呼吁各地及有关部门加大校园暴力治理力度。有网 民认为,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根源在于对施暴者的惩罚不足, 建议一方面通过加强校园监控力度、老师巡视等多种方式,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减少校园暴力发生的空间;另一方面通 过各部门联动等方式,从法律、公安等方面推动校园暴力治 理常态化。 四是关注当前未成年群体心理健康。有网民认为,伴随 网络的高度普及、物质条件的提升,目前的青少年群体在生 理、心理等方面成熟程度远胜从前,在世界观、人生观等方 面需要更加及时的引导和纠正。五是呼吁加强家庭教育。有网民认为,施暴学生家长对 孩子的管束和教育不足,在此类校园霸凌事件中也承担着重 要的责任。 六是个别网民传播涉事学生伤情等谣言。有个别网民称, 涉事学生“都进 icu 了,何止是轻伤?”也有网民称被打学 生“经常欺负这几个人”。此类言论未经官方及媒体证实, 并无确切证据。 研判分析: 近期,校园暴力事件频现,如 9 月 29 日,广东一 6 岁 女童被 11 岁男生兜头泼开水烫伤;10 月 12 日,深圳一学生 在校外遭某学校学生敲诈勒索,并被拳打脚踢长达 40 分钟; 10 月 15 日,山西晋中一位父亲发视频称女儿被 7 名同学打 得满嘴是血;10 月 18 日,安徽淮南一 13 岁孩子转校后遭 5 名同学欺凌致死。 仅从近期的类似事件即可看出,校园暴力已经在一定程 度上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给校园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也 逐步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问题。从本次舆情中,网民对校方 的“正在协商”等回应表示严重不满即可看出,网民期待的 是对此类恶性事件更加有效的处置,而非不负责任的“协商” 或是淡化。而要严打校园暴力现象,更有待相关部门、学校 的严肃处置和治理。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避免谣言传播。在本次事件中, 目前互联网中存在个别网民发布涉事学生进 ICU、受害学生 长期欺凌打人学生等言论,后续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对整起校 园暴力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及时对公众公布调查结果, 避免谣言传播,增大舆情处置难度。 二是建立舆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议有关部门通过 设立专门的舆情监测小组,负责收集、分析和评估涉学校、 教育、校园暴力等的舆情信息。对各类突发的校园暴力事件 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便于及时介入处置,掌握舆情处置的 主动权。 三是依法依规处理。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 要求,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事件,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 必要的处置及惩戒,满足公众关切,从根源上避免舆情持续 发酵。 四是加强教育和宣传。学校应定期开展有关校园霸凌的 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意识和认知水平, 并设置合理的校园暴力应对预案,创造支持性的校园环境, 搭建有效的反馈渠道,从而让学生在面对校园暴力时能够有 效、安全地维护自身权益。 五是建立针对校园暴力的长效机制。从相关部门到学校, 有待持续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协调机制,推动校园暴力治理工作的体系化、常态化,从而有效处理学生欺凌重 大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环境。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6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