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考生究竟在信张雪峰什么
中国科学报:考生究竟在信张雪峰什么 (文稿转自中国科学报) 6 月 2 日,考研培训教师张雪峰在直播结束时发表“告 别宣言”,宣布暂停直播两个月,也可能是长期停播。他直 言“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并含泪向考生、家长鞠躬。随即, 有不少支持者表达了不舍之情。 2016 年 6 月,张雪峰凭借《七分钟解读 34 所“985”高 校》走红网络。之后他从北京转战苏州,被考生、家长奉为 圭臬。 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背后是两套逻辑。 信志愿填报机构,是一个短平快的操作。“12 年学习,2 天高考,2 小时定志愿”是中国考生的常态,信志愿填报机 构的好处在于快速决策,坏处在于弱化考生的兴趣、个性, 看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本质上是分分必较的博弈。 又有多少迷茫的考生、家长走进志愿填报机构时,撂下一句话“不挑学校、专业,只要就业好,去这个分数够得着的最 好的大学”。 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长线的过程。“长大后, 发挥到极致,是人性使然。但那个时候,考生在“知全貌” 的理性判断下,博弈与理想的天平将会悄悄发生变化——博 弈会更多让位于理想,理想的权重会在选择中增加。 甚至会出现“高分低报”现象。而由理想驱动的“高分 低报”,从来都不是一个失策的选择。云南农业大学咖啡科 学与工程专业在 2024 年首次招生,首届考生的考分高出二 本线七八十分,甚至达到一本线。“00 后”考生对从事咖啡 职业的向往可见一斑。我们事实上更需要理想的锚、引路的0 魔豆 | 3 页 | 114.64 KB | 4 月前3菏泽南站网红扎堆直播被叫停
2024 年高考 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和生活环境,菏泽南站广场停止文娱活 动三天。19 日,据冷暖视频报道,郭有才爆火后,众多网红 身着奇装异服,在菏泽南站扎堆直播,犹如“群魔乱舞”。 20 日,菏泽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直播中的不良风气 和乱象,现在有关部门已经整治,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提升。” 20 日,菏泽南站发布公告,称鉴于 5—7 月考试集中,为给 考生营造良好环境,菏泽南站将不再举办各类文娱活动。 信号车开到南站,并现场增设网络基站;志愿者服务纷纷跟 进,为外地游客免费提供手机充电、道路指引等服务。16 日 13 时,“菏泽公安”发布温馨提示,因 2024 年春 季高考菏泽南站附近学校设有考点,为给广大考生营造良好 的考试和生活环境,5 月 17 日至 19 日菏泽南站广场停止一 切文娱活动。郭有才及其他网友直播活动改为其他地点进行。 17 日 13 时,“菏泽文化旅游”发布视频称,郭有才被 聘为菏泽文旅推荐官。19 治,周边的环境也进行了提升。对网络直播的监管,主要责任不在宣传部门,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21 日 16 时,据时间视频报道,5 月 20 日,菏泽南站发 布公告,称鉴于 5—7 月考试集中,为给考生营造良好环境, 菏泽南站将不再举办各类文娱活动。 22 日 10 时,据红星新闻报道,通过扫描在菏泽南站墙 面上张贴的二维码进入“全国户外主播资源共享群”后发现, 不少账号已被封禁,被封号的原因是“以社会热点事件或人0 魔豆 | 16 页 | 1.36 MB | 1 年前3报考南京大学研究生因虐猫高分被刷舆情分析
表示已对徐某祥进行批评教育,并让家长加强管教,徐某 已承诺不再有类似情况发生。相关消息引发关注后,有网 民发现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于 4 月 3 日公布的 《2024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意向调剂考生复试名单》中包含 徐某信息,再度引发大量网民质疑。4 月 6 日,兰州大学回 应称,相关工作会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而根据兰大公布的 时间表,将在 4 月 7 号早上开始资格审查,下午开始笔 试,于 日,红星新闻在兰州大学见到 “ 涉事学生徐某,对方拒绝采访时表示 对于网络舆论不是很 ” 懂 。4 月 8 日晚,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官网正式公布 2024 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拟录取名单,虐猫考生未被兰 州大学录取。 二、舆情传播 数据显示,自 4 月 2 日起,南大疑因虐猫学生思想品 德审核不过关拒绝录用,初步引发舆论关注。4 月 6 日至 7 日,涉事学生进入兰州大学考研复试调剂名单再度引发关0 魔豆 | 6 页 | 967.00 KB | 1 年前3招聘为何总翻车?深度剖析四大舆情风暴眼
说起这起舆情事件,第一次招聘是在 2023 年 12 月,包 头市委讲师团面向社会公开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人 才,当时因被举报中止。 然而,2025 年 2 月份,包头市委讲师团再次招聘,3 名 通过面试的考生姓名,与此前被举报的考生姓名居然一致, 甚至连岗位要求都疑似“量身定制”。此事件在网络曝光后, 迅速发酵。包头市委讲师团紧急回应,已依法依规启动调查 程序。8 月 9 日,包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了“情况通报”。0 魔豆 | 5 页 | 199.10 KB | 2 月前3内蒙古事业编招聘频打“艰苦”牌,事业编人才招聘困境
内蒙古部分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工作环境面临酷暑、严寒、 交通不便、通信不稳定等挑战。 五是有网民认为艰苦的条件可能会导致竞争压力相对 较小,对于那些急切想要获得事业编的人来说是一个机会, 比如一些来自考试竞争激烈地区的考生,会认为这是一个进 入体制内的途径。 六是有网民认为这些“艰苦”条件下工作的一线岗位对 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更多地关注和认 可。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可以提升这些岗位的社会认同感,0 魔豆 | 6 页 | 422.70 KB | 1 年前3“韦东奕抖音账号爆火”的舆论逻辑及风险提示
“北大的回应” “个人生活习惯”以及“为何一个学者能在娱乐主导的平台爆红”等多 个话题形成热烈讨论。 事件特征及其背后舆论逻辑分析高考节点触发“心理寄托”型流量聚焦 视频发布时间临近中高考,考生及家长群体情绪高度敏感、集中, 韦东奕作为“学神”的象征性人物,成为网民靠近“榜样”从而缓解焦 虑的对象。评论区中,“接韦神”“祝我高考顺利”等留言高频出现。 韦东奕的身份从一位高校教师快速转化为被赋予祈福意涵的“天才数学0 魔豆 | 6 页 | 410.26 KB | 4 月前3【商务分享版】2024年上半年网络舆论观察
国和俄罗斯缺席乌克兰和平瑞士峰会的事件。他们在台湾、新疆、西藏 等中国内政问题上,指手画脚,横加干涉。另一方面,国内民众对境外 议题的关注度提升。以巴以冲突为例,从境外开始的声援行动已经蔓延9 至国内,高考期间考生面对考场外的媒体镜头展示巴勒斯坦国旗,引发 境内外舆论关注。除此之外,在这个“大选年”全球多国政权交替,印 度、美国等选举进程,以及候选人、新执政党的对华政策成为讨论焦点, 相关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 如何重建获得感,保护、激发年轻一代进取与追梦的意愿,应当成为思 考的重点。 3. 需警惕舆论对立性、煽动性、极端化趋势加剧 一是“女拳”与“仇女”对立中,部分阴谋论以“塔拳一体”等概 念传播。如高考期间,一则“考生因鞋子含有金属无法进入考场、最终10 在当地特警的帮助下迅速购买拖鞋得以顺利参加考试”的新闻,当事考 生因短裙穿着被拖入恶意揣测、造黄谣和网暴中。又如胖猫跳江事件中, 存在部分认为“塔里进了拳”即公权力被女权主义者控制,而对官方通0 魔豆 | 16 页 | 1.02 MB | 1 年前3202507涉高校热点舆情
7 月 24 日 东北大学 6 名大学生企业参观坠亡 暑期安全 5307.6 万 10 7 月 24 日 网民公开举报中南大学某教授嫖娼 师风师德 4529.3 万 11 7 月 25 日 高分考生被厦门大学马来分校误录取 校园安全 3334.5 万 12 7 月 25 日 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一审宣判 驳回原告“性骚扰”指控 校园管理/ 两性关系 630 万 13 7 月 28 配套应急医疗与降温措施,并建立军训期间舆情监测与快速 响应机制。 (三)录取环节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依旧是高敏话题 随着高考录取进入尾声,关于调剂录取、退档原因、中 外合作办学分数线等问题容易成为家长和考生质疑焦点,一 旦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解释不到位,极可能形成网络舆情热点。 建议高校强化录取政策公开、招生办在线答疑、主动回应舆 论关切,避免被“倒逼回应”式被动处理。 (四)新生防骗意识薄弱,信息泄露风险高1000 魔豆 | 22 页 | 552.94 KB | 2 月前3202505涉高校热点舆情
薄弱环 节,提前发布安全提示,并通过组织直播演练、事故警示教14 育等形式,切实增强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校园整体应急 响应和处置能力。 6. 高考期间招生政策解读成舆情重点 高考结束后,考生与家长对高校录取政策、专项计划、 招生宣传信息高度敏感,若高校信息发布不及时或存在模糊 表达,可能被解读为“歧视”“不公”,引发外部舆情。建 议招生部门提前制作“政策问答手册”与“家长版解读图解”,1000 魔豆 | 16 页 | 584.34 KB | 4 月前3
共 9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