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菏泽南站网红扎堆直播被叫停 推荐

1.36 MB 16 页 0 下载 11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格式 评分
MYJ
.pdf
3
概览
1 菏泽南站网红扎堆直播被叫停 “群魔乱舞”引发舆论反感 2024 年 5 月 23 日 (内部参考,请勿传播)【要点速读】 5 月 12 日,据齐鲁晚报报道,近日爆火的郭有才因在菏 泽南站直播,带火了已很久不停靠客运列车的菏泽南站。为 迎接各地来客,菏泽市火速修缮路面,增设网络基站和志愿 者服务。16 日,菏泽南站发布温馨提示,为给 2024 年高考 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和生活环境,菏泽南站广场停止文娱活 动三天。19 日,据冷暖视频报道,郭有才爆火后,众多网红 身着奇装异服,在菏泽南站扎堆直播,犹如“群魔乱舞”。 20 日,菏泽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直播中的不良风气 和乱象,现在有关部门已经整治,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提升。” 20 日,菏泽南站发布公告,称鉴于 5—7 月考试集中,为给 考生营造良好环境,菏泽南站将不再举办各类文娱活动。  传播特征:客户端为主舆论场 事发地网民更为关注 5 月 12 日 9 时至 23 日 14 时,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 12.78 万条,客户端信息量为 6.90 万条,占比 54.04%,成 为网民讨论此事件的主要阵地。事发地山东产生的信息量最 高,为 1.93 万条,侧面说明事发地媒体及网民对本事件高 度关注。  舆论倾向:敏感信息占比超六成 舆论存在负面情绪 事件的敏感信息占比达 65.43%,舆论情绪倾向负面。经 分析,舆论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不满低俗直播破坏社会公 序良俗,质疑监管部门不作为等方面。 舆论观点:呼吁加强监管 不满“网红”风气盛行 部分舆论认为低俗直播破坏社会公序良俗;部分舆论呼 吁相关部门加大对低俗直播的监管力度;部分舆论不满“网 红当道”“流量为王”的社会风气;部分舆论认可菏泽官方 为打造网红城市所做的努力;部分舆论认为郭有才等有才华 的主播值得被关注。 【报告详版】 一、菏泽南站网红扎堆直播被叫停引热议 5 月 12 日 9 时,据齐鲁晚报报道,近日,在山东菏泽, “菏泽树哥”郭有才靠一首《诺言》走红,穿着九十年代的 服装,站在菏泽南站前直播,带火了已经很久不停靠客运列 车的菏泽南站。十天时间里,郭有才粉丝数量破千万,直播 间人气达到 10 万+,热度持续高涨。13 日 18 时,据澎湃新闻报道,新晋网红点“菏泽南站” 人员流量持续攀升,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 执法行为,5 月 13 日,菏泽市牡丹区司法局党组成员马芳一 行四人到菏泽南站进行现场执法监督检查。通过暗访,检查 组对区文旅局执法人员制止一起低俗直播的执法行为进行 了全过程监督,依法依规对低俗直播行为进行了制止,并现 场进行了口头教育。 13 日 22 时,据齐鲁晚报报道,始料未及的流量给菏泽 南站带来了“甜蜜的烦恼”。为了迎接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 “客人”,菏泽市火速修缮路面;菏泽移动、联通、电信把 信号车开到南站,并现场增设网络基站;志愿者服务纷纷跟 进,为外地游客免费提供手机充电、道路指引等服务。16 日 13 时,“菏泽公安”发布温馨提示,因 2024 年春 季高考菏泽南站附近学校设有考点,为给广大考生营造良好 的考试和生活环境,5 月 17 日至 19 日菏泽南站广场停止一 切文娱活动。郭有才及其他网友直播活动改为其他地点进行。 17 日 13 时,“菏泽文化旅游”发布视频称,郭有才被 聘为菏泽文旅推荐官。19 日 9 时,据冷暖视频报道,郭有才爆火后,众多网红 在菏泽南站扎堆直播。有些主播身着奇装异服,扮丑搞怪, 网民吐槽内容低俗,犹如“群魔乱舞”。 20 日 13 时,据纵相新闻报道,菏泽市委宣传部工作人 员表示,“直播中的不良风气和乱象,现在有关部门已经整 治,周边的环境也进行了提升。对网络直播的监管,主要责任不在宣传部门,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21 日 16 时,据时间视频报道,5 月 20 日,菏泽南站发 布公告,称鉴于 5—7 月考试集中,为给考生营造良好环境, 菏泽南站将不再举办各类文娱活动。 22 日 10 时,据红星新闻报道,通过扫描在菏泽南站墙 面上张贴的二维码进入“全国户外主播资源共享群”后发现, 不少账号已被封禁,被封号的原因是“以社会热点事件或人 物为噱头博眼球”。菏泽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主播被平 台封号,是由于其直播内容、方式存在问题,或者商业带货 行为违反平台规定,与菏泽方面没有任何关系。二、客户端成主要舆论场 事发地网民更为关注 根据新浪舆情通统计,5 月 12 日 9 时至 23 日 14 时,事 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 12.78 万条,客户端信息量为 6.90 万条,占比 54.04%,成为网民讨论此事件的主要阵地。 从“菏泽南站网红扎堆直播被叫停”舆论传播走势可见, 12 日,齐鲁晚报报道郭有才走红带火菏泽南站一事并未引发 大量网民关注;19 日,冷暖视频报道众多网红在菏泽南站扎 堆直播引发舆论关注,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等平台热搜助推信 息发酵,画面中多个网红主播“奇装异服”“搔首弄姿”的 造型引发网民热议,相关信息量于 21 日达峰值 3.50 万条, 后舆论关注度呈下降走势。从相关信息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事发地山东产生的信 息量最高,为 1.93 万条,侧面说明事发地媒体及网民对本 事件高度关注,产生了较多的讨论量。 由敏感信息占比图可见,事件的敏感信息占比达 65.43%, 舆论情绪倾向负面。经分析,舆论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不 满低俗直播破坏社会公序良俗,质疑监管部门不作为等方面。由敏感信息占比趋势图可见,事件发生后,即便菏泽南 站两发通告,菏泽市委宣传部两次回应,但敏感信息占比始 终保持上升趋势,最高升至 85.17%,且截至目前未出现下降 势头,说明舆论负面情绪仍存,相关部门需保持警惕。 三、舆论观点 (一)媒体观点 部分媒体认为,网红主播在菏泽南站肆无忌惮的“低俗”表演,拉低了游客对菏泽这座城市的印象分,破坏了网络生 态环境;菏泽官方对主播们下“逐客令”这一决定是清醒而 明智的;如何将网红文化对经济的正向推动作用发挥出来,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工网发文表示,“在菏泽南站被冲上热搜的视频中, 如果任由诸如伤风败俗、衣着暴露、毫无底线的表演蔓延, 必然会毁了菏泽南站这个网红打卡地,流量再也不可能变成 ‘留量’。如果任由这群无下限的网络主播在菏泽南站肆无 忌惮,不仅拉低了众多游客对菏泽这座城市的印象分,更破 坏了菏泽的网络生态环境。” 北京晚报发文表示,“菏泽南站连发两通公告,显然看 到了问题严重性,既是实实在在保障中高考学生的休息和考 试,也是对‘群魔乱舞’的主播们下了‘逐客令’。面对不 期而来的‘泼天富贵’,菏泽的这一决定无疑是艰难的,但 又是清醒而明智的,即城市再想火也不能靠群魔乱舞,否则 再大的流量都会被反噬。不被流量冲昏头脑,不被反常的舆 论裹挟,才是一座城市对流量的正确态度,也是一座城市该 有的样子。” 观察者网发文表示,“‘网红’们靠流量赚钱,有何不 可?‘菏泽’们只要管理得当、正确引导,借流量盘活经济, 打造 IP,有何不可?那些‘菜农’‘摊贩’‘手艺人’们, 凭着自己的本事,从‘网红文化’获益去维持生计、改善生活,又有何不可?网红文化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正面 的推动因素。问题的关键,或许从来不在于批评或赞美流量 本身,而是在于流量来了,我们要如何使用,才能将这种正 向的推动作用发挥出来,并且发挥到最大。” (二)网民观点 据网民观点抽样结果显示,认为低俗直播破坏社会公序 良俗的网民占比最高,达 24.56%;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低俗 直播监管力度的网民占比次之,约为 21.45%;对当今社会“网 红当道”“流量为王”的社会风气表达不满的网民占比约为 18.89%,居第三位;部分网民认可菏泽官方为打造网红城市 所做的努力,占比约为 14.36%,这部分网民认为官方用实际 行动助力城市“出圈”,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便利和 服务的初衷值得称赞;还有部分网民认为郭有才等有才华的 主播值得被关注,占比约为 13.71%。四、风险分析 “现象级网红”郭有才爆火后,带火了直播场地菏泽南 站。为蹭热度、赚流量,众多网红扎堆直播,其中不乏哗众 取宠、媚俗搞怪、低级趣味的表演,引发众多网民反感。经 分析,事件存在的风险隐患主要在如下几点。 (一)对立情绪诱发舆论场不稳定性 部分网民对此事存负面情绪,认为网红主播们为追求名 利,身着奇装异服,上演低俗表演,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对 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形成误导,破坏网络生态;部分网民对 此事存正面情绪,认为“郭有才”们的励志人生值得被更多 人关注与认可,网红文化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正向推动作 用等。双方观点现分歧,对立情绪加剧,易引发舆论场不稳 定性。 (二)城市迎接流量也需警惕遭流量反噬 当地有关部门火速翻修路面、加装公厕、增加基站等争 取把流量变成经济的初衷值得称赞,然而,“群魔乱舞”在 菏泽南站前出现后,官方的一系列操作被部分网民误读为 “为低俗直播开绿灯”。“交通阻塞、噪音扰民”,本地市 民叫苦不迭;部分网民批评官方“饥不择食”“名声扑街”, 可见舆论走势背离了城市 IP 出圈的初衷。菏泽市在迎接“泼 天富贵”的同时,存在遭流量反噬的风险。 (三)直播平台乱象映射监管失责为了能在这场“流量战”中分一杯羹,部分网红主播采 取极端、低俗手段来吸引观众;部分直播平台为了引流,对 主播的行为和内容监管不力,甚至疑似存在纵容低俗内容的 倾向。平台方监管不力被网民诟病,对平台方负有监管责任 的相关部门同受拷问。 (四)衍生话题扩大舆论风险 郭有才蹿红后,网络出现诸如“北大破格录取郭有才” “北大增设网红专业”等不实信息,部分自媒体刻意宣扬初 中学历的郭有才爆红后可以读北大,试图渲染“读书无用论”, 对青少年形成错误导向;此外,“郭有才被实名举报”“郭 有才续签费达 5000 万”等围绕郭有才个人的传言四起,多 个话题挤占公共空间,加剧社会对立情绪,舆论存在扩大化 风险。 五、应对建议 第一,建议有关部门增强危机意识,对负面信息开展实 时监测,对恶意带节奏抹黑菏泽城市形象的言论给予及时管 控,谨防舆论负面情绪持续发酵。 第二,建议直播平台承担起监管责任和义务,建立严格 的审核机制和处罚制度,优化算法和人工审核机制,对违规 主播及作品进行及时下架处理;可考虑出台鼓励创作优质内 容的政策,推动网络环境的正向发展。 第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力度,督促平台对用户进行正向的价值引导,鼓励直播行业加强自律意识,遵 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 第四,各地相关部门应认识到,网红人物的出现对于网 红城市的打造只能起到推动作用,不能起到决定作用。只有 合理运用和深度挖掘自身的潜力和资源,传递出有文化底蕴 的美好形象,城市才能在“流量”时代扎稳脚跟,乘风“出 圈”。 ■分析师:栾蓝此为大标题占位符 15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16 页, 还有 10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