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充值
 首页
时政舆情
经济舆情
社会舆情
文化舆情
教育舆情
军事舆情
舆情论文
开源情报
舆情技术
文库资料
默认
文章资讯
 上传文档  发布文章  登录账户
舆知库 · 国内首家舆情知识共享平台
  • 综合
  • 文档
  • 文章

无数据

分类

全部社会舆情(17)舆情论文(3)时政舆情(2)

语言

全部中文(简体)(13)

格式

全部PDF文档 PDF(19)DOC文档 DOC(3)
 
本次搜索耗时 0.011 秒,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22 个.
  • 全部
  • 社会舆情
  • 舆情论文
  • 时政舆情
  • 全部
  • 中文(简体)
  • 全部
  • PDF文档 PDF
  • DOC文档 DOC
  • 默认排序
  • 最新排序
  • 页数排序
  • 大小排序
  • 全部时间
  • 最近一天
  • 最近一周
  • 最近一个月
  • 最近三个月
  • 最近半年
  • 最近一年
  • word文档 提升基层干部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提升基层干部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来源:《学习时报》2025 年 4 月 23 日第 7 版 作者:姚亮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在互联网时代,舆情易发 频发已成常态,且不断向基层延伸,舆情下沉趋势日渐显 现。在舆情风险防控体系中,基层的短板相对突出。部分 基层干部在认知上,既看不清“风险全景图”,又把不准 舆情风险的演化趋势,对风险与态势等缺乏足够认识;在 导向上,盲目追求“零舆情”的考核目标;在职责上,存 责上,存 在错位现象,将舆情风险防控视为宣传部门的工作,把自 己置身于事外;在协同上,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无法 及时分享数据,造成错失最佳应对时机。如何科学有效防 控舆情风险正成为广大基层干部面对的一道重要“考 题”,亟须从认知升维、制度迭代、技术赋能、协同攻坚 四个维度提升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认知升维:从“被动灭火”到“主动控温”的思维转 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 预防转型。面对舆情风险,有的基层单位往往后知后觉, 缺乏对网络舆情影响的敏感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错过 最佳应对时机。从“被动灭火”到“主动控温”的转变, 注重在舆情风险发生前进行预防和控制,避免事态扩大。这需要基层干部摒弃“重危机处置、轻风险预防”的错误 观念,将舆情风险防控从事件处置转变为风险预防。一是 明确目标导向。既不能将舆情风险视为“洪水猛兽”,造 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舆情焦虑”;也不能出现“舆
    0 魔豆 | 6 页 | 216.46 KB | 3 月前
    3
  • pdf文档 提升基层干部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提升基层干部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学习时报”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在互联网时代,舆情易发频 发已成常态,且不断向基层延伸,舆情下沉趋势日渐显现。 在舆情风险防控体系中,基层的短板相对突出。部分基层干 部在认知上,既看不清“风险全景图”,又把不准舆情风险 的演化趋势,对风险与态势等缺乏足够认识;在导向上,盲 目追求“零舆情”的考核目标;在职责上,存在错位现象, 将舆情风险防控视为宣传部门的工作,把自己置身于事外; 在协同上,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无法及时分享数据,造 成错失最佳应对时机。如何科学有效防控舆情风险正成为广 大基层干部面对的一道重要“考题”,亟须从认知升维、制 度迭代、技术赋能、协同攻坚四个维度提升舆情风险防控能 力。 认知升维:从“被动灭火”到“主动控温”的思维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 型 型。面对舆情风险,有的基层单位往往后知后觉,缺乏对网 络舆情影响的敏感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错过最佳应对时 机。从“被动灭火”到“主动控温”的转变,注重在舆情风 险发生前进行预防和控制,避免事态扩大。这需要基层干部 摒弃“重危机处置、轻风险预防”的错误观念,将舆情风险 防控从事件处置转变为风险预防。一是明确目标导向。既不能将舆情风险视为“洪水猛兽”,造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的“舆情焦虑”;也不能出现“舆情洁癖”,一味追求“零
    0 魔豆 | 5 页 | 119.93 KB | 3 月前
    3
  • pdf文档 从“辱骂老人”事件看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尺度

    了严肃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深刻反省,吴某上门对老人进行 了赔礼道歉。”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尽管当地政府迅 速回应,称已对涉事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道歉,但这 一事件所折射出的基层治理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有观点认为,镇政府的回应将事件归咎于“主观认识差 异”和“沟通方式不够细致周全”,并指出干部存在“急躁 情绪”,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但这样的解释,难以让人 信服。“老东西”“老不死”“老糊涂”,这些充满恶意与 侮辱性的词汇,绝不是简单的沟通问题或一时急躁所能解释 的。这背后,暴露的是部分干部对群众的傲慢与轻视,是为 民服务意识的严重缺失。 镇政府事后以“沟通方式不够细致周全”轻轻带过,听起来像技术层面的修补,却回避了权力姿态的傲慢本质。官方 回应中提到“吴某和李某某老人在主观认识上存在差异”, 似乎暗示事件的发生是双方都有责任。然而,无论信访人的 诉求是否合理,甚至情绪是否激动,信访干部都应保持专业 和克制,绝不应该用侮辱性言语去攻击群众。信访工作本就 和克制,绝不应该用侮辱性言语去攻击群众。信访工作本就 是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过程,如果干部不能保持冷静和耐心, 又如何能有效化解矛盾?当“主观认识差异”成为辱骂的借 口,基层治理丧失了应有的“温情”。 该事件根源是部分基层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一些 干部没有真正意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行 使应当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没有将群众视为服务的对象, 而是当作管理的对象,一旦群众的诉求与自己的想法产生冲
    0 魔豆 | 3 页 | 105.44 KB | 1 月前
    3
  • pdf文档 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

    明 是事实清楚,应及时回应的问题,偏要层层上报耗到舆论 升温。一段时间以来,“等上级通知”“听领导安排”成 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面对舆情时的高频用语,这种行为实 质是一种“向上甩锅”。 一些干部遇到事情便习惯拿上级当挡箭牌,大念“等” 字诀、“拖”字经来应对舆情,这种“向上甩锅”式回应 不仅是对社会关切和公众知情权的漠视,更损害党和政府 公信力。当合理诉求被“已转上级”敷衍,当公众质 “向上甩锅”是干部缺乏担当精神、规避问责的体现。 一些干部遇到舆情,首先想到的是“安全第一”,索性把 球踢给上级,名义上是请示汇报,实际上是责任转嫁。这 是精神上的“躺平主义”,也是岗位上的“隐形失职”。 当然,一些地方对一切“负面声音”零容忍的“舆情 洁癖”,也加剧基层干部的趋利避害行为。有的地方发生 舆情,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回应群众诉求,而是以“灭火” 思维处理几个基层干部来“摆平”舆情,导致基层在面对 思维处理几个基层干部来“摆平”舆情,导致基层在面对 复杂舆情时畏首畏尾,无所适从,只能选择将矛盾上交。 舆情应对是对基层治理和干部能力的检验,破除“唯 上不唯实”现象,需要进一步为基层赋能,为基层松绑, 使基层干部敢于担当,以“马上就办”的态度取代层层上 报的“免责程序”。
    0 魔豆 | 2 页 | 183.47 KB | 2 月前
    3
  • pdf文档 湖南岳阳未缴医保不给盖章,村民缴纳医保成基层工作难题

    的通知在网上流传,通知称,未缴纳医保村部不办理盖章及 相关手续,党员甚至要被退党。网传通知文件上,落款为毛 田镇芭蕉村村民委员会,并盖有红章。据极目新闻 11 月 15 日报道,蕉村委会一名村干部多次回应记者称“村里没有这 回事”。毛田镇政府工作人员则回应称,已经安排工作人员 前往核实此事,暂不清楚网传通知的真伪。二、传播情况 信息趋势图 数据显示,11 月 14 日下午,相关信息在网络上有少量 他们来说是一项不小的负担,对于这些特殊情况,应该给予 更多的理解和关注,而不是一刀切地不予考虑年终困难照顾。 四是认为这一事件暴露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政策宣传不到位、沟通不畅、执行方式简单粗暴等。基层干部在执行政策时,应更加注重方式方法,让村民真正理解 医保政策的好处,提高他们的参保意愿,而不是依靠强硬的 行政手段。 四、研判分析 “湖南岳阳未缴医保不给盖章”事件的曝光产生了诸多 负面影响 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荡然无存,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局限于 此次医保事件,还会蔓延到今后政府开展的其他工作中,严 重破坏了基层组织的公信力。第三,该事件加剧了社会矛盾, 此类事件容易在困难村民与其他村民、基层干部之间引发冲 突,矛盾一旦激化,就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第 四,这一事件也充分暴露了基层治理中的问题,反映出基层 组织在工作机制和管理水平上的缺陷,进而损害了政府在民 众心目中的形象,引发公众对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和公正性的
    0 魔豆 | 5 页 | 288.93 KB | 11 月前
    3
  • pdf文档 中纪委划定公职人员副业“红绿灯”是社会治理的进一步精细化

    四川遂宁的夏夜闷热,新晋纪检干部孙先生骑上电动车,在 路灯下开始他下班后的“第二职业”——外卖配送。头盔下的汗 水,映照出中国公职人员副业困境的破冰之路。 2025 年 7 月,四川遂宁一名前消防员转业的纪检干部孙先 生,在单位正式批准后开启了送外卖的副业之旅。每天 20 点下 班后接单 3 小时,日均收入百元左右,他用“像打游戏做任务” 形容这份兼职。 这份看似平常的体力劳动,却因他“纪检干部”的身份引发 掌声与疑虑交织的舆情风向 政策发布后舆论场迅速形成三股声浪,折射出公众对公权伦 理的复杂期待。支持声量占据主流。超过七成网民肯定孙先生们“不偷不抢, 凭双手增收”的正当性,微博热门话题中“送外卖的纪检干部” 词条下,劳动尊严成为高频标签。“当江风拂过他佩戴的安全头 盔,人们看到的是劳动者俯身生活时流淌的汗水与尊严”——某 媒体评论道出的,正是公众对打破“体制内=安逸”刻板印象的 赞许。 隐 收入相当月薪增量 60%。当“躺平”思潮在年轻公务员中蔓延, 副业渠道某种程度上成为体制留人的安全阀。公信力风险如影随形。历史教训表明:某官员“挂证”的消 防工程师证涉事故后,连带责任引爆信任危机;更有干部利用审 批权为私募基金导流,最终引发反腐风暴。中纪委禁令特别强调, 违规副业将记入诚信档案, “甚至影响子女政审”,警示力度空前。 身份认同的撕裂感尤为尖锐。一面是“人民公仆”的职业伦 理要
    0 魔豆 | 4 页 | 159.32 KB | 2 月前
    3
  • pdf文档 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

    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 (来源:新华社) 如今,网络已成为表达民意、反映社情的重要渠道。但 有的地方以及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却患上了“舆情过敏症”: 将网上合理诉求视作“麻烦”,把正常的问题反映放大为“风险”,动辄采取“捂盖子”“灭火”等方式来应对,而非直 面问题、解决矛盾。这种“把民情都当作舆情”的认知错位 值得警惕。 “捂盖子”的逻辑是“看不见、听不到就等于没问 题”,将应对舆情简单理解为“消除声音”,却忽视了最终 将民生诉求当“舆情洪水”既是认知上的“官僚主 义”,也是治理中的“本领恐慌”。群众在网络反映的也许 只是“过日子的难处”,个别干部“官本位”思想作祟,把 群众合理诉求甚至“抱怨”都视为对自身工作的“揭丑” 和“挑错”,只想着捂与瞒,认为“没事就是本事”。 同时,面对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民意表达,部分干部缺 乏精准回应的能力,不会区分合理诉求与恶意炒作,不懂得 网络问题处理的策略与技巧,陷入“与其花精力解决问题,
    0 魔豆 | 2 页 | 189.22 KB | 2 月前
    3
  • pdf文档 新华社视评“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的现实背景与警示意义

    2.基层苦舆情处置,中央苦公信填坑,久矣 3.上级舆情洁癖压力迫使下级丧失担当作为动力 4.“唯上不唯实”实质是“体制内避险”行为 5.舆论痛批“对上甩锅”“对下拿捏”现象 6.让干部敢担当,让基层敢说话,让错误可容忍 7.警惕决策与执行脱节,延滞舆情应对 8.“‘天上’一日,网络十年”,提升舆情应对能效 9.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人民监督政府第2页/共14页 式回应不仅是 对社会关切和公众知情权的漠视,更损害党和政府公信 力。视评认为,“向上甩锅”的背后是只对自己负责的精 巧算计与明哲保身,是干部缺乏担当精神、规避问责的体 现。视评强调,一些地方对一切“负面声音”零容忍的“舆 情洁癖”,也加剧基层干部的趋利避害、矛盾上交行为。 视评一经发出,引发舆论广泛热议。其中,最显著的 观点指出,视评“句句没提武大校长,句句都在说武大校 长”(7 盾转移”。因此,“向上甩锅”的本质是下级在权责约束条 件下对治理压力的规避,或者说,是基层在长期被过度干 预下形成的被动姿态。 二是舆情处置泛化。正如新华社视评“一些地方对一 切‘负面声音’零容忍的‘舆情洁癖’,也加剧基层干部 的趋利避害行为”所言,一方面基层面对舆情本身承受宗 旨责任与良心道德的心理压力,了解事情的是非曲直与 科学应对措施,却又不得不迫于“权力”,执行上级下达 的“删帖”“稳控”等“一刀切”式命令,长期以往产生
    500 魔豆 | 14 页 | 750.45 KB | 1 月前
    3
  • pdf文档 不可轻视凤阳近期多起舆情隐含的深层次问题

    单位,只有 部分村民家门口被放置了马桶,其余事情均由村民自行操作完成。 别的村采取直接下发厕改补贴给村民,为何这个村要采取统一招标建设模式?施工单位到 底有没有按照要求施工?部分验收表是否系村干部冒名签名?这些问题都“正在进一步深入 调查中”,相信不久之后就有处理结果。 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大,也只涉及了花园湖村一个村,属于个案,但是在读这则通报的时 候,我突然有一个直觉:最近看到的多个通报都和“凤阳县”有关。 近期,安徽省滁州市纪委监委对市人民政府移送的凤阳县部分规上工业企业有关统计数据 失实问题,问责单位2个,处理党员干部3人,其中给予留党察看和政务撤职处分1人;督促 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数据核查和问题移送,对全市10个地区(单位)上报固定资产投资数 据不实问题启动问责程序,问责单位12个、党员领导干部17人。 不可轻视凤阳近期多起舆情隐含的深层次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 益了。学习效应开 始在舆情事件中不断被复制、被传播。 对照这一观察,当凤阳县枣巷镇花园湖村的村民在同其他村村民的交流中得知别的村民都 领取到了3000元厕改补贴而自己没有领到这笔补贴的时候,村干部还能瞒得住吗? 舆情从来都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生态存在问题的一种症候,只要问题存 在,就有可能被曝光。不从根本上予以化解,“末梢治理”这篇大文章就很难写好。 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多起舆
    0 魔豆 | 6 页 | 1010.56 KB | 3 月前
    3
  • pdf文档 警惕“数字赋能”变“数字负担”

    得精彩绝伦,数据、表格等“工作量”突出,群众的实际问 题却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政务 App、工作群、打卡程序 等过多过滥,让基层干部深陷“指尖枷锁”,无暇深入群众, 回应真正需求。 “数字赋能”变“数字负担”,说到底是政绩观出现了 偏差。部分领导干部对数字化转型仍有片面认知,将工作“上 网”等同于改革创新,甚至把数字留痕当做推卸责任的“挡 箭牌”、形式主义的“遮羞布”。 整治“
    0 魔豆 | 2 页 | 103.00 KB | 4 月前
    3
共 22 条
  • 1
  • 2
  • 3
前往
页
相关搜索词
提升基层干部基层干部舆情风险防控能力辱骂老人事件治理温度尺度应对唯上唯实一种向上甩锅南岳阳未缴医保盖章村民缴纳工作基层工作难题纪委中纪委划定公职人员公职人员副业红绿绿灯红绿灯社会一步进一步精细细化精细化民情当作新华新华社视评现实背景警示意义不可轻视凤阳近期隐含深层层次深层次问题警惕数字赋能负担
舆知库 · 国内首家舆情知识共享平台
关于我们 文库协议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本站文档数据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交流,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舆知库 · 国内首家舆情知识共享平台 ©2025 | 站点地图 京ICP备20008529号
  • 我们的小程序同样精彩
    我们的小程序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