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划定公职人员副业“红绿灯”是社会治理的进一步精细化
159.32 KB
4 页
1 下载
16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中纪委划定公职人员副业“红绿灯”
是社会治理的进一步精细化
四川遂宁的夏夜闷热,新晋纪检干部孙先生骑上电动车,在
路灯下开始他下班后的“第二职业”——外卖配送。头盔下的汗
水,映照出中国公职人员副业困境的破冰之路。
2025 年 7 月,四川遂宁一名前消防员转业的纪检干部孙先
生,在单位正式批准后开启了送外卖的副业之旅。每天 20 点下
班后接单 3 小时,日均收入百元左右,他用“像打游戏做任务”
形容这份兼职。
这份看似平常的体力劳动,却因他“纪检干部”的身份引发
舆论涟漪。遂宁市纪委对此回应“已了解此事,后续以官方通报
为准”,并未否定其合规性。
就在孙先生的电动车穿梭于城市楼宇之间时,中央纪委国家
监委于 8 月中旬正式发布公职人员副业规范,明确划定六类禁止
行为与六类合规领域,为这场持续多年的争议按下了政策定音键。
01 六条“红线”与六扇“门”
中纪委新规为公职人员副业划出清晰边界,其核心在于严防
“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权力异化。政策文本采取“禁止清单
+许可清单”的双轨模式,在堵塞漏洞的同时为合理需求留出通
道。明令禁止的六类副业直指权力寻租风险点:
“挂证取酬”首当其冲,职称证书挂靠企业(如建造师、消
防工程师证)被明确定性为廉洁纪律的违反行为,若收受好处费
更涉嫌受贿。
理财灰色地带被重点标注:利用重组改制、土地出让等内幕
信息炒股,或通过信托基金“非正常获利”将受严惩。
有偿中介、违规兼职取酬、经商办企业等传统禁区被再次强
化,特别注明境外注册公司或持股同样违规。
有条件开放的六类副业则体现务实温度:
体力劳动类如送外卖、跑滴滴获得合法地位,但必须严格利
用业余时间并经书面报备批准。
知识变现渠道中,《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公务员身份)获
数千万元版税的案例被列为合规典范。
自媒体运营、专业技能服务、资质培训及农产品种养,只要
脱离职权关联、内容避开敏感区并申报收入,均被纳入“绿灯区”。
政策设计凸显“堵疏结合”的治理智慧:既切断权力变现链
条,又承认基层人员改善生活的合理诉求。这种精细化管理,与
2016 年安徽副镇长开网约车被问责的旧例形成鲜明对比。
02 掌声与疑虑交织的舆情风向
政策发布后舆论场迅速形成三股声浪,折射出公众对公权伦
理的复杂期待。支持声量占据主流。超过七成网民肯定孙先生们“不偷不抢,
凭双手增收”的正当性,微博热门话题中“送外卖的纪检干部”
词条下,劳动尊严成为高频标签。“当江风拂过他佩戴的安全头
盔,人们看到的是劳动者俯身生活时流淌的汗水与尊严”——某
媒体评论道出的,正是公众对打破“体制内=安逸”刻板印象的
赞许。
隐忧的暗流同时涌动。约两成声音质疑:“副业刚需是否暴
露体制内薪酬不足?”这种拷问直指基层公职人员收入与生活成
本的结构性矛盾。更现实的担忧聚焦职业生态:“铁饭碗群体抢
单会挤压全职骑手生存空间吗?”——当北京人社局副处长亲历
送外卖 12 小时仅赚 41 元时,新手与老手的收益鸿沟已然显现。
政策执行争议浮出水面。自媒体运营的“敏感内容”边界如
何界定?技能服务中“与职权无关联”的尺度在哪?这些模糊地
带引发法律界讨论。而遂宁案例中“单位自行审批”的模式,更
让人警惕执行可能因地而异。
03 生活压力折射的深层矛盾
舆情分歧的背后,是当代中国公职群体生存状态的结构性张
力。
经济压力现实摆在眼前。三线城市公务员月薪常不足 5000
元,面对房贷、教育、医疗支出,孙先生们“日均百元”的副业
收入相当月薪增量 60%。当“躺平”思潮在年轻公务员中蔓延,
副业渠道某种程度上成为体制留人的安全阀。公信力风险如影随形。历史教训表明:某官员“挂证”的消
防工程师证涉事故后,连带责任引爆信任危机;更有干部利用审
批权为私募基金导流,最终引发反腐风暴。中纪委禁令特别强调,
违规副业将记入诚信档案,
“甚至影响子女政审”,警示力度空前。
身份认同的撕裂感尤为尖锐。一面是“人民公仆”的职业伦
理要求全身心奉献,一面是市场经济中个体的合理逐利冲动。当
公职人员晚间变身外卖骑手,白天窗口服务的专业性会否因疲劳
打折?这种角色冲突,正是舆情对政策既支持又警惕的根源。
04 期待政策持续落地扎根
标准细化迫在眉睫。自媒体广告分成是否属“额外利益”?
农产品销售借用单位仓库是否触碰“公共资源”红线?当前规定
中原则性表述需转化为操作指南。某地纪委人士坦言:“创作投
稿与有偿中介的界限,往往取决于党员干部具体职权范围”。
监管科技亟待升级。传统申报制依赖自觉,但加密货币报酬、
虚拟店铺持股等新形态已现规避苗头。建立全国公职人员商事数
据比对系统,或许能从技术层面封堵“影子经营”。
权益保障不可偏废。兼职骑手工伤谁担责?自媒体收入如何
申报个税?政策未涉的保障盲区,恰是执行阻力的潜在源头。
最根本的,仍是主业待遇的优化。当“薪酬足以体面生活”,
违规副业的诱惑自然消减。某学者指出:“副业合规化只是起点,
公共部门薪酬与地方经济水平动态调整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