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3名公职人员性侵未成年:侮辱政府公信力

226.78 KB 6 页 0 下载 6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格式 评分
008
.pdf
3
概览
3 名公职人员性侵未成年:侮辱政府公信力 近日,湖南新化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遭强迫卖淫案” 引发关注。13 岁的李晓霞(化名)在暑假期间被引诱至宾馆, 被迫从事卖淫活动,并遭到多名成年及未成年人的性侵。涉 案的 8 名成年人中,有 3 人是公职人员,分别为新化县油溪 乡人大副主席龚昊东、新化县审计局工作人员罗伟、新化县 交通局工作人员王泽宇。他们通过联系刘某某达成卖淫嫖娼 约定后与李晓霞发生性关系。2024 年 5 月 20 日,新化县法 院一审判决刘某某数罪并罚获刑 9 年 2 个月,3 名公职人员 均被开除公职,(其中龚昊东、罗伟还被开除党籍)并因强 奸罪分别获刑。其他涉案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 数据分析 趋势图 根据百章舆情监测系统显示,11 月 1 日 0 时至 11 月 5 日 15 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 4 万余条。据监 测数据,事件爆出后,该事件在微博平台的讨论热度不断上 升,相关话题#女孩遭 14 人性侵 3 人为公职人员#也在 11 月 4 日登上微博热搜第 11 位,该事件讨论量也在当日达到峰值,随后舆情迅速下降,但在社交平台还是有一定讨论热度。 平台占比图 从信息来源看,微博是该事件讨论的主要阵地,主要由 #女孩遭 14 人性侵 3 人为公职人员##湖南 13 岁女孩遭强迫 卖淫##13 岁女孩遭性侵主犯被判 9 年 2 个月#等微博话题带 动传播,占比 91.96%;其次是视频和 APP 信息。 情感倾向占比图 从情感倾向来看,以负面信息为主,占比 90.39%,主要 为媒体对该事件的客观报道和网民对涉案公职人员、司法不 公等方面的谴责;其次是中性信息,占比 9.5%;正面信息只占比 0.11%。 词云图 从热门主题词图来看,“13 岁女孩”“公职人员”“强 奸”“未成年”“性侵”等是网民重点提及的词汇。 网民观点 一是有网民认为这些人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对一个 13 岁的女孩下手是不可原谅的,强烈要求严惩凶手,以维护法 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正。有网友表示“这些人简直不是人, 他们怎么能对一个孩子下手?”“必须让性侵未成年的人坐 牢,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二是有网民对公职人员涉案感到震惊和失望,他们认为 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的表率,应该以身作则,涉案的公职人员 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不仅触犯了法律,更损害 了公众对公职人员的信任,是对政府形象的抹黑,有网民称 他们是“社会的败类”“三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三是有网民对判决结果普遍表示质疑和不满,他们认为,涉案人员,特别是公职人员,应该受到更严厉的惩罚。主犯 刘某虽被判 9 年 2 个月有期徒刑,但网民普遍认为这一判决 过轻,未能充分体现出法律的威严和公正。同时,对于三名 公职人员的判决,网民也认为量刑过轻,未能起到应有的警 示作用。 四是有网民对该事件感到震惊,不敢相信是在我国发生 的事情。如有网民称“还以为是印度的”“我也以为是印度 新闻,结果是在国内”“完蛋了,这事要是传国外去,之前 咱给印度说的那些八成会被那些人笑话了”。 五是有网民认为当今社会道德底线不断降低,才会导致 这样的悲剧发生。需要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提高民众的道德 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是有网民称媒体报道将受害者的视频、照片以及姓名 曝出,但对犯罪者的犯罪事实一笔带过,用“某某”代替犯 罪者,并对犯罪者的视频和照片打码,质疑媒体为博取流量 有意“保护”犯罪者,对受害者实施二次伤害。 信任崩塌:女孩遭性侵事件的多重冲击 一是社会安全感与道德的双重崩塌。14 人的性侵行为, 其中还有公职人员的参与,让公众看到了人性中最丑恶的一 面。这种丑恶行径挑战了社会长期以来所遵循的道德准则, 使得公众对社会的道德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怀疑,社会秩序和 稳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二是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不断降低。在“女孩遭 14 人性侵 3 人为公职人员”事件中,政府形象遭受了严重的玷 污,此次事件让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基石摇摇欲坠。也让公众 对政府能否公正处理此类事件、能否有效保护弱势群体产生 了极大的怀疑。民众不再像以往那样无条件地相信政府能够 妥善解决问题,这对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构成了严 重威胁,政府在后续开展工作时,可能会遭遇民众的抵触情 绪和信任缺失的困境。 三是司法公正天平的失衡质疑。当事件曝光后,公众对 司法的公正性产生了诸多质疑。一方面,公众担心司法程序 是否会受到权力、关系等因素的干扰,是否能够真正做到不 偏不倚地对待受害者和犯罪者。另一方面,对于判决结果, 部分民众认为对犯罪者的惩罚力度不够。这种对司法公正性 的质疑,严重损害了司法在民众心中的权威形象。 对此,建议: 一是密切关注公众的反应和舆论动态,对公众关心的问 题和质疑及时进行回应。例如,针对公众对判决结果的质疑, 政府可以邀请法律专家对判决的依据和法律条款进行解读, 向公众解释判决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是以此事件为契机,全面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监 督。一方面,对公职人员的选拔任用标准进行严格审查,提 高公职人员的入职门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日常行为监督和考核,对违法违 纪行为严肃查处。 三是政府应引导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避免媒体 的不实报道和过度炒作,对于恶意造谣、传谣的行为,要依 法进行打击和处理。同时,在应对舆情的过程中,政府要积 极挖掘和宣传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 人,树立正面典型,传递正能量,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 心和认可。 四是当地政府应在全县或全市范围内开展针对性侵未 成年人犯罪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性侵犯罪行为, 对犯罪分子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同时,加强对娱乐场所、宾 馆、网吧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和巡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 生。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6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