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100条定律 网络舆情的150人定律

199.23 KB 6 页 0 下载 4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100 条定律|网络舆情的 150 人定律 150 人定律(Rule Of 150),即是著名的邓巴数字。英 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Robin Dunbar)通 过对 38 种灵长类族群的研究,发现每一个族群数量稳定在 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能互相协助,比如狒狒种群平均数量 50 左右。他还研究了 21 种不同形态的原始社会,人类在石 器时代的每一个原始村落,平均人数约 150 人。 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进行推断提出,人的大 脑新皮层大小有限,限制了特别物种个体社交网络的规模, 人脑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 148 个人的稳定人 际关系,四舍五入约是 150 人。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 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他曾请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人, 列出一张与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单,结果名单上的人数多约 在 150 人。1086 年,征服者威廉一世统计的英格兰村落平均 居民数约为 150 人,也能证实一个人能维持 150 人的稳定人 际关系这个推论。 2015 年,腾讯官方数据显示,微信用户最多可以添加 5 000 个好友,60%微信用户是年轻人(15-29 岁),人均好友 1 28 个;大学生从毕业到工作,微信好友平均增加 20%。这也 基本符合 150 人定律。无论你拥有多少 QQ、微信好友还是 微博粉丝,因为精力、时间等有限,我们经常联系的好友还是圈定在一个小范围。根据联系频率和亲密感不同,人们的 社交圈还细分为不同圈层。比如,亲密圈,3-5 人,遇到困 难和问题会请教或求救,是真正的朋友;同情圈,每月至少 彼此联系一次,你的喜怒哀乐会予以共情,一般有 10-15 人; 团队圈,基本是因工作联系交往比较多的人,可以达到 50 人。社交圈,稳定的社交网络关系,一般是 150 人,每年至 少会联系一次。 邓巴还发现,好友上千的社交网站用户与好友较少的用 户相比较,实际上他们各自交流的好友数量并无明显差别。 人们在微信上可以拥有 5000 名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工作 生活中约 150 人的内部圈子。依照邓巴的定义,内部圈子好 友指的是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人们明显希望拥有大量好 友,但实际上他们的好友不可能比其他人多。邓巴还发现, 女性更擅长在社交媒体上维持好友,女性更擅长通过与他人 交流来维持关系,男性则需要在一起从事实际活动。150 人 定律被认为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社交网络的基础,即人 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 150 人,经常交往深入交往的人数为 2 0 人左右。 Facebook 的内部社会学家卡梅伦•马龙(Cameron Marlo w)表示,Facebook 社区用户的平均好友人数是 120 人。女性 用户的平均好友人数多于男性用户。不同用户好友的人数差 距很大,一些 Facebook 用户拥有的好友超过 500 人。但是,Facebook 上与单个用户经常互动的好友数量非常小而稳固, 互动积极或亲密,圈子也更小、更稳定。也就是说,好友规 模上升并非意味着核心社交网络的扩大,而主要是偶然联系 的朋友数字。好友间联系得越活跃、越亲密,这个人数就越 少、越稳定。“皮尤网络与美国生活项目”主管李·莱尼(Le e Rainie)表示,社交媒体的用户并不会过多地向邓巴圈子以 外的朋友告知他们的生活。 Google 公司负责社交体验方面的研究人员发现,社交网 络的大量使用行为都发生在人数较少的强纽带之间。Facebo ok 用户平均只会定期和 4 到 6 个人互动,所拥有的弱纽带关 系也就是 150 人左右。这些好友多属于不同圈子,在生活中 很少交集,但在网上被平面化呈现出来,你在某个圈子对朋 友说的话,可能会在另一个圈子传播。此外,网上还有一种 临时纽带关系,包括柜台售货员、在线写酒店点评的人、你 在购物网站上遇到的卖家。人们研究还发现,只要在 150 人 以下,不论是公司、机关还是社交网络,只要通过大家都认 识、彼此互通消息,就能运作顺畅,而不需要规定正式的阶 层、职称、规划。一旦突破 150 人的门槛,事情就会大不相 同。 据统计,Facebook 平均拥有 120 个好友的男性用户,一 般只会与其中 7 位好友,通过在图片、状态信息或留言板上 留言进行回应。女性用户则更善于交际,她们通常会给 10位好友留言。男性用户一般只与 4 位好友通过电子邮件或聊 天进行交流,而女性用户此类交流的好友是 6 人。对拥有 5 00 个好友的 Facebook 用户来说,这些数字会相对较高,但 也并非很多。拥有 500 位好友的男性用户只会给其中 17 位 好友留言,女性用户会给 26 位好友留言。男性用户会与 10 位好友通过电子邮件或聊天进行交流,而女性此类交流的好 友人数是 16 位。因此,好友最多的 Facebook 用户,经常联 系的好友也就是一小撮人。虽然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更多 的好友,可以更有效宣传自己,但他们仍只拥有同样少量的 亲密朋友。 美国哈佛大学彼德·巴斯登(Peter Marsden)发现,即 便经常从事社交活动的美国人,他们也只会与少数好友谈论 重要事情。《经济学人》网络版发表文章提出,尽管社交媒 体令社交活动变得轻松自如,但社交媒体并非能够扩大人类 社交群体的规模。不过,罗素·伯拿(Russell Bernard)和彼 得·凯尔沃兹(PeterKillworth)等人类学家则认为,人类群体 的规模上限差不多是邓巴数字的 2 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发布的《2016 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 报告显示,2016 年微信用户平均好友数量达 194 人。 不论何种说法,都验证了哈佛大学学者彼得·马斯顿(P eter Marsden)等学者提出的核心社交网络(Core Networks) 思想。马斯顿发现,即使是社交广泛的美国人,也倾向于只与少量好友“讨论重要的事情”。核心网络代表着对于信息、 影响与支持的重要人际环境。核心网络的基本特征包括:密 度高(大部分相互认识)、异质性构成复杂(年龄、受教育 程度异质性较强)、依赖于亲属关系等。[1]也就是说,核心 网络是一个人最亲密、最重要的心腹好友或知己,以及自己 与这些知己之间、知己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关系网络。 它是每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为核心、重要的部分,一般 由亲属、邻居、朋友、同事或同学等构成。[2] 150 人定律表明,每一个人身后,约有 150 名亲朋好友。 如果赢得了一个人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 150 个人的好感; 反之,如果得罪了一个人,也就意味着得罪了 150 个人。营 销专家对这个情况最为敏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商学 院曾发布一个调查报告,题目是《Twitter 作为一种电子流言 的力量》,调查者搜集了数以万计包含商品品牌的微博评论, 其中超过 50%是负面的,33%是批评性的。报告提醒商家,1 50 个人的强纽带朋友之间的建议,会决定消费者的购买行 为,而网上流言也会对产品和品牌构成足够影响。 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则一针见血地总结出商场的 250 人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约有 250 名亲朋好友, 这是与他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同事、邻居、亲戚、朋友。如 果您赢得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 250 个人的好感; 反之,如果你得罪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 250 名顾客。因此,无论是新闻宣传还是舆论引导,既要运用 150 人定律 的正效能,也要防止 150 定律的副作用。好的宣传,影响一 个人,其实是影响一批人;坏的事件,影响一个人,实际是 影响一批人。广泛的宣传引导,需要通过宣传一个个体来影 响其周边更的多人,特别是核心网络。遇到负面舆论事件, 不仅要做相关人员的工作,还应做他周边人的工作。 [1] Marsden, Peter V. 1987. “Core Discussion Net works of America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2, No. 1: 122-131 [2] Lee Rainie,Barry Wellman.Networked.Cambrid ge, MA:The MIT Press,2012:115-146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6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