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网红大桥底下“圈地收费”,有哪些问题需要说清楚

124.91 KB 3 页 0 下载 4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格式 评分
liyuewei
.pdf
3
概览
网红大桥底下“圈地收费”,有哪些问题需要说清楚 (文稿内容转自新京报) 近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桥下一处打卡地被传向市民 收费,引发争议。据潇湘晨报报道,这处打卡地名为江影・ 杨泗港城市灯光音乐社。不少网友称,这家音乐社开放以来, 桥下空间被“圈起来收费”,有网友称,“进去需要交订金 100 元,必须消费”。 5 月 27 日,记者联系武汉市汉阳区城管局,工作人员称, 据他们了解,没有收费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经初步了 解,所谓的收费是交个押金,参观结束后退给市民游客。该 音乐社客服则回复记者称,该场所是开放的,没有网上说的 强制性消费。 一边是网友指该店铺把桥下空间“圈起来收费”,一边 是涉事音乐社否认有强制性消费,一时之间让“吃瓜群众们” 摸不准事实到底如何。不过,人们还是从城管那里得到一个 答案,即相关方面确有“收押金”的操作。 这个操作让人费解:一者,为什么要收押金?既然是一 个开放商业场所,商铺与消费者在里面自由交易,收取押金 的必要性是什么?二者,这个押金是干嘛的?是防止消费者 损害里面的物品,还是将其作为进行某个活动的前置条件? 总之,一个市场化运营的机构,收取押金,令人倍感迷惑。 显然,这个“收押金”的操作,需要更多解释。而且揆诸 2017 年施行的《武汉市城市桥梁隧道安全管理条例》,《条 例》明确提到,“桥下空间可以用于公益性用途,但是不得 收取费用”。收取押金的做法,也涉嫌违背这个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城投集团曾回应称“桥下的商圈是 政府鼓励做的”。这样的表述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城 市在闲置空间打造特色体育场等文体设施,这是充分激活城 市资源,创造经济社会价值。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把 握好相应的边界,也值得关注。 比如,按照武汉的规定,桥下空间可以用于公益性用途。 那么,这个公益性用途是指什么,包不包括开展商业活动, 或许,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厘清。 事实上,从国内一些城市关于桥下空间的要求看,不少 都对开展商业活动采取了谨慎态度。如《深圳市城市桥梁桥 下空间利用和管理办法》就明确,城市桥梁桥下空间范围内 禁止设立用于洗车、修车、加油、商业、餐饮、娱乐、集贸 市场等经营活动的场所、设施;禁止使用燃气、电炉或明火 等。所禁止的内容相当详细。 《重庆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使用管理规定》则规定,城 市桥梁桥下空间范围内,禁止从事危及桥梁安全运行的商业 贸易活动;禁止使用燃气或明火作业;禁止擅自改变桥下空 间的用途或将利用的桥下空间以任何方式转让给第三方。 武汉也在“桥下空间可以用于公益性用途”前加了诸多限制性条件。如要求“在不影响城市桥梁安全、行洪安全、 道路畅通、船舶通航安全和城市景观的情况下”,同时还必 须“经市、区城市管理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 这些规定不乏近两年出台的。可见,无论是在哪里,关 于桥下空间的使用,首要的都是安全性。开展商业活动,必 须经过严苛的审视打量。 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该音乐社的经营活动,还是“收取 押金”的行为,都有必要予以重新审视。当地相关部门不妨 对网友的诸多疑问,及时说清楚,以尽快消弭争议。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3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