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车位上的车辆被拖走!交警执法是“依规”还是“依令”?
246.63 KB
5 页
1 下载
5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正规车位上的车辆被拖走!交警执法是“依规”还是“依令”?
近日,甘肃张掖刘先生反映自己停在正规停车位上的私
家车“丢”了,车主刘先生多方找寻才知道是被当地交警拖
走了。刘先生认为自己停在停车位上,并无违法行为,警方
拖车无据,遂致电当地交警部门追问拖车依据,并要求将其
车辆拖回原位。在与交警部门的沟通中,工作人员称是“领
导让拖的”,未回答刘先生关于拖车依据的问题,而是让刘
先生次日到当地交管部门处理此事。10 月 9 日,张掖市公安
局甘州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经核查,市民刘某于 9 月 12 日
21 时许将车辆停放至该公共停车位,10 月 1 日 11 时许,交
警大队接到群众反映该车长时间占用停车位的举报后,遂将
该车拖走。目前,警方与当事人刘某进行了沟通,当事人表
示认可。
传播分析
根据百章舆情监测系统显示,10 月 8 日 21 时至 10 月 9
日 15 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 3 千余条。据监
测数据,10 月 8 日事件爆出后仅有少量媒体报道。10 月 9
日上午,甘肃张掖公安通报发布后,相关信息迅速引发舆情关注。
从信息来源看,微博是该事件讨论的主要阵地,占比
56.88%,其次是 APP 和视频信息。
从情感倾向来看,以负面信息为主,占比 94.12%占据主
流;其次是中性信息,占比 5.47%;正面信息较少,占比 0.41%,
主要内容为网民支持交警拖车行为。从热门主题词图来看,“领导”“交警”“停车位”“拖
车”“长时间”等是网民重点提及的词汇。
网民观点
交警执法不合理还是车主占用公共资源?
一是有网民认为既然是正规停车位,车辆停在那里就不
应该被拖走,交警仅以“领导让拖的”作为回应,没有给出
明确的法律依据,这让网民觉得执法不够透明和公正。在法
治社会,执法行为应依据明确的法律法规,而不是一句模糊
的指示。
二是对于“长时间占用停车位”这一说法,网民们看法
不一。一些人觉得如果没有明确规定不能长时间停车,就不
应该以此为由拖车,否则停车多长时间算“长时间”缺乏标
准,容易引发争议。也有人认为尽管停车位没有明确提示不
能长时间停放,但有些规则是潜在的、默认的,在一些公共
停车位紧张的区域,大家应该自觉做到随停随走,而不是长时间占用。
三是有网民指出,交警部门在拖车之前应该通知车主,
而不是直接拖走,这样的做法不符合程序。车主有权利知道
自己的车辆为什么被拖以及如何处理,直接拖车可能会给车
主带来麻烦和损失。此外,部分网民认为交警部门提供的值
班室电话无法接通,这反映出管理上存在漏洞,增加了事件
的复杂性和民众的疑惑,也影响了交警部门的公信力。
四是有网民认为,虽然停车位是正规的且免费,但车主
长时间将车停放在那里,影响了其他办事群众对车位的使用。
比如该车位是为方便群众办事所设,车主长时间停放,可能
导致真正有办事需求的人无法停车,是一种只图自己方便、
不顾及他人的行为。
五是交警让车主到交管部门去处理此事,车主明确表达
了拒绝。部分网民认为,车主这种不配合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不管对拖车行为有多大的疑问,都应该先按照交警的要求去
处理,而不是一味地拒绝和要求将车拖回原位,这样的行为
显得有些任性和不理智。
研判分析
“意外之拖”引发的执法困惑
在这起事件中,车辆明明停在正规停车位上却被交警拖
走,且交警给出的回应是“领导让拖的”,这一回应引发了
公众对执法依据的质疑。执法行为应该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而不是仅凭上级指示。这种不明确的执法行为容易让
公众感到困惑和不安,也损害了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此外,交警在拖车之前没有通知车主,在车主询问时也
未能及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依据。这反映出执法部门与民众
之间的沟通渠道存在不畅。良好的执法沟通机制能够避免误
解和矛盾的产生,提高执法效率和公众满意度。执法部门应
该建立更加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让执法行
为更加透明和公正。
正规车位的“模糊规则”之困
停车位没有明确提示不能长时间停放,导致车主和公众
对停车规则的理解存在差异。停车管理规则的模糊不仅容易
引发争议,也给执法带来了困难。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停车
位的管理,明确停车规则和使用时间,避免因规则不明确而
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重塑执法标杆,维护车位秩序
首先,执法部门应梳理和明确各类情况下的执法标准,
确保每一次执法行动都有具体的法律条文可依。对于拖走停
在正规车位的车辆,必须有明确的违法事由,不能随意而为。
其次,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使其在面对民
众质疑时能够准确、专业地解释执法行为的依据和目的。最
后,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或渠道,接受民众对执法行为的投
诉和监督,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执法行为。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