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2025 年医疗卫生舆情宏观梳理与应对建议 推荐

571.25 KB 17 页 1 下载 12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格式 评分
青舆评
.pdf
3
概览
第1页/共17页 对近期多地医疗系统“内忧外患”的透视观察 及应对策略 一、核心摘要 1.医疗卫生既是民生所盼,更事关发展大局 2.医院管理与医术医风构成医疗舆情主因 3.孩童救治与女性医美是事故舆情重灾区 4.网上维权真假难辨,医弱民强权力颠倒 5.青年医护寒心倦怠,基层呼吁人文关怀 6.矛盾叠加地覆天翻,舆情应对危如累卵 7.打破信任恶性循环,重塑医患信任基础 8.筑牢信念思想防线,守牢法纪行规红线 9.提升文明健康素养,助医患“统一战线” 10.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1.重视医护成长健康,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第2页/共17页 二、态势观察 医疗卫生,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一头连着 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既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 1党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 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就近医、就好医、看 好病等健康需求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直接关心的现实 问题,而供给侧的医疗卫生质量却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 分的问题,与广大人民的美好向往存在现实矛盾和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医疗卫生系统累 计发生影响较大敏感舆情事件不少于 40 起,涵盖医院管 理与宣传、医风医德、医患矛盾、医疗事故、学术不端、 医疗腐败、政府监管以及网络暴力等 8 大类别。地域分布 以一二线城市、中东部较发达地区城市为主。从舆情处置 方式与结果来看,相对较多为内部非公开的人员处理与 赔钱封口,涉发达城市、大型知名医院或恶劣舆情舆情事 件,通常由上级或地方主管部门提级通报表态处理。近半 数通报涉及最终人员处理情况与调查结论。 分析 2025 年医疗卫生类舆情主要特征: 一是“医弱民强”:地方政府监管与医院管理方在网 上承受密集舆论“火力”;二是“贪财好利”:医院功利性 1 《健康报》第 12407 期《卫生健康现代化,“浙”里向新图强》第3页/共17页 体制饱受舆论诟病;三是忍辱负重:中青年医护身心健康 与责任压力问题外显;四是欺公罔法:法律与制度约束保 护效能欠缺;五是愚昧无知:国民文明素养差异与医疗认 知科普差距。 总体来看,医疗卫生类舆情呈现以下六对矛盾关系: 一是医院经营考核压力与病患钱包医保实力 二是医患矛盾久拖不决与网上曝光骑虎难下 三是既得利益尸位素餐与青年医护进退两难 四是欺公罔法违法轻究与维权无奈大闹消灾 五是媒体渲染流量催化与事件失焦信任触礁 六是监管执法履职不力与官商勾结贪赃舞弊第4页/共17页 三、2025 年医疗舆情汇总 序 号 时间与事件 调查通报 (公开书面) 地域 性质/原因 1 1 月丨医院宣传语称堕胎斩断男方 祖宗血脉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广东 内部管理 2 1 月丨上官正义举报大同有医务人 员涉嫌参与婴儿买卖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山西 内部管理 医风医德 3 1 月丨医保局牵头调查集采药品质 量风险问题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上海 政府监管 4 2 月丨医生怒怼病人家属“你没钱 谁给你看病?”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江苏 医风医德 5 2 月丨医生打游戏致患者排队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安徽 内部管理 医风医德 6 2 月丨护士拔针出血跪求患者原谅 —— 上海 医患矛盾 7 3 月丨医院宣传给智障女性分娩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河北 内部管理 8 3 月丨女子因被拔错牙后坠楼身亡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安徽 医疗事故 医患矛盾 9 3 月丨上官正义曝 17 岁少女为 50 岁男子代孕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广东 政府监管第5页/共17页 序 号 时间与事件 调查通报 (公开书面) 地域 性质/原因 10 4 月丨救护车跨省转运收费 2.8 万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江西 医患矛盾 11 4 月丨中日友好医院肖某桃色风波 与董某某特权事件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北京 系统性崩盘 12 4 月丨 19 岁女生注射头孢后去世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湖北 医疗事故 13 4 月丨“高潮针”爆火引发肖像维权 与监管争议 —— 多地 政府监管 14 5 月丨多篇妇科疾病论文出现男性 患者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多地 学术不端 15 5 月丨药企被曝行贿四川 37 家医院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四川 医疗腐败 16 5 月丨中药液里涉嫌添加安眠药 有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河北 内部管理 医风医德 17 5 月丨上官正义爆料长沙一出租房 疑存非法代孕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湖南 政府监管 18 5 月丨媒体报道 86 岁老护士坚守岗 位招致群嘲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山东 内部管理第6页/共17页 序 号 时间与事件 调查通报 (公开书面) 地域 性质/原因 19 6 月丨患者被推荐使用临床研究抗 癌药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重庆 医疗事故 20 6 月丨男子手部外伤住院被要求查 前列腺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江苏 医风医德 21 6 月丨就医使用电梯需付费 5 元 —— 广东 内部管理 22 6 月丨 14 部委联合发文纠正医药购 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 —— 中央 政府 政府监管 23 6 月丨医院被曝涉嫌夸大病情、过 度医疗 有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四川 内部管理 医风医德 24 6 月丨卫健自曝医院过度医疗患者 手术率超 90%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湖北 内部管理 医风医德 25 6 月丨一名 16 岁车祸伤者被救护车 强行带走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广西 医患矛盾 网络谣言 26 6 月丨官方通报罗帅宇坠楼事件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湖南 内部管理 网络谣言 27 7 月丨国家卫健委点名“网红医生” 乱象 —— 中央 政府 政府监管 28 7 月丨医院给患者发放过期药品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河南 内部管理 医风医德第7页/共17页 序 号 时间与事件 调查通报 (公开书面) 地域 性质/原因 29 7 月丨医院招聘菲律宾博士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山东 内部管理 30 7 月丨女律师质疑爱康国宾“假体 检”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北京 医疗事故 31 7 月丨天水第二人民医院因血铅结 果失实被托管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甘肃 内部管理 医风医德 32 7 月丨医院被指“暴力接生致婴儿 残疾” 有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广西 医疗事故 33 7 月丨老人在医院输液后去世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安徽 医疗事故 34 7 月丨 4 岁男孩全麻拔乳牙身亡 有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湖南 医疗事故 35 7 月丨医院外请专家做手术被举报 乱收费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江西 医患矛盾 36 8 月丨医生遭网暴坠亡 有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河南 医患矛盾 网络谣言 37 8 月丨 CT 影像弄错,女子被误诊“绝 症”服药 3 个月 有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四川 医疗事故第8页/共17页 序 号 时间与事件 调查通报 (公开书面) 地域 性质/原因 38 8 月丨女子称手术被割掉正常器 官,三甲医院辟谣 —— 江西 医患矛盾 网络谣言 39 8 月丨 30 岁女子因输头孢过敏毁容 无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云南 医疗事故 40 9 月丨女护士马拉松夺冠后喊话医 院领导调休 —— 福建 内部管理 图表 1 舆情处置情况 有通有结 有通无结 无通无结第9页/共17页 图表 2 舆情类别分布 分析表层特征: 一是近半数(43%)舆情事件既有官方情况通报,也 有事件调查与人员处置结论;超三分之一舆情事件既无 官方情况通报,亦无事件调查与人员处置结论;约五分之 一舆情事件“烂尾”。 二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问题与医疗水平不足是舆情 事件主要产生原因;网络谣言形成与医院矛盾久拖不决 相伴相生;多重原因叠加耦合,舆情灾害呈指数升级。 15 12 9 8 7 5 2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内部管理 医疗事故 医风医德 医患矛盾 政府监管 网络谣言 学术不端 医疗腐败第10页/共17页 四、舆情形成原因 (一)根本原因:信任缺失。一是对医院管理信任的 缺失。青年医护在职业发展、病患指责等困境中缺少来自 医院的庇护与疏导,导致其丧失对体系的信任。二是医疗 资源的供需失衡与医疗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加剧“看病难”、 “看病贵”、“特权”等问题,破坏了公众对医疗系统的信 任。 (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落后。首先,顶层设计与医 疗基础不匹配,导致流程不规范、组织架构不合理、行政 效率低下。其次,管理理念陈旧,服务意识不足,导致内 部权责、晋升待遇等问题无解,外部病患情绪、意见等问 题累积。 (三)医疗技术水平受限与医德医风缺失。今年以来, 医疗事故舆情当事人主要涉及女性、孩童以及老人,出事 项目主要为医美、吊瓶、误诊以及错用药等。背后折射出 医疗机构技术水平欠缺、医疗服务专业性不足、医务人员 医风医德与职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 (四)政府对医疗质量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主管部 门在推动医疗机构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以及信息公开透 明化方面仍存在不足,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意 识缺乏系统性的监督和考核。此外,当前监管体系缺乏第第11页/共17页 三方及多元主体的参与,容易导致信息壁垒和失真,进而 影响医疗纠纷处理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五)法律权威性与震慑力不足。首先,患者在面对 医疗纠纷时因信息不对称和法律知识缺乏而处于不利地 位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导致维权难;其次,医疗事故的 鉴定过程繁琐复杂,鉴定机构中立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 最后,权大于法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利益大于法惩的诱惑 驱动,导致医务人员坏法乱纪,肆意妄为。 (六)长期不当处置衍生非正常维权路径。今年以来, 8 起“医患矛盾”舆情事件中,有 3 起关联“网络谣言(暴 力)”。究其原因,一是医疗卫生舆情长期不当处置,社会 公众心目中形成较为负面的“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 不赔”的非正常维权路径;二是医患矛盾线下久拖不决, 致使当事人网上发声,采取夸张、虚构等表述方式,吸引 舆论关注。 (七)断章取义,恶意蹭炒误导公众。一是无良自媒 体仅凭网上无前后因果视频、不完整信息进行情节杜撰, 影响公众事实判断。二是新闻媒体失实报道、片面化解读, 过度偏袒一方导致矛盾激化。三是个别西方国家或势力 网上操弄,污蔑抹黑医疗卫生政策与医疗卫生机构,制造 社会恐慌与仇恨对立情绪,破坏社会稳定。第12页/共17页 (八)网上网下权力颠倒。网络舆情的聚集效应对涉 事的地方、医院和医生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制衡官方的 话语垄断。一旦涉事官方选择沉默不回应或敷衍式回应, “沉默螺旋”效应将愈演愈烈,促使公众形成“沉默就是 默认,闪烁其词就是撒谎”的心理认知。 (九)病患道德与科学素养欠缺。医患纠纷一个主要 原因是病患思想道德或基础医学知识欠缺。这种道德层 级的不对等与知识上的不对称,导致患者无法理解医生 的建议、诊断,或不满最终治疗效果,容易从利益角度出 发对医院、医生的动机和决策产生疑虑、不满,继而引发 争执。 五、重大舆情官方调查处置结果 (一)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肖某董某莹事件通报 对 19 名责任人员及 5 家机构进行追责问责。其中: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某(主持行政工作)被诫勉; 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某被党内严重警告; 董某莹姑姑班某娟(北京科技大学教师)被留党察看 一年、撤职,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并调离教师岗位;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北京协和 医院党委、北京科技大学党委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并整 改。第13页/共17页 (二)长沙通报地下代孕机构行政处罚情况 长沙市开福区立案 4 起,均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 涉案 5 人作出行政处罚。其中: 两名开办者被没收涉案药品器械、没收违法所得 167.9 万元,罚款 2518.5 万元; 一名医生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11.75 万元,罚款 3 万元,暂停执业活动一年; 一名护士被没收违法所得 6 万元;一名实验室人员 被没收违法所得 1 万元。 长沙市长沙县行政执法局立案 9 起,对涉案 13 人作 出处罚。其中: 4 名开办者被没收涉案药品器械,没收违法所得 885.5 万元,罚款 13282.5 万元; 4 名人员为非医师行医,共计被没收违法所得 282.69 万元,罚款 1978.83 万元; 1 名医师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15.75 万元、罚款 3 万元、暂停执业活动 1 年; 4 名辅助人员被没收违法所得 59.82 万元。 (三)甘肃提级调查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 幼儿血铅异常问题的通报 对省疾控中心主任、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麦积第14页/共17页 区教育局局长等 17 人立案审查调查; 对省卫生健康委、天水市委等多个单位启动问责调 查程序; 对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省疾控局局长主任、天水 市委书记等 10 人立案问责。 六、应对策略 (一)主流新闻媒体应正确理性引导舆论 新闻媒体在医疗卫生网络舆情传播起到“监督创造” 与“桥梁纽带”的作用,面对网络舆论的纷扰杂乱,应旗 帜鲜明讲政治,公正客观报道事实真相,疏通引导网络舆 情向良性发展。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新闻媒体以网络流 量为导向,使用夸大、不实标题或内容,一味跟随网络舆 论情绪,突破道德底线与行规红线满足公众猎奇心理,忽 视政治社会影响。为此,一方面,主管单位应加大对不良 媒体为博流量获利益而进行不实报道的惩处力度,对媒 体进行有力的约束和监督。另一方面,媒体应尽职履责,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公众普及医疗知识、医疗相关政策 和道德法律知识,提升国民素养。在突发舆情事件中,既 要发挥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舆论监督权利,也要疏导好公 众情绪、协调重塑好医患信任、助力维护好社会稳定。第15页/共17页 (二)优化构建多元化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鉴于医疗纠纷因其成因复杂、涉及面广,需要建立多 层次的解决机制。一是升级专业行政调解平台。建议学习 其它地市先进经验,优化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委员会架构 职能,为医患双方提供体验更加良好的调解渠道,更加有 效防止矛盾激化,将纠纷化解在早期阶段。二是建立审前 调解程序。推行诉讼前调解制度,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介 入协商。帮助医患双方以更缓和的方式寻求共识,既减轻 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又节约了司法资源,避免冗长的法 律程序。三是整合社会资源提升调解效能。构建医疗单位、 患者及家属、调解组织、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 在政府引导、法院保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同时促进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建立透明、互信的关系,从 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纠纷解决网络。 (三)织密法网严惩犯罪与暴力,护航卫健事业高质 量发展 一是增强医务人员、病患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加强 对两者的法治宣传教育,使两者深刻认识到在诊疗过程 中应严格遵守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合规维权途 径。二是加大违法犯罪惩处力度,对伤医、闹医、网暴等 行为坚持“零容忍”。对编造、传播医疗虚假信息,实施第16页/共17页 网络暴力的行为,需明确平台、创作者、传播者法律责任, 提升法律威慑力。三是构建医疗腐败综合防治体系,健全 医药领域权力运行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采购、基建等关 键环节的监管。建立医疗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对违法违规 行为实施行业禁入。 (四)加强医卫舆论引导队伍建设 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与医疗机构应建立舆论引导工作 和舆情应急领导机制和专门团队,负责对舆情采取有效 措施,协调和处理与媒体的相关事宜。首先,选拔具有较 高的政治素质和媒介素养,熟悉医卫工作业务,具有较强 沟通表达能力、良好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人士担当主 管或队员。其次,邀请地方网信、新闻媒体、MCN 机构高 校或舆情机构协助体系搭建与能力培养,包括保密、指令 传达制度建设、账号培育以及模拟实战演练等。最后,与 国内主要新闻媒体,行业媒体等建立日常联系,保持互动 频率,确保发生突发热点舆情时,要能够充分调动友军力 量,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五)科普提升公众健康素养,让医患“统一战线” 医患矛盾频发,与公众健康知识不足、医疗信息不对 称密切相关。加强健康科普,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应是构 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建议一是建立多元化的科第17页/共17页 普教育体系。卫健部门应联合医疗机构、社区组织,通过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常态化健康科普。线上开发 通俗易懂的科普短视频、健康知识小程序;线下在社区、 医院设立健康讲堂,由医护人员讲解常见疾病防治知识, 帮助公众建立科学就医观念。二是重视医疗过程中的知 识普及。医疗机构应当将健康宣教纳入诊疗流程,通过设 立“医患沟通窗口”、提供诊疗指南手册等方式,增强患 者对医疗过程的理解,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误解。三 是推动健康教育进校园。通过“医院开放日”等活动,让 学生了解医疗工作特点,“以小带大”增进对医护职业的 理解和尊重。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17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