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之下——从“卤料毒案”看食品安全
冰山之下——从“卤料毒案”看食品安全 据媒体报道,8 月 24 日,漳州市市场监管总局公布 2025“守 护消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其中,2025 年 5 月,福建漳州陈 某顺经营的锅边糊店因在卤料中非法添加 400 粒复方甘草片被 查,涉案金额超百万元。这一案件再次揭示出中国食品安全领域 面临的严重困境——当吗啡、可待因等成瘾性成分通过“美味卤 料”流入餐桌,当各种违禁药品加入到肉禽、水产、蔬菜甚至水 料”流入餐桌,当各种违禁药品加入到肉禽、水产、蔬菜甚至水 果的生长、保鲜全过程中,当“幽灵外卖”持伪造证照横行平台, 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残酷现实:当前已经报道出来的食品安全现 象,不过是大海中冰山浮出水面的微小一角,其水下部分才隐藏 着吞噬公众健康的庞大毒瘤。 一、从“药品入膳”到“毒物上桌” 药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合法外衣”。复方甘草片作为处方 药,其非法添加暴露了食品添加剂管理的灰色地带。根据《食品 安全法》,食品添加剂需符合 ”,将食品安全与平台流量挂钩:每被投诉一次扣 10 分,积分低于 60 分立即下架;引入“吹哨人制度”,对举报属实 的消费者奖励订单金额的 50%;推动平台与监管部门数据共享, 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社会共治:激活“全民监督”网络。鼓励消费者通过“全国 12315 平台”实时举报,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推动行业协会 制定“负面清单”,对违规企业实施行业禁入;通过“食品安全教30 魔豆 | 4 页 | 184.41 KB | 1 月前3长丰臭肉事件牵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25所学校陷舆情风暴
长丰臭肉事件牵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25 所学校陷舆情风暴 10 月 16 日,有家长发视频称,云南昆明长丰学校食堂 疑提供变质肉给学生食用,引发各方关注。事件曝光后,学 校沟通会上副校长的不当笑容、疑似教体局局长人员的不当 态度,进一步激化矛盾。10 月 19 日晚,官方通报涉事猪肉 因运输及存储不当变质,食堂承包企业和学校存在多项违法 违规。相关处罚结果包括食堂承包企业被重罚、学校被罚款 吃饱吃好,才能让家长安心放心,才能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 复。 @人民网评:一盆臭肉,不仅“熏”得家长怒火中烧, 义愤填膺,也“熏”倒了校长和多名官员,发人深思。近年 来个别学校食堂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每每被曝光,都引起 全社会高度关注,责任人也都受到严肃处理,但遗憾的是, 殷鉴不远,有的学校却没有受到触动,没有引以为戒,更没 有强化防范机制。 极目新闻:保障食品卫生安全,不能光指 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廖婷婷:学校 作为食堂的监管者,有义务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包括对供 应商的严格筛选和对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在这起事件中, 如果学校未能履行其监管职责,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那么学校不仅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还可能面临民事赔 偿的要求。 网民观点 一是有网民认为学校在食堂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没有尽到保障学生食品安全的责任。从食材采购、储存到加工环 节都存在问题,让变质臭肉进入学生餐桌,这是对学生健康0 魔豆 | 7 页 | 297.67 KB | 1 年前3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
月 3 日 罐车司机透露:各种化工液体都可能与食用油 共用罐车运输 7 月 6 日 中储粮回应:开展粮油运输工具污染风险大排 查 7 月 8 日 中储粮食用油品牌回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支持去 检测 中储粮金鼎食用油下架 河北三河市监局:相关部门已完成调查并上报 汇福粮油回应:这不是我们单位的油罐车 多家上市公司否认煤油食用油混装 7 月 9 日 严重威胁消费 者的生命安全。 人民网:中储粮的回应值得期待,期待其查明真相,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要想进一步保障好食品安全, 显然不能止步于企业自我检视,除了食品安全监管要拿出“硬 杠杠”,涉事企业也要把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主 动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光明网:相关各方不妨以此为契机,从根本上解决罐车 的“半脱管”状态。近年来,与罐车有关的诸多问题被频频曝 唯有依法依规严惩不贷才能切实维护法律尊严、让食品安全 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只有彻查问题、彻底整改,给公 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同时举一反三、优化流程做好预防把关, 才有可能弥合乱象造成的“信任缺口”。 法治日报:从法律上讲,如果混装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公 共安全的严重后果,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运输企业为节省清洗费用的违规操作、食用油生产厂家的敷衍 查验、食品安全运输规范缺乏强制性要求以及有关部门在监0 魔豆 | 6 页 | 178.69 KB | 1 年前3当校园午餐沦为孩子的“隐形毒药”
当校园午餐沦为孩子的“隐形毒药” 一盒发臭的虾仁鸡蛋,不仅刺痛了孩子们的味蕾,更撕 裂了公众对校园食品安全最后的信任底线。近日,上海市部 分中小学校的午餐质量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 是多家学校的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其孩子在校食用的午 餐中,一道名为“虾仁炒鸡蛋”的菜品出现明显的异味、发 臭现象。孩子们向家长投诉饭菜“难闻”、“吃不下去”, 甚至有学生食用后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此事一被曝出不但 人员说:“第一时间获悉情况后,我们就与相关学校联系了 解,主要是市里供餐公司的菜品供应问题,我们全方位高度 重视,相关科室也都在跟进。目前在做针对此次事件的调查, 我们的出发点是要维护校园食品安全。”该工作人员称,校 方第一时间撤回了相关菜品,没有学生食用到。“各校套餐 有区别,有的学校并没有该菜品”,目前该区校园餐供应平 稳。 令人揪心的是,这并非孤例,而是校园餐饮安全问题冰 事件曝光后,舆论场迅速形成两股声浪:一方是家长群 体的愤怒与焦虑,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奔走呼号,担忧孩子“每天在学校吃的是什么”他们敏锐地指出,问题爆发在中小学 这一最脆弱、最应受保护的群体身上,是食品安全底线彻底 失守的标志。这也更加引起家长们的担忧如果连孩子的饭桌 都无法保证安全,我们普通人还能相信什么?这是一种“欺 软怕硬”的恶劣行径,专门欺负没有选择权和话语权的孩子,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引发了全民的共情与愤怒。0 魔豆 | 4 页 | 177.39 KB | 1 月前3马上评丨比食堂绞肉机生蛆更让人担心的是什么
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搞走形 式那一套。毕竟,有家长陪餐,校园食品安全也多了很多双 监督的眼睛。 当下社会对校园餐的要求,早已经过了“吃得饱”的时 代,而是“卫生、安全、可口、营养健康”。卫生是最基础 的要求,如果连卫生这第一关都过不了,又拿什么让孩子和 家长相信这样的校园餐能够营养健康? 食品安全问题无小事,校园食品安全更是直接关乎孩子 的健康成长。也因此,相关卫生要求和标准流程必须严格执 校 管理思维也“生锈”了,需要一次严厉的处罚和全面的整顿 来“去垢”。 去年 11 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 经费管理工作指引》,强调校园食品安全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校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显然对姚北实验学校 来说,通报不是终点,必须彻查校园食品安全隐患,追究责 任到人。如此,方能以儆效尤,让校园管理者真正把孩子们 的饮食安全当做自己的事。 眼下天气逐渐炎热,对食堂的卫生安全问题,各地各校0 魔豆 | 3 页 | 104.36 KB | 4 月前3清博智能2025年度315晚会舆情复盘报告
电子签里的隐身放贷人 31560 7 贴身用品残次料流向何方 30187 8 偷信息的获客“黑洞” 30155 9 疯狂的“瘦身”线缆 29466 “3·15晚会”曝光案例受到舆论场的高度关注,涉及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 相关声量聚焦行业 3· 15晚会高频词汇各曝光案例舆情走势情况概览 Ø “不灭菌的一次性内裤、手机抽奖 新套路、谁在操纵骚扰电话”事件, 为曝光度TOP3事件。 冰增重 “保水虾仁”,浮出水面!1斤虾仁7两冰 湛江:连夜检查“保水虾仁” 广东督促“保水虾仁”涉事企业召回相关产品 1638 • 网民情绪:愤怒失望情绪蔓延,认为是对消费者的欺诈, 同时对食品安全及市场监管产生信任危机,“早干嘛去了, 为啥就3.15这天才曝光它”。 • 网民建议:监管部门雷霆出击,对违规企业施以重拳,让 违法成本高到足以让他们胆寒,同时,加强监管曝光实现 “天天315”。曝光事件4:研判建议 ,小红书1个,抖音热搜1个 ,知乎热搜1个 ,合计94个热搜。 Ø 从热搜内容来看 ,蜜雪冰城、华莱士、杨铭宇黄焖鸡等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最高 ,频频登上热搜。各地媒体及平台3·15当日热搜榜单 热 搜 排名 杨铭宇黄焖鸡后厨乱象频发,连锁餐企应该如何更 好地监管加盟商以确保食品安全? 8 热 搜 排名 315问题车展 4 热搜 排名 曝华莱士后厨蟑螂窜苍蝇飞0 魔豆 | 63 页 | 8.12 MB | 1 月前3百章说|“百元获利十万罚单”背后,法律执行的情理之思
触 及了食品安全、法律执行以及民众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 图源:网络 从情理角度分析,虽然卖未经检疫羊肉是违法行为,但该商贩的获利仅为 180 元,10 万元的罚款显然超过了其违法 所得,显得过于苛刻。如果仅从“未经检疫羊肉”这一法律 条文出发,处罚是有其法律依据的。然而,法律执行不仅要 考虑字面意义,还需要综合判断行为的具体情节。在这一事 件中,商贩可能并非故意制造食品安全问题,其行为更可能 此外,过度处罚还可能导致社会对执法部门的不信任。 许多人认为,处罚的标准应当是灵活的,应该考虑到违法者 的背景、动机和行为后果,而不是一刀切地施行严苛的惩罚。总之,这一事件暴露了执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为公 众,我们需要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支持严格执法,但也 应呼吁执法过程中更多的人性化和灵活性。在法律执行过程 中,既要保证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也要关注个体商贩的生 存问题。0 魔豆 | 3 页 | 333.90 KB | 9 月前3用转基因豆油是不是餐饮行业潜规则
用转基因豆油是不是餐饮行业潜规则?——从 西贝道歉信看食品安全监管的紧迫性 一份道歉信背后,藏着餐饮行业难以启蒙的“油”戏规则。 西贝的转基因大豆油风波,揭开了高价菜品与廉价用油之间的巨 大反差。 2025 年 9 月 15 日,西贝莜面村发布致歉信,承诺将全国门 店所有使用大豆油的菜品调整为非转基因大豆油。只要不是猪头 或狗头的网民们,自然都会联想到:难道他们以前用的都是转基 因 餐饮行业使用转基因油,从快餐巨头到地方餐馆,从中央厨 房到门店后厨,此做法已渗透至餐饮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三、科学与监管的真空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争议从未停歇。尽管中国允许转基因大 豆进口(主要用于加工原料),但《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九条明 确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显著标示。 然而,现实中的执行却陷入两难:一方面,科学界尚未就转 基因食品的长期影响达成共识,部分研究指出其可能引发过敏、 抗药性转移、营养 有“元宝”品牌。 转基因大豆油虽然价格低廉,但西贝的人均消费却高达 166 元,这种反差让消费者感到不被尊重。 六、从“潜规则”到“明规矩” 西贝的道歉与整改,不应成为行业危机公关的范本,而应成 为食品安全监管升级的起点。要打破转基因油滥用这一“潜规则”, 需从三方面发力: 立法层面:填补餐饮环节转基因标示空白 现行法规主要针对预包装食品,对餐饮企业现场加工环节的 转基因使用缺乏约束。国家层面相关法规应当明确规定:凡使用0 魔豆 | 7 页 | 226.29 KB | 1 月前3百章舆情观察:多校午餐被爆有问题?“西贝预制菜”延烧至“大都会校园餐”
业供餐 中的“虾仁炒蛋”存在明显异味与感官异常,学校临时撤餐、 以饼干面包替代的通知截图开始在家长群与平台扩散。 9 月 16 日,涉事企业以“虾仁中含有细沙”为主要解 释、否认“发臭”等食品安全问题的表述,因为回避涉事批 次、未讲清影响范围、未见同步停供与复检安排,而迅速触 发“技术归因掩盖核心问题”的负面解读,造成“回应失焦” 的第一轮信任流失。 9 月 18 日前后,随着媒体与自媒体对供应链细节的进 升级为“合规与底线”, 从“个案抱怨”跨越到“系统风险”的公共议程。 随后,公益人士邓飞实名反映招投标环节可能存在的问 题,强调上海数十万学龄儿童的午餐安全不容侥幸,而联合 通报“涉嫌瞒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 控制相关人员”的官方消息坐实“问题之严重性”。 企业在 9 月 23 日深夜发布“全面接受、全力配合” 的两行 48 字致歉,被广泛解读为“迟来且缺乏诚意”的姿 多位家长公开反映,在个别学校层面,竟出现了“自带午餐 需提供医院开具的营养不良或过敏证明”的苛刻要求,健康 儿童难以获得此类证明、医院亦无从出具的现实,使得家长 “用脚投票”的空间被实质性压缩,而这类以“食品安全” 为由的“一刀切”,在“管理便利”与“服务本质”的拉扯 中,悄然侵蚀了政策善意。 二、传播结构与情绪动力——家长见证、媒体深挖与意 见领袖的三圈共振 从传播动力学看,这起舆情之所以能从100 魔豆 | 8 页 | 616.23 KB | 22 天前3马上评|送外卖不再要健康证,为骑手减负的务实之举
送餐人员、售卖预包装食品的工作人员,不再需要办理健康 证;同时,体检机构也不再接待外卖员做健康证体检。 之所以部分行业需要健康证,主要是《食品安全法》有 明确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不过,随着全国外卖“食品安全封签”的推广,外卖员 已不太可能再和食物有直接接触。想必消费者都有这样的体 验,每次外卖到手之后,先是包装就被订书钉牢牢封死,里 对社会现实的某种承认。 因此,借着这个“健康证办理两难”的契机,社会也应当从行业层面探讨外卖员的健康证要求。无论如何,健康证 都是一个准入许可,意味着外卖员的额外开支。如果已有足 够的办法保障食品安全,不再要求外卖员办健康证的的做法 也不妨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必须强调,对于给外卖员减负,不能片面理解为降低食 品安全要求。在取消健康证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外卖的 包装和运送规则,对商家和骑手提出一定的要求,也是必要0 魔豆 | 3 页 | 99.24 KB | 4 月前3
共 35 条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