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阻门”事件频发引关注 舆论热议公共安全话题
“高铁阻门”事件频发引关注 舆论热议公共安全话题 (文稿内容转自新京报) 舆情综述 4 月 18 日,一段“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 中,一名女性旅客强行用身体阻拦车门,两名工作人员极力制止却未能成功,直 到三名同行人上车才离开车门,随后列车关门驶离。4 月 19 日,“@广铁集团深 圳北火车站”发布情况说明,证实网传视频属实,并称未造成列车晚点,相关部 门已介 制止不力, 对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未严格执行。4 月 20 日,深圳铁路公安处官方微博通报称, 旅客吴某某行为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违法行为,已被行政拘留。主流舆论 点赞警方处置及时,并围绕“拦门事件何时休”展开讨论。如中国网发文建议,修 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阻碍发车的量化处罚标准,如按延误时长阶梯式 罚款。上观新闻、红网发文称,铁路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将“危害安全行为” 纳入个 应。5 月 5 日,网传上海虹桥高铁站又现“女子阻碍高铁关门”事件。视频显示, 有目击者称,女子此举是为了等后面的老太太。当日深夜,“@铁路上海站”通报 称,当事旅客因突感身体不适,急忙下车时被门夹住,工作人员迅速将其拉至安 全区域。该旅客未受伤,该趟列车随后安全正点发车。通报发出后,多数网民表 示理解,但也有网民并不认同上海铁路方的处理方式,认为如果以后都可以用这 些理由,会引发更多人效仿。50 魔豆 | 4 页 | 325.23 KB | 3 月前3陷入“半图门”的西贝如何自救?
陷入“半图门”的西贝如何自救? 一场本可平息的争议,因为半张截图的曝光再度升级,西贝 与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演变为企业信誉保卫战,甚至下步有可能 成为西贝的生存保卫战。 9 月 14 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被 部分公开,其中显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 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这番看似诚恳的道歉让许多人认为事 件即将平息。 然而,被截去的后半段随后流出:“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0 魔豆 | 4 页 | 192.94 KB | 1 月前3“暴走团”阻车事件的舆论发酵与深层问题剖析
“暴走团”阻车事件的舆论发酵与深层问题剖析 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铭台舆情观察” 近日,辽宁朝阳一徒步团在景区行进时,与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相遇并未第一时间相让, 事件引发关注。公众普遍谴责“暴走团”行为,呼吁加强对“暴走团”的管理和法规约束。媒体及 专家对事件背后深层次问题进行剖析,包括公共空间使用权矛盾、法律条文适用性争议、“暴走团” 管理缺失等。 一、舆情概述 7 月 15 日,辽宁朝阳大凌河景区内,一支约0 魔豆 | 4 页 | 770.88 KB | 2 月前3一个差评如何引爆全网?深度解析舆情中的“破窗效应”
分 享 类 似 经 历 。参 与 群 体 从“ 知 情 者 ”迅 速 扩 展 到“ 围 观 者 ”和“ 宣 泄 者 ”,舆 情 影 响 力 急 剧 扩 大 。 3. 信息畸变:从部分事实到“罗生门” 在 “ 破 窗 效 应 ” 作 用 下 ,信 息 内 容 会 逐 渐 偏 离 真 相 。传 播 过 程 中 ,关 键 信 息 被 刻 意 删 减 、 拼 接 , 或 被 赋 予 主 观 臆 断 , 形 成 “越关注越推送,越推送越关注”的 闭 环 , 加 速 了 信 息 突 破 圈 层 , 向 更 广 泛 的 群 体 扩 散 。 4. 社会信任的“易碎品” 当 公 众 对 政 府 部 门 、 企 业 或 媒 体 的 信 任 度 较 低 时 , 他 们 更 倾 向 于 相 信 负 面 信 息 , 而 非 权 威 解 释 。这 种 薄 弱 的 信 任 基 础 使 得 “ 破 窗 ” 一 ,会 降 低 公 众 对 政 府 信 息 的 接 受 度 ,增 加 政 策 推 行 阻 力 ,影 响 社 会 治 理 效 能 。 舆 情 知 识 小 贴 士 : 塔 西 佗 陷 阱 ( Tacitus Trap) 得 名 于 古 罗 马 历 史 学 家 塔 西 佗 。 通 俗 地 讲 , 就 是 指 当 政 府 部 门 或 某 一 组 织 失 去 公 信 力 时 , 无 论 它 说 真 话 还 是0 魔豆 | 5 页 | 606.63 KB | 2 月前3每日全球热点报告250917
带战 术⾄关重要。汤姆·纳⼽尔斯基在《密码简报》中报道 西⽅真的能阻⽌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吗?前线视角。 前中情局官员格伦·科恩在基辅 现场直播了 《密码简报》 ,分享了他在前线的见闻,见证了乌克兰在俄罗斯⽇益加剧 的攻击中展现出的韧性。科恩曾在特朗普总统第—任期内向其汇报 ,他敦促华盛顿向乌 克兰提供中程打击能⼒ ,以帮助阻⽌俄罗斯即将发动的攻势。阅读《密码简报》独家专 家问答。美洲 美国取 们都知 道乌克兰的⼈员紧张。因此,拥有这种能⼒将⾮常有价值。但这显然是—个战略决 策。我个⼈认为,我们应该向乌克兰提供他们需要的武器,让他们能够根据需要使 ⽤这些武器⾃卫 ,并阻⽌俄罗斯的猛烈攻势。 密码简报:西⽅真能阻⽌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吗?来⾃前线的视角。密码简报专家 格伦·科恩 前中央情报局⾼级⾏动官、⾼级⾏政服务成员和俄罗斯/苏联研究兼职教授 俄罗斯夜间袭击乌克兰铁路。乌克兰官员称,俄罗斯正在加⼤对铁路基础设施的打击⼒ Standerski 报告称,波兰每天⾯临 20 ⾄ 50 次破坏企 图,⼤多数都被击退,但有⼏起⼊侵事件迫使医院暂停运营并泄露医疗数据。最近—次 供⽔系统攻击侵⼊了 IT ⽹络,但在切断供⽔之前被阻⽌。华沙已拨款 8000 万欧元加 强⽔基础设施安全,并正在 2400 个市镇扩⼤保护范围。总理唐纳德·图斯克还证实了— 起政府⼤楼上空的⽆⼈机事件,⽽波兰和北约飞机上周在波兰领空拦截了19 架俄罗斯60 魔豆 | 15 页 | 787.13 KB | 29 天前3新华社视评“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的现实背景与警示意义
足不出户在网络空间里表达自身的社会政治观点,履行 自身“当家作主”的角色与权利。一旦现实生活中权利行 使遇阻,互联网就可以成为满足维权需求的场域,促使网 络议政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与此同时,现实社会中拥有主 导权力的地方政府与部门与广大民众在网络空间实现了 身份置换,网民“当家作主”的高涨情绪与地方政府与部 门“噤若寒蝉”的束手束脚形成鲜明对照。当然,以上条 件的创造离不开中央政府开明包容的政治态度、改革开500 魔豆 | 14 页 | 750.45 KB | 1 月前3舆评 东航“飞二代”事件背后社会公平焦虑情绪的爆发
买到“豪宅”,嘲讽该男子“吹牛”。部分网民更呼吁对发 布不实信息者追责,反映出公众对网络谣言治理的迫切期待。 本次事件中,东航的快速回应展现了现代企业应对舆情 的成熟范式,东航借助多家权威媒体发布的澄清信息及时阻 断了谣言扩散,但事件引发的信任裂痕仍需修复。尤其有待 关注的是,炫富男子在直播中的诉求明显指向社会地位炫耀 与家庭背景包装。通过标榜财富,并强调父母在关键岗位的 影响力,其言论精准切中公众对“特权招聘”的敏感神经。0 魔豆 | 3 页 | 155.37 KB | 4 月前3舆评 东航“飞二代”事件背后社会公平焦虑情绪的爆发
买到“豪宅”,嘲讽该男子“吹牛”。部分网民更呼吁对发 布不实信息者追责,反映出公众对网络谣言治理的迫切期待。 本次事件中,东航的快速回应展现了现代企业应对舆情 的成熟范式,东航借助多家权威媒体发布的澄清信息及时阻 断了谣言扩散,但事件引发的信任裂痕仍需修复。尤其有待 关注的是,炫富男子在直播中的诉求明显指向社会地位炫耀 与家庭背景包装。通过标榜财富,并强调父母在关键岗位的 影响力,其言论精准切中公众对“特权招聘”的敏感神经。0 魔豆 | 3 页 | 148.99 KB | 4 月前3全球热点报告2025年9月10日
着⽆情的⽆⼈机袭击,⽥地被烧 毁 ,⼯⼈被杀害,令⼈不禁想起斯⼤林的“⼤饥荒”。霍尔迪延科训练并保护他的团队, 经常亲⾃追击⽆⼈机。7⽉ ,他在—次袭击中救下了—位同事,但在第⼆次袭击后,他 却⽆法阻⽌这位同事的死亡。尽管危险重重,他发誓永不放弃⾃⼰的⼟地。周五,俄罗 斯⽆⼈机终于捕获了霍尔迪延科,在第聂伯河附近击中了他的汽车。虽然被从残骸中救 出,但他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华尔街⽇报》 03 ,法国总统埃⻢纽埃尔·⻢克龙任 命国防部⻓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为法国新总理。就在前—天,法国政府在不信任投票 中垮台,弗朗索⽡·⻉鲁被迫辞职。这—迅速的举动凸显了⻢克龙在维持稳定、通过关 键预算以控制飙升的债务以及阻⽌新—轮针对紧缩措施的抗议⽅⾯所⾯临的困难。勒科 尔尼现年39 岁 ,是—名中间派⼈⼠ ,职业⽣涯始于右翼,他是⻢克龙的⻓期盟友,也 是⾃ 2017 年以来唯——位在每—届内阁中任职的部⻓。他是⻢克龙第⼆任期内的第五 哈⻢斯官员随后证实,领导层幸免于难,但哈亚的⼉⼦被炸死。卡塔尔迅速谴 责此次袭击是“懦弱的”⾏为 ,违反了国际法。然⽽ ,卡塔尔⾸相谢赫·穆罕默德·本·阿 ⼘ 杜拉赫曼·阿勒萨尼坚称 ,没有什么能够阻⽌其调解加沙战争的努⼒。与此同时,多个 阿拉伯国家、欧洲国家和联合国对此提出严厉批评,德国称此次袭击“不可接受”。此次 袭击有可能破坏正在进⾏的停⽕和⼈质谈判,并凸显中东地区⽇益动荡的局势。冲突正 ⽇益蔓延⾄加沙地带以外的地区60 魔豆 | 15 页 | 806.42 KB | 1 月前3起火之后,智能汽车的安全焦虑应有答案
试拉开车门,撞击车窗。有人找来锤子成功打开主驾驶位车 窗后,发现车内火势太大,有其他的车主拿来灭火器,在灭 火途中车辆突然发出异响,蹿出明显火势。路人连忙后退。 还有目击者表示,“人没有救出来,最后是用电锯切开的门”。 澎湃新闻报道称涉事车辆为一辆小米 SU7。 网传现场视频,来源:海报新闻事故营救困境引发舆论广泛质疑 目前,事故细节尚待权威部门调查确认,但从舆论反应 来看,有部分观点认为如此严重的车祸,车主本身不当的驾 驶状态”“其他先不讨论,对交通规则的敬畏心是该好好重 视的”。微博大 V“赛车星冰乐”也指出,“不管什么车, 谁是车主,谁撞谁,就一个原则————城市里严重超速, 请自作自受,别害别人”。 但公众的担忧主要集中在“门打不开”“车辆爆燃”等 关键问题上,并由此引发对小米品牌方的质疑。有网民呼吁 “我真的希望电动汽车的每一次燃烧相关方能给个说明”; 还有网民表示“建议立即禁止隐藏式门把手。在这之前,作 为乘客 SU7 标准版碰撞后爆 燃,车上三人遇难。当时的报道显示,有自称是遇难者家属的人士在视频平台发布消息称,“车锁未解锁,无法打开车 门逃生”。 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数据,2024 年因 车门把手故障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比增长 47%,其中隐藏式门 把手占比高达 82%。但目前隐藏式门把手在 20 万元以上的新 能源汽车中十分常见,很多新势力车企都全系标配。懂车帝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0 魔豆 | 5 页 | 268.17 KB | 4 天前3
共 113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