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中的飞行汽车舆论困境
143.60 KB
4 页
0 下载
6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 格式 | 评分 |
---|---|---|
舆之力 | .pdf | 3 |
概览 | ||
低空经济中的飞行汽车舆论困境
一、背景介绍
飞行汽车作为低空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两年受到了
很大的重视。目前,清华大学-奇瑞公司、北京理工大学、东
南大学、小鹏汇天公司、一汽集团、比亚迪公司、广汽公司
等国内大学、企业以及国外的马斯克投资的公司,都先后展
示了他们研制和试飞以及正在销售的飞行汽车。然而,在舆
论方面,飞行汽车正面临着一些困境。
安全担忧突出:飞行汽车在人口稠密地区使用时,可能
会出现噪声、风力冲击和坠落风险等问题,零件掉落或与建
筑物碰撞的风险也令人担忧。比如特斯拉 CEO 马斯克就曾
表达过对飞行汽车安全和实用性的担忧。
成本高昂遭质疑:目前飞行汽车的价格普遍较高,如小
鹏汇天的飞行汽车售价高达 200 万元人民币,迪拜飞行出租
车单程票价为 3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160 元),如此高的成
本让普通民众难以承受,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商业化前景的质
疑。
技术成熟度存疑:飞行汽车需要强大的动力和高能量密
度的能源来支持其垂直起降、飞行和道路行驶,但目前电池
技术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难以兼顾,续航里程有限。同时,
飞行汽车在不同气象条件和城市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飞行
的难度较高,其技术成熟度受到公众质疑。
定义内涵不统一:飞行汽车属于跨空陆部门交通工具,其究竟属于航空器还是汽车暂未形成最终定论,按照清华大
学的观点飞行汽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飞行汽车
包含了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低空航空器,而中
国航空学会的观点非常明确认为 eVTOL 是航空器不是飞行
汽车,中国航空学会定义的飞行汽车是清华大学定义的狭义
飞行汽车,导致吉利公司的 AE200 低空航空器也被称为飞行
汽车。
仅有慢速近程型号:目前国内外推出的飞行汽车都是时
速 150 公里左右、续航 100 公里左右的慢速近程(150 公里)
型号,而时速 300 公里左右、续航 500 公里左右的中速中程
型号以及时速近 460 公里、续航 1000 公里以上的快速远程
型号都没有规划考虑,而国内外市场更多是需要中速中程、
快速远程型号。
监管责任不明确:由于目前国内外飞行汽车的内涵定义
不统一,从而导致研究层面、教学层面、产业层面以及执行
层面规则和标准不明确,不是以航空为主,就是以汽车为主,
没有统一到陆空一体化的飞行汽车上。此外,低空安全监管
手段不足,飞行前需要至少提前数天人工向军方报备航线等,
这些管理上的问题也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和担忧。
二、舆论影响
阻碍商业化进程:公众对飞行汽车的诸多质疑和担忧,
会影响消费者对其的购买意愿和接受程度,从而阻碍飞行汽
车的商业化落地进程,使其难以在市场上快速推广普及。
影响产业形象:负面的舆论声音可能会给整个低空经济产业带来不良影响,降低投资者和企业对该领域的信心,影
响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形象。
引发社会争议:飞行汽车涉及到公众的出行安全、城市
环境等多个方面,舆论困境可能会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增加产业发展的社会阻力。
三、对策和建议
加强安全宣传:企业和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如举
办发布会、科普活动等,向公众详细介绍飞行汽车的安全设
计、保障措施以及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认证体系,提高公众对
飞行汽车安全性的认知和信任度。
强调成本下降趋势:企业可以向公众说明随着技术的进
步和产业规模的扩大,飞行汽车的成本有望逐渐降低,让公
众看到其未来成为大众出行工具的可能性,缓解对成本高昂
的担忧。
展示技术进展:定期公布飞行汽车的技术研发成果和测
试进展,通过实际的飞行演示、性能数据展示等方式,让公
众直观地了解飞行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增强公众对
技术的信心。
完善管理信息公开:政府部门应明确飞行汽车的管理职
责和规则,建立健全低空安全监管体系,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减少公
众的质疑和担忧。
统一飞行汽车内涵:从上到下各级各领域部门,都需要
从低空航空新质技术与汽车新质技术相融合的宽广视野,创新研究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飞行汽车理论、技术、工程,
首先在学术上统一飞行汽车的内涵,然后尽快在新质航空与
新质汽车技术的交叉与汇聚学科上发力,尽快创建满足低空
经济发展急需的飞行汽车生态。
克服新能源电池弱点:新能源电池尽管满足了地面交通
和近程慢速低空交通的一些基本需要,但是,电池的容量不
高、效能偏低、续航太近、成本占半、维修昂贵和受环境温
度影响大、锂电池易燃问题未彻底解决,因此,未来新质技
术的飞行汽车建造必须克服尽快这些问题,发展软件定义的
滑板底盘、灵活车身、新质组合电池、租用型新质电池、快
速拆卸维修电池、全寿命管控回收再造再生、环保生态闭环
的新型飞行汽车。
建立舆情监测与回应机制: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建立 7×24
小时舆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收集舆论动态,针对公众关
注的问题和质疑,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避免负面舆情的
扩散和发酵。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