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88岁钱七虎院士出马助南京地铁抢修事件舆情分析(1)(2)

365.05 KB 4 页 0 下载 6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88 岁钱七虎院士出马助南京地铁抢修事件舆情分析 一、事件概况 2025 年 2 月 9 日晚,南京地铁发布情况通报称,因受浦口大道 与横江大道交汇处附近的地下水渗出影响,南京地铁自 2 月 5 日启动 了 10 号线江心洲站至临江站的运行区间封闭抢修工作。其间,南京 地铁邀请钱七虎院士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方案制定、应急 处置和评估论证等工作进行全程指导。经过专家组评估,该区间的安 全风险已被消除。南京地铁目前正加紧进行土层加固、结构强化、设 备维护及评估监测等工作,预计在 2025 年 3 月 1 日全线恢复常态运 营。抢修期间,居住在江北地区的市民如何跨江上班通勤的问题备受 关注。为保障市民出行,南京市已经开通三条临时公交接驳线路,并 将根据客流量动态调整发车间隔。 二、舆情数据百章舆情数据显示,相关信息主要从 2 月 9 日上午开始发酵,2 月 9 日 20 点达到舆情信息峰值。目前该事件热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截至 2 月 11 日,全网相关信息 1000 余条,其主要为新闻客户端 信息,占比达 40.1%,其次是网站信息,占比 20.93%,其余平台信息 占比情况如下:从各平台信息来看,2 月 10 日,微博话题#南京地铁 10 号线邀 请钱七虎指导抢修#登上微博热搜榜第 10 位,#88 岁钱七虎院士出马 助南京地铁抢修#话题在 2 月 11 日登上头条热榜。 三、舆论观点 一是网民普遍对地铁停运后续影响表示出了实际的担忧,尤其是 上班族对交通不便造成的影响感到焦虑,希望这次的修复工作能彻底 解决问题,以保障地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是引发了网民对工程质量问题的讨论,一些网民对此表示不满, 提出为什么在修建地铁时没有加强对基础设施的长期监测和定期评 估,现在出了问题才找来专家开展土层加固、结构强化、评估监测等 工作。 三是部分网民对地铁的停运表示理解与支持,对于政府在处理突 发情况时的应急措施给予积极评价,特别是开通临时公交接驳线路这 一措施,得到了网民的认可与赞赏。 四是部分网民则表达了对此次抢修请出老院士的疑虑,质疑“这 种技术没有年轻人会吗?还要仰仗一个 20 多年前就退休的老人?” 也有部分网民认为,或许是没有人想担负起这项重大工程的责任,为 了免责才找来资历高的院士签字盖章,而非真正解决问题。 整体来看,舆论普遍显示出对公共安全、工程质量及政府应急处 理能力的关注与担忧。有对此事处理方式的理解与支持,也有对工程 质量与沟通透明度的关切,也有希望在今后的建设中能加强安全与质 量保障的愿望。四、研判分析 从当前舆情态势来看,随着南京地铁抢修工作推进,若能按照预 计 3 月 1 日恢复常态运营,且过程中不再出现新的问题,舆情热度 将逐渐降低。此次南京地铁运营方及时发布信息,邀请权威专家参与,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公众情绪,展现出其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积极解 决问题的态度。其次,邀请钱七虎院士等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 专家组,虽然一方面显示出南京地铁方对于此次工程安全问题的重视, 但也引发了公众对人才断层的质疑和对高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传 承问题的争议。 五、舆情建议 一是强化工程安全设计:在地下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需联合 地质、水文、结构等多领域专家,运用先进的建模技术和数据分析手 段,充分考量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地质结构变化、地下水位频繁波动 等因素。例如,针对地下水位多变的区域,采用新型的隔水材料和优 化的排水系统设计,增强隧道的防水性能;增加结构冗余设计,提高 整体抗干扰能力,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仍能保障地铁运行安全。同时, 建立严格的设计审核机制,邀请业内权威专家进行多轮评审,从源头 上降低安全隐患。 二是信息公开透明:南京地铁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准确地发布抢 修工作进展,让公众直观了解抢修情况。确保公众知情权得到充分满 足,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猜测,进而导致舆情二次发酵。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