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常州餐厅“食客用餐具喂狗”事件舆情分析

166.21 KB 4 页 0 下载 6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常州餐厅“食客用餐具喂狗”事件舆情分析 3 月 18 日晚,江苏常州华润万象城豆库西餐厅内,一名 女子用餐厅提供的金属餐勺喂食宠物狗,并用该餐具继续就 餐。事件被邻桌顾客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后迅速发酵,引发公 众对公共卫生和宠物管理问题的激烈讨论。 一、舆情概述 3 月 19 日,有网民发视频爆料常州华润万象城豆库西餐 厅一女子用餐厅餐勺喂狗。同日,极目新闻、新京报、九派 新闻等主流媒体跟进报道,涉事餐厅、商场及监管部门相继 回应。商家表示发现后已制止,餐具已报废处理,正在处理 此事,并承诺加强宠物管理,未来将提供一次性宠物餐具。 常州华润万象城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称,暂未关注到此事,将 上报商场相关管理部门跟进处理。常州市天宁区市监局茶山 分局工作人员则回应称,顾客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将派员到 涉事餐厅调查处理,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调查程序,将 依规处理该起公共卫生事件。3 月 19 日,该事件舆情热度持 续攀升,微博话题#店方回应食客用餐具喂狗##女子用餐厅 餐具喂宠物#等先后登上微博热搜榜单。来源:大皖新闻 二、舆论观点 相关舆论观点主要是围绕“宠物与公共空间权益”的争 议,舆论呈现多元化立场,可总结为三点,具体如下: 反对派认为存在该举措卫生安全隐患批评涉事顾客公 德缺失。大量网民认为宠物唾液可能携带病菌,餐具混用存 在交叉感染风险,尤其对免疫力较低人群构成威胁。部分观 点援引医学专家意见,强调“即使消毒也难以彻底消除心理 不适”。也有网民批评涉事顾客“将个人偏好凌驾于公共规 则之上”,认为其行为“自私”“缺乏同理心”,并质疑所 谓“宠物友好”的本质,是牺牲和侵犯不养宠物者的便利与 权利,为宠物饲养者提供便利与权利。 支持派认为宠物友好与情感需求值得关注。部分爱宠人士主张“宠物是家庭成员”,认为社会应包容宠物进入公共 空间,但需明确区分人宠用具。有网友建议商家提供专用宠 物餐具,而非一刀切禁止。也有少数声音认为事件根源在于 餐厅管理疏漏,例如未及时提供一次性宠物餐具或未严格巡 查。 中立派。有网民认为“宠物友好”需相关制度配套并明 确规范,如强制使用宠物推车、划定独立区域、加强员工培 训等。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当强化监管力度,及时对违规行 为实施处罚,并定期抽查餐饮卫生。 三、舆情传播特点 总体来看,本次舆情传播呈现出三个特点,其一,视频 驱动与情绪化传播。本次事件最初发酵在短视频平台,并提 供了现场视频作为事件核心证据,直观呈现“人狗共餐”画 面,冲击公众心理底线,触发“恶心”“愤怒”等情绪反应, 加速相关信息的传播裂变。其二,标签化与跨圈层讨论。“人 狗同餐”等话题标签推动舆情突破宠物爱好者圈层,延伸至 公共卫生、消费者权益等领域,吸引更多领域网民关注,形 成多维讨论。其三,商家回应与舆情降温。餐厅快速报废餐 具、承诺改进管理,市监局介入调查等举措有效缓解公众焦 虑,但也推动舆情从“情绪宣泄”转向“制度反思”。 四、百章说在常州餐厅“食客用餐具喂狗”一事中,涉事餐厅虽属 “宠物友好”场所,但消费者权益与宠物权益的边界争议事 件本质是公共空间资源分配问题。商家更需明确“宠物准入” 不等于“权利对等”,顾客固然行为不妥,需要谴责,但餐 厅对小型宠物监管不力,反映此类商家在吸引客群与维护卫 生间的平衡困境。未来需细化规则,如宠物必须使用推车、 禁用公共餐具,并通过员工培训强化执行。 舆情应当倒逼监管常态化。 在舆情发酵过程中,市监局介入虽为事后补救,凸显食 品安全监管的被动性。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养宠人数不断上升,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达到 3000 亿元至 3453 亿元之间,中国的宠物数量达到 12411 万只,较 2023 年增 长了 2.1%。与此同时,“人宠冲突”也不断爆发,给城市治 理带来挑战。就市场监管方面,监管部门可将“宠物接触餐 具”纳入餐饮业常态检查项目,并制定处罚标准,形成威慑。 社会共识构建需多方协同。 公众教育层面,需普及“责任养宠”理念,明确“宠物 权益”不侵犯他人权益;媒体应避免片面渲染对立,引导理 性讨论。结语常州餐厅喂狗事件既是偶发个案,也是城市化 进程中公共空间治理难题的缩影。唯有通过制度完善、监管 强化与公众意识提升,才能实现“宠物友好”与“公共卫生 安全”的共赢。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