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再遭火灾,莫让AI虚假信息“火上浇油”
443.97 KB
7 页
0 下载
4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 格式 | 评分 |
---|---|---|
008 | .pdf | 3 |
概览 | ||
埃菲尔铁塔再遭火灾,莫让 AI 虚假信息“火上浇油”
当地时间 24 日,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层与二层间的
一个电梯井发生火灾,疑似由电线短路引起。火灾触发警报
后,现场 12000 名游客被紧急疏散,铁塔关闭。消防部门迅
速响应,火势很快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铁塔在当天
中午部分重新开放,但仅开放至第二层。目前,相关部门正
在对起火原因展开调查。同时火灾发生后网上流传大量虚假
的埃菲尔铁塔起火图,多为 AI 生成或时间不符。
法国巴黎地标建筑埃菲尔铁塔 图源:外媒
传播分析传播趋势图
数据显示,12 月 24 日 20 时至 25 日 14 时,“埃菲尔铁
塔发生火灾”相关舆情信息约 3.1 千条。24 日晚,央视新闻、
环球网、新京报等权威媒体对火灾事件进行报道,“埃菲尔
铁塔火灾”相关话题,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热度迅
速攀升。25 日,媒体披露现场 1200 名游客被紧急疏散、铁
塔随即关闭、火被扑灭、无人员伤亡等信息,进一步推动了
话题的传播,并于当日 8 时达到舆情传播峰值,随后舆情趋
势下降。
平台类型占比(左)和报道情感占比(右)
从平台类型来看,微博和 APP 是本次舆情讨论的主要阵地,占比分别为 31.4%、30.23%;其次是微信、短视频和
网站等平台。从报道情感情况来看,本次事件以客观报道为
主,中性报道占比 70.16%;其次是“AI 生成的起火图”引
发恐慌,负面信息占比为 21.92%,持正面观点的占比 7.92%。
具体占比情况见上图。
热门文章列表
从“埃菲尔铁塔发生火灾”相关热门文章情况可知,中国
新闻网、环球网、封面新闻等权威媒体发表的文章转载量高,
文章以报道埃菲尔铁塔发生火灾、1200 人被疏散、网传烧塔
图多为 AI 生成等内容为主。
网民观点
一是众多网民认为,埃菲尔铁塔作为世界著名的地标性
建筑,其安全应该得到高度重视。火灾的发生不仅是对游客
体验的巨大打击,更是对公众安全的严重忽视。一些网民表
示,不敢相信巴黎竟然让埃菲尔铁塔这样的国宝级建筑处于
如此危险之中。有网民表示,以后去法国旅游会谨慎考虑。二是火灾的发生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对重要建筑的安全
监管,确保公众安全。网民们希望我国引以为戒能够加大对
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水平。
三是在火灾事件发生后,网上流传了大量由 AI 生成的埃
菲尔铁塔火灾照片和视频,这些谣言引起了部分网民的恐慌
和误解。因此,一些网民呼吁自媒体和部分官媒不要盲目转
发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研判分析
舆论迅速发酵原因分析
其一,埃菲尔铁塔作为世界著名地标和法国文化象征是
本次事件舆论发酵的关键背景。埃菲尔铁塔独特地位使其发
生任何意外状况都备受瞩目,这次突发火灾事件,瞬间触动
了人们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安危的关切之心,从而引发了广
泛的国际社会关注和情感波澜。
其二,历史上埃菲尔铁塔也曾遭遇过火灾事件,当此次
火灾发生时,这些历史记忆被瞬间唤起,使得公众对事件的
关注度从一开始就处于较高水平,担心这次火灾会对铁塔造
成更为严重的破坏,进而引发了对这一文化瑰宝命运的广泛
关注和讨论,为舆情的快速发酵提供了基础。
其三,火灾发生后,大量 AI 生成的虚假视频和图片在网
络上迅速传播,这些虚假内容呈现出埃菲尔铁塔被大火严重
吞噬、结构严重受损甚至倒塌等夸张场景。这些虚假信息极大地误导了公众,激发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和好奇心。
舆论迅速下降原因分析
其一,法国相关部门和埃菲尔铁塔管理方发布的火灾相
关信息和调查结果,消除了大部分因信息不明确而产生的猜
测和谣言,使得公众对事件的了解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从
而降低了舆论的热度。
其二,火灾事件发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急救援和初
期处理,火势得到控制,没有出现新的重大意外情况或危机
事件。与此同时,其他新闻事件不断涌现,公众的注意力逐
渐被新的热点话题所吸引,此次火灾事件逐渐失去了其在舆
论场上的独占性,公众关注度自然下降,舆情热度也随之迅
速减退。
其三,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热
度衰减规律。在事件初期,由于其突发性和吸引力,大量用
户参与讨论和传播,使得话题热度迅速攀升。但随着时间的
推移,社交媒体算法会根据用户的互动行为和兴趣偏好,逐
渐降低对该事件相关内容的推荐权重。
百章说|从埃菲尔铁塔火灾谈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的
平衡
埃菲尔铁塔突发火灾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
注,火灾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对埃菲尔铁塔的结构和部分历史文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也对法国的旅游经
济产生了短期冲击。这一火灾事故不仅是对文化遗产安全管
理的直接警示,也对依托文化遗产发展的旅游经济提出了挑
战。
历史上,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山西应县木塔的多次险情,
都反映出火灾对文化遗产的巨大威胁,埃菲尔铁塔火灾的发
生,再次凸显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国也有
不少历史建筑和文化景区存在相似的风险,如山西的平遥古
城、福建的土楼等古老的木质建筑和寺庙。火灾可能对这些
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的文化价值损失,同时严重打击当地
的旅游业发展。
文化遗产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
能够为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
繁荣发展。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文化遗产发展旅游经济,忽
视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或者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采取不当的
方式,就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从而影响旅游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遗
产的保护需求,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埃菲尔铁塔火灾是一
次警钟,在此提醒全球范围内的文化遗产管理者在开发与保
护中必须更加谨慎。我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应从中吸取教
训,以更科学的手段、更长远的眼光,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平衡,让这些珍贵的历史瑰宝得以传
承。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7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