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公司明码标价95万代孕包成舆情分析
268.39 KB
6 页
0 下载
13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某生物公司明码标价 95 万代孕包成舆情分析
8 月 26 日,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报道称,有知情人
士举报山东青岛某生物公司开展代孕业务。该公司表面是正
规注册的生物科技公司,实际却从事地下代孕生意。代孕机
构负责人称代孕一个孩子 75 万,筛选性别再加 20 万,还声
称“包成”。这家代孕机构位于一处废弃汽贸城,员工五六
人,分工明确,有人在网络平台上寻找代孕客户、代妈和“卵
妹”。记者和志愿者找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
主任李某,起初李某矢口否认与代孕机构有合作,但在事实
证据面前,最终承认存在关联,并表示知道自己职业生涯就
此结束。8 月 26 日下午,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网传该
事件发布情况通报,称立即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
联合调查组,调查核实相关情况,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
肃处理。
数据分析:
舆情走势图
根据百章舆情监测系统显示,8 月 26 日 9 时至 8 月 27
日 10 时,全网共监测到“山东某生物公司开展代孕”相关舆情信息共计 2 万余条。通过观察趋势可知,相关舆情于 8
月 26 日 16 时至 18 时达到舆情讨论高峰期,随后相关讨论
量逐渐下降。
信息来源分布图
从信息来源看,微博是该事件讨论的主要阵地占比高达
72.67%,其次是 APP 和视频信息。
情感倾向图
从情感倾向来看,以负面信息为主,占比 80.58%占据
主流;其次是中性信息,占比 18.7%;正面信息不到 1%,
主要为网民认可青岛官方回应速度。主题词云图
从主题词云来看,“代孕”“生物公司”“地下实验室”
“青岛”“95 万”等是被网民提及的高频词汇。
媒体观点
《法治日报》:强调代孕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规定,国家
明令禁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而
该事件中却存在三甲医院医生与代孕机构相互勾结,在地下
实验室进行非法手术的情况,这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必须
予以严肃查处,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性。
光明网:关注青岛市卫健委针对此事迅速成立联合调查
组的行动,认为这体现了有关部门对该事件的高度重视和积
极作为,强调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彰显了坚决打
击违法代孕行为的决心,同时也引发公众对调查结果和后续
处理的关注与期待。
极目新闻:综合报道了该事件的诸多细节,包括代孕的
价格、操作流程以及代孕机构的运作模式等,指出代孕会导致一系列法律问题、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而我国对代孕的
态度是明令禁止。其还提到国家曾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应用人
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活动,以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
时代周报:采访了本次事件的爆料人打拐志愿者上官正
义,从他的视角阐述了代孕背后存在的非法贩卖出生证、非
法贩卖婴儿等链条式犯罪现象,以及代孕灰产的诸多危害,
如对打拐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等,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并杜绝类
似事件发生。
央视新闻:在相关报道中主要陈述了青岛市卫健委针对
网传代孕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这一事实,虽未明确表达具体
观点,但体现了对该事件的关注以及对依法依规处理的期望,
以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和人民群众的权益。
网民观点
一是大部分网民强烈谴责代孕行为,认为代孕严重违反
法律和伦理道德,将女性的子宫工具化,把婴儿商品化,是
对人权的践踏,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和制裁。
二是有网民认为代孕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如
人口贩卖、妇女权益受损等,破坏社会公序良俗和稳定。如
有网民称“代孕产业链背后隐藏着太多黑暗,这会给社会带
来极大危害,不能让它滋生蔓延”。三是很多网民对涉事人员和机构进行严厉批判,认为其
利欲熏心,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罔顾法律规定和道德底
线。也指责参与其中的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
认为他们违背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与代孕机构勾结,损
害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
四是网民也关注事件调查和处理结果,他们希望联合调
查组能够全面、深入地调查此事,不放过任何一个违法违规
的环节和人员,将整个代孕产业链彻底查清。依法依规对涉
事公司、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彰显法律的威严,起到震慑作
用,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是也有网民反思监管问题,质疑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和监管方式,认为代孕现象的存在表明监管存在漏洞和不足,
需要加强对生物公司、医疗机构等的日常监管。
研判分析
近期,山东某生物公司开展代孕事件一经报道,迅速引
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代孕作为一种严重违背伦
理道德且更是违反相关法律的行为,此次事件的曝光引发了
公众的愤怒与担忧。为了妥善处理这一事件带来的舆情影响,
以下是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是及时公开信息,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
应持续通过官方渠道,如新闻发布会、官方网站、社交媒体
等,及时向公众通报事件调查的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避免信息不透明导致谣言和不实猜测的传播。
二是加强沟通互动,积极回应网友的关切和疑问,认真
对待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与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让公
众感受到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努力。
三是引导舆论方向,通过权威媒体、专家学者等发声,
正确解读代孕的违法性、危害性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
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抵制代孕的舆论氛围。
四是强化监管举措宣传,借此事件,向公众宣传相关部
门在打击代孕等非法行为方面所采取的监管措施和取得的
成效,增强公众对监管工作的信心,同时也对潜在的违法者
形成威慑。
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代孕
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向公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公
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对伦理道德的宣
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代孕行为。
六是关注弱势群体,对事件中涉及的代孕女性、卖卵女
孩等弱势群体,要给予关注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避免她们受到二次伤害。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6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