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河南石佛寺和田玉造假:行业信誉与监管信任双重崩塌引发公众焦虑
194.01 KB
4 页
1 下载
8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 格式 | 评分 |
---|---|---|
辰辰 | .pdf | 3 |
概览 | ||
央视曝光河南石佛寺和田玉造假:行业信誉
与监管信任双重崩塌引发公众焦虑
2025 年 8 月 17 日央视《财经调查》曝光河南省南阳市
石佛寺镇玉石市场存在“籽料造假”“直播剧本恶意引导消费
者”等非法牟利手段,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镇平县联合调查组 8 月 18 日发布情况通报:涉事主播
及假证制作人员被控制,相关直播间关闭,将开展玉器市场
整治行动。
事件经央视财经首发后,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迅
速扩散,引发了公众对市场诚信和监管力度的广泛质疑。
一、事件概况
2025 年 8 月 17 日,央视《财经调查》曝光河南省南阳
市石佛寺镇和田玉市场存在系统性造假,乱象丛生。该市场
是国内最大的和田玉加工与交易集散地之一,但部分商家利
用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知不足,欺骗消费者,以此谋取暴利。
记者暗访发现,市场内籽料造假手段多样。商家用青海
料、韩料、阿富汗玉等低价原料,经滚筒修型、化学染色、
漂白“拔猴毛”等工序冒充高端和田玉籽料;假证书:虚构“国
石珠宝首饰检验检测中心”,2 元即可出具可扫码的“和田玉
鉴定证书”。
此外,还存在网络直播欺骗式销售手段。石佛寺“走播”
与摊主合演砍价戏码,四会玉满江河公司编排“双主播竞
价”“外国商人甩卖”“玉石治病”等剧本,利用十余个头部账号(粉丝量 10 余万)全国直播售假。
8 月 18 日,河南省镇平县联合调查组通报:报道中反映
的个别商家通过非法手段,欺骗引导消费者购买假冒和田玉
情况确实存在。4 名涉事主播及假证制作人员被控制,相关
直播间关闭,将开展玉器市场整治行动。
二、舆论观点
该报道一经刊出,迅速在涉事各利益相关方间引发反响,
形成多维度的讨论。
(一)消费者举证维权:痛斥商家 “利欲熏心”,集中
曝光交易凭证
多数网民对造假链条的完整性感到震惊,认为商家毫无
底线。从原料处理到虚假鉴定、直播演戏,全链条造假让消
费者感到“防不胜防”,而“投诉无门”的经历进一步加剧对市
场环境的焦虑。该事件的曝光不仅令“和田玉=假货”标签迅速
固化,而且引发“消费者集体拒购”、“诚信商户连坐”等现象,
更因造假窝点长期未被查处,公众对监管“失察”升级为“失
守”,石佛寺乃至全国玉石市场的信誉与监管公信力同步崩塌。
同时,大量消费者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发起集中举证,通过
订单截图、聊天记录、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权
威机构复检报告,指控遭虚假宣传误导。维权帖高频出现“欺
诈”“骗局”“血本无归”等表述,消费者一致要求涉事主体履行
“退一赔三”法定责任,部分网民已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并呼吁将造假者列入行业黑名单。
(二)从业者维护产地声誉:厘清个案与整体,呼吁整治市场管理
玉石从业者担忧行业信誉崩塌,迅速集结,以“真籽料承
诺”直播、产地溯源短视频等形式,强调“中国玉雕之乡”产业
根基未受动摇。多方观点指出,媒体曝光的造假窝点仅为极
个别现象,不能上升为对整个产区的价值判断;呼吁监管部
门精准打击违法主体,防止“害群之马”波及千年玉都品牌,
切实维护区域产业公信力。抖音网民留言称:“这种现象很早
就出现了,希望市场监管能重视起来,严厉打击这些直播间,
还石佛寺和玉石直播一片和田玉净土,让更多的外地朋友可
以放心的来石佛寺赏玉。”
(三)网民质疑平台失职:审核形同虚设,敦促平台履
行整改义务
舆论普遍认为直播平台在和田玉造假乱象中存在明显
的审核失职问题,对直播间的虚假宣传、剧本演戏等行为监
管不力。“国字头”假证书可扫码验真,令公众对鉴定体系整
体失望;主播与摊主合演砍价戏码,使“直播滤镜”碎裂;平
台算法被批为“流量共谋”。三重信任节点同时塌方,导致“怀
疑论”成为普遍心态,正常交易的诚信商家亦被贴上“可能造
假”标签。网民希望平台公开直播审核的具体流程和标准,完
善赔付机制,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三、应对建议
(一)强化全链条打击与跨区域协同
监管部门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加快建立和田玉市场全流
程监管体系: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对玉石原料来源、加工企业资质实施备案管理,推行 “一品一码” 溯源制度,实现从
原料到销售的全链条可追溯;二是规范鉴定机构资质,联合
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清理 “山寨鉴定机构”,建立官方认可
的鉴定机构白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杜绝虚假证书流通;三是
针对直播电商等新兴销售模式,制定专门的监管细则,明确
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直播内容合规性的监管责任,对 “剧
本演戏”“虚假宣传” 等行为设定具体处罚标准。
(二)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审核机制
直播平台需先堵漏再托底,为珠宝类直播开辟专项审核
通道,“疗效”、“捡漏”等敏感话术设置为敏感词;同时上线“先
赔付,后追责”,把维权成本从消费者肩头卸下;对合规商家
加挂“官方溯源”标识并倾斜流量,让诚信者站到聚光灯下。
(三)加强自律与消费者教育
行业自救要立规矩、教买主。实行玉石行业“诚信联盟”,
统一践行“假一赔三”保证制度,一次失信即刻出局;从业者
可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动玉石科普,帮消费者一眼辨真伪;
同步公布“正规鉴定机构白名单”,鼓励复检、支持对比,把
假证书的生存空间压到最小。
通过 “监管严打、平台规范、行业自救” 三方联动,逐
步修复市场信任,遏制和田玉市场造假乱象,保障消费者权
益与行业健康发展。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