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无限续面”事件:一碗面引发的规则、道德与网络暴力之争
198.46 KB
5 页
1 下载
6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河南“无限续面”事件:一碗面引发的规则、
道德与网络暴力之争
2025 年 8 月 13 日晚河南郑州老霍记饸饹面馆三名成年
女子带着四名儿童用餐,三次续面,被拒后因差评、互拍视
频发生纠纷。短短一周,郑州老霍记“无限续面”事件从消
费纠纷升级为全网风暴。模糊的营销规则为冲突埋下伏笔,
短视频剪辑放大对立,网络暴力最终反噬双方。商家与消费
者固然各有疏失,但规则缺位与“键盘正义”才是让一碗面
失控的真正推手。
一、事件脉络
2025 年 8 月 13 日晚河南郑州老霍记饸饹面馆三名成年
女子带着四名儿童进店用餐,花费 76.8 元点了一碗面及羊肉
串、牛肚、凉菜,利用店家推出的“无限续面”服务,先后
两次成年人成功要求免费续面,却在第三次孩子续面时遭拒。
随后,其中一名女子因商家对孩子态度恶劣在平台连续给出
两个差评。
8 月 14 日,饭馆老板在个人抖音账户发布的一段视频企
图自证。
8 月 15 日,在饭店所属辖区的三官庙街道办的调解下,
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协议书显示:商家删除视频,保证不在
网上再次传播。对不实言论和对未成年人肖像权侵害进行当
面道歉。同时,涉事顾客需删除在社交平台的店铺差评内容,
保证不在网上传播。16 日,面馆老板霍先生在网络发布视频称,顾客带孩子到店,可安排免费吃面,“咱吃不了,咱给他
倒了,咱都不让那个‘七匹狼’吃”的言论,再度引起网络关注。
18 日该面馆老板发视频向网友道歉称,自己没控制好情
绪,言行举止过激,同时还承诺会继续无限续面。对于他的
道歉,网友们并不接受,截至 18 日晚,该面馆为关灯关门
状态,门口有大量群众围观。
19 日,“续面事件”当事人马女士称她自己也因遭受了舆
论影响,身体欠佳。由于面馆老板持续直播谈论此事,她打
算起诉店铺老板。19 日晚,面馆老板账号被禁止关注,道歉
视频已在其主页查询不到。
三官庙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工作人员称,该事件目前仍在
处理。
二、舆论聚焦
(一)媒体观点:从键盘正义到无成本恶意:“契约精
神”与“情绪表达”的失衡。
1、情绪表达的失衡
多数媒体认为批判网络暴力的危害,指出事件中最令人
不适的是部分网民的“无成本恶意”。《北青报》发文:“现
实中没人会因多加一勺辣椒被游街,网络上却能因一次续面
遭遇全民道德审判。更荒诞的是,孩子照片被做成乞讨表情
包传播时,转发者竟自诩‘正义使者’。”
2、契约精神的失衡
有观点认为消费者利用“无限续面”的道德漏洞,模糊
了规则边界。商家则企图利用道德舆论打败规则漏洞带来的损失。双方各有过错,舆论却总是偏爱站在道德山顶的一方。
对此,光明日报刊文称:“舆论很容易被虚无缥缈的“道德”
抓住眼球,却对白纸黑字的“契约”不甚在意。大小商家,
似乎只要一通天花乱坠的道德吹嘘,对其他就可以打折通融
了。所有人都必须学会诚实、守信、严谨,否则就要付出代
价。这才是构建信任的基础,而不是那些不清不楚的所谓道
德标榜。”
(二)网民观点:舆论场的三重立场
1、支持顾客方观点
多数网民支持顾客方,批判商家服务与道德问题,网民
指责商家对孩子态度恶劣,发布误导性视频抹黑顾客,侵犯
未成年人肖像权。同时强调消费者正常权益,认为顾客基于
商家承诺合理续面,消费金额合理,商家歪曲事实引发网暴。
公众号网民评论“店家拍视频上网带节奏,片面说辞,利用
网络去攻击顾客,如果不是警方介入,接下来会不会有人身
攻击?”
2、支持商家方观点
少数网民支持商家,认为“无限续面”其潜在含义应当
是一碗面一人吃到饱。顾客多人多次续面违背了公序良俗。
公众号网民评论“我觉得老板做的没毛病,你就算花 1400,
实际也只点了一碗面七个人吃,人家做生意的又不是做慈善
的,让续了两回已经够仁义的了,有点无下限。”
3、中立观点
部分网民则保持中立观点,既看到商家的恶意引导,也看到了顾客的“小心思”。双方均有不妥,商家应明确“无
限续面”规则,顾客也需体谅经营不易,“各退一步就能解
决,没必要闹这么大”。在关注到事件背后深层问题的同时,
呼吁理性看待事件。
三、分析研判
(一)相关部门:落地“无限续面”规则透明,打通网
暴速裁通道。
事件核心有两方面。一是“无限续面”规则的模糊性的
争议。这种规则缺失导致纠纷从消费矛盾升级为舆论对抗。
二是商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未对未成年顾客进行模糊
处理。
相关部门应规范餐饮行业规则公示:要求商家对“无限
续面”等服务明确适用条件(如人数、次数),并提前公示,
避免歧义。
其次,需建立网暴快速处置机制:联合司法部门设立网
暴速裁通道,对恶意 P 图、泄露隐私等行为快速追责,提高
违法成本。
(二)网络平台:算法纠偏流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商家在抖音发布的“自证”视频刻意裁剪事实(如隐瞒顾
客实际消费金额、放大续面次数),利用短视频平台“短平快”
的传播特点和算法对冲突内容的流量倾斜,迅速点燃公众情
绪。而平台对涉未成年人肖像、隐私信息的审核滞后,进一
步让纠纷升级为“网络暴力”。
网络平台应优化涉及未成年人内容审核:对未经允许传播的内容强制下架,并处罚违规账号。
此外还需完善网暴举报入口:设立“网暴快速举报”通道,
对恶意评论、人身攻击内容实时拦截,对违规用户实施封号、
禁言等处罚。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