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调查不想生不敢生原因
178.95 KB
5 页
0 下载
5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概览 | ||
官方调查不想生不敢生,复杂的社情民意需谨慎对待
10 月 17 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发布消息称,2024 年 10 月 11 日国家统计局正式批准了中国
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制度和方案。本次调查将抽取
150 个监测县、1500 个社区(村居),调查样本 30000 人,
调查内容将聚焦影响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了解家庭在生育养育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需求,全面分析“不
想生、不敢生”原因,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有
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促进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提供科学
依据。该消息发布引发舆论广泛关注,部分自媒体、微博大
V 等参与该话题讨论,进一步导致舆论观点趋向复杂化。
从信息走势来看,10 月 17 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
心发布通知后,迅速引发 APP、微博等平台自媒体转发。
10 月 20 日,微博部分大 V 就该话题展开探讨,并引发
争议,导致形成第二个舆情信息峰值,同日,微博话题“ 调查将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原因”登上微博热搜榜单第
13 位。随后该话题热度呈现下降趋势,但截至 10 月 22 日仍
有一定讨论量。
信息走势图和信息来源占比图均显示,微博是该话题持
续发酵的主要平台,此外 APP、头条号等平台信息热度也相
对较高。
舆论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主任杨凡:较高的生育养育成本,
是目前影响家庭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着育儿方式
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我国家庭生育行为经历
了从“想生而不能生”到“能生而不想生”的转变。因此,
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成本,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对于增
进家庭福祉、提高生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微博大 V“何夕”:我直接给出三条可以立竿见影的提升生育率的方案,就怕你不敢执行:一、无正当理由,严禁
堕胎;二、公开场合严禁发表不生孩子相关言论,违者直接
入狱;三、鼓励东亚、东南亚儒家文化圈年轻女性嫁入中国;
鼓励中国女性外嫁来华且能融入中华文化的外籍男性。
微博大 V“月隐寒霜”:为了调查人们为何不想生和不
想生。相关部门启动大量资金,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入调查。
特别搞笑的行为,来钱太快,毫无廉耻。
网民观点:
一是认为生育成本高昂导致生育率不断下降。有网民认
为,房屋、医疗、教育等多方面高昂的生活成本导致民众难
以承担生育责任,呼吁相关部门进一步关注民众生活中的实
际困难,给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帮扶,才能真正提高民众生育
意愿。
二是关联我国经济形势进行讨论。有网民认为近年经济
形势较差,民众收入趋于不稳定,民众难以获取足够的薪资
来维持孩子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不安全感让民众更
加保守。
三是关联我国就业环境进行讨论。有网民指出,目前我
国就业环境较为恶劣,一方面,996、加班文化等盛行,导
致当下的年轻人群体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生育;另一
方面就业机会的减少也导致家庭生育的风险变高,如对孕期
女性的歧视等。四是认为观念变化导致了民众对生育谨慎态度。有网民
认为,目前我国民众对生育的观念已经改变,一方面自我意
识更加强大,不愿因生育降低自身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选择
生育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类资源的投入,并对
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导致生育成本持续增高。
五是质疑本次调查缺乏全面性和合理性。有网民指出,
我国地域宽广,社会情况复杂,不同地区的情形都有所不同,
地域南北、经济发展形势、体制内外、城乡差异等都可能导
致调查结果的不同,呼吁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调查。
六是关联性别对立话题进行探讨。一方面有网民关联婚
姻冷静期等话题,认为目前婚姻自由度不足,以及“丧偶式
育儿”等话题的长期影响,导致女性更加谨慎地选择婚育;
另一方面,也有网民质疑女性“要求特权”,并关联彩礼等
话题,认为男性在婚姻中的投入成本持续增大。
七对官方调查表示反感。有网民指出,近年关于生育率
走低的话题在舆论场中频频引发关注,对于民众不愿生育的
原因已经有较为明晰的分析,但官方仍然投入大量资金来进
行此类调查,质疑官网“浪费资金”,调查是一种形式主义。
八是认为我国目前人口危机严重呼吁官方持续鼓励生
育。有网民认为,人口老龄化等危机不利于我国未来发展,
甚至个别网民质疑支持不生育是“反人类”,呼吁有关部门
继续鼓励生育。研判分析:
生育是近年来在我国舆论场中持续引发热议的重要话
题。一方面,未来国家发展和运行都有待持续的有生力量投
入,而目前我国正在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出生率持
续降低、劳动人口减少等人口危机;另一方面,官方近年多
次倡导适龄群体及时生育,但从相关舆情反应来看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官方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也在舆论场屡屡引发
争议。本次的调查也同样引起网民的质疑,网民普遍表达对
生活成本增高、收入不足、教育医疗成本高昂的负面情绪。
综合来看,关于生育议题的探讨早已跳出“生孩子”这一圈
层本身,形成关联婚姻、民众生存压力、女性权益等多个热
门话题的社情民意。
因此,其一,相关部门有待持续根据实际情况,出台、
改善各类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推动落实,切实改善
或解决民众在婚育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其二,持续推动经济
发展,做大蛋糕,避免经济持续下行过程中,社会矛盾激化
影响社会稳定。其三,对相关舆论保持持续关注,如上文中
提及微博大 V“何夕”就该话题展开的讨论引发舆论广泛质
疑,如有网民质疑该大 V 提及举措涉嫌违宪、严重侵犯女性
权益等。该大 V 的言论也应当为有关部门敲响警钟,出台各
类鼓励生育的政策也应当合法合规,否则将严重损害官方公
信力。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