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来了,我们离“上得起、上得好”还有多远?
免费学前教育来了,我们离“上得起、上得 好”还有多远? (来源:清博智能 舆情君 ) 最近,“免费学前教育”成为朋友圈热议的话题。许多年 轻父母纷纷转发相关新闻,难掩兴奋之情——毕竟,这意味 着孩子上幼儿园的经济负担将大幅减轻。在 2025 年 7 月发 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 育”,旨在让所有适龄幼儿都能公平地享受到普惠性教育资源, 真正实现“上得起、上得好”。0 魔豆 | 5 页 | 270.40 KB | 1 月前3山西订婚强奸案相关舆情分析
次延期审理,认为司法机关存在偏袒。还有网民质疑女方是 为彩礼诬告男方。 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网民支持女方,强调女性的性自主 权不容侵犯。如有网民指出,即使订婚或存在经济纠纷,也 不能否定强奸指控的法律意义,“订婚不等于性同意”成为 核心论点。还有网民认可法院基于女方陈述、伤痕及现场证 据的判决,认为法律应优先保护弱势方权益。 除了对涉事男女双方的支持者,还有网民对我国现行相 关法律与传统0 魔豆 | 4 页 | 98.10 KB | 6 月前3吴川校园霸凌案,舆情处置中的典型错误
吴川校园霸凌案,舆情处置中的典型错误 校园霸凌视频初步引发关注 近日一段某学校学生在教室里遭四名男生欺凌的视频 流传网络。视频中,一男生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多名学生用 拖把、笤帚等击打其脸和头部,还有学生试图将异物强塞其 口中,甚至还有学生用脚踹该学生,整个欺凌过程大约持续 一分钟。 图源:极目新闻 多方回应存在舆情二次发酵隐忧 视频引发舆论关注后,有媒体采访获知,该事件发生在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三中学,发生时间是 值得注意的是,除媒体发布的各方回应外,在社交媒体 平台还流传一张“初一级视频删除记录调查表”,以及霸凌 者在学校内部处分仅为停课一周等信息,此外也有网民反映 起初流传在网络的校园霸凌视频“消失不见”,质疑校方删 帖。还有疑似“知情人士”爆料该学生家庭困难,父亲去世, 母亲患病,引发大量网民对该学生的同情。图源:今日头条 此类信息暂无官方确认,难辨真假,但其在社媒平台广 泛流传,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舆情的持续发酵。尤其是0 魔豆 | 8 页 | 528.45 KB | 7 月前3起火之后,智能汽车的安全焦虑应有答案
火,车主疑似被困车内。有多名路人上前尝试营救,先后尝 试拉开车门,撞击车窗。有人找来锤子成功打开主驾驶位车 窗后,发现车内火势太大,有其他的车主拿来灭火器,在灭 火途中车辆突然发出异响,蹿出明显火势。路人连忙后退。 还有目击者表示,“人没有救出来,最后是用电锯切开的门”。 澎湃新闻报道称涉事车辆为一辆小米 SU7。 网传现场视频,来源:海报新闻事故营救困境引发舆论广泛质疑 目前,事故细节尚待权威部门调查确认,但从舆论反应 但公众的担忧主要集中在“门打不开”“车辆爆燃”等 关键问题上,并由此引发对小米品牌方的质疑。有网民呼吁 “我真的希望电动汽车的每一次燃烧相关方能给个说明”; 还有网民表示“建议立即禁止隐藏式门把手。在这之前,作 为乘客和消费者,我们现在能做的是:爱惜生命,远离隐藏 式门把手的车。”还有网民表示,“车厂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不要营销为先,消费者也要瞪大眼睛,选择可以信赖的品 牌。” 截至 10 月 13 日 14 时,#成都一车辆起火多人救援打不0 魔豆 | 5 页 | 268.17 KB | 3 天前3砖厂有无控制智障人士干活,丈量的不只是“合规用工”
定,但从临湘市公安局副局长吴焰星提到的“因他们表达欠 佳,查找亲属困难较大”等信息看,志愿者的爆料可能并非 空穴来风。 当前,媒体所报道的内容让不少人想起了多年前引发广 泛关注的山西黑砖窑案。彼时,该案不仅牵涉人数多,还有 不法分子拐骗农民工、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雇佣童工、 故意伤害甚至致人死亡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这些场景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然而,数十年过去了,社会环境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 化。换言之,在我国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各项机制逐渐成熟、 人开的工资是 300 元一天。但据媒体报道,一名付姓工人称 自己在这里干了三年了,问及工资的时候说“没钱,给饭吃”。 这样的细节也该予以高度关注,因为这关乎是否存在非法用 工的界定。 这起事件还有诸多待解谜团。如果真的存在媒体所报道 的内容,必须依法予以严惩,如果相关情形与媒体报道有出 入,也该尽最大努力还原事情真相,以回应公众呼声。 说到底,保障好残疾人的各项权益不被侵犯,是我国法0 魔豆 | 3 页 | 139.14 KB | 4 月前3100条定律 生物钟效应
容时代 已然过去。一方面,深夜人脑理性思考能力不强,感性情绪 作用下容易跟风走;另一方面,深夜正是媒体和各方来不及 反应的时间段,释放的各种信息很容易扛起舆论导向的大旗。 每一年,网络舆论场还有大生物钟,季节性波动。周期 性反复发生,并会在较大范围内引发舆论关注和议论。比如, 每逢春节前后,春运、讨薪等热点就会出现,各种返乡笔记 也会出现。每逢“五一”“十一”黄金周和长假日,旅游话 年春节“女子丽江遭暴 打毁容”事件。每逢开学前后,各种与学生、学校、教育相 关的热点事件会集中出现,如新入学大学生遭电信诈骗。 “3·15”期间,商品质量问题的舆论热点事件就会多发。 此外,还有娱乐新闻的“周末曝”现象。周末呈现新闻 真空的状态,与工作日相比,一般没有硬新闻,已经劳累工 作一周的受众对于硬新闻需求也较少,而对娱乐新闻关注度 较高。周末人们比较放松,出现余暇事件,许多人泡在网上,0 魔豆 | 4 页 | 207.28 KB | 3 月前3高考人数8年首降,升学不再只有“独木桥”
年,我国即分别有 54.29 万、60.70 万中职学生实行了五年制贯通培养。 过去五年间,中高职贯通、五年一贯制长学制培养规模, 仍在进一步增大。如浙江省,2025 年贯通培养规模已占中职 教育的一半。还有一些地区,则在推进 3+4 中本贯通培养。 由于贯通培养学生虽然升学,却不参加高考,这类学生 人数逐年增多,才是今年我国高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这 也将给我国基础教育带来结构性变化,更值得关注。 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不再是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 次的层次教育。2022 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将职 业教育定位为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 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不但有中职、高职,还有本 科、硕士、博士。2024 年和 2025 年,我国新增本科院校, 就以职业本科院校为主。尤其今年,新增的职业本科占比更 高达 70%。 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在努力探索提高技能人才0 魔豆 | 3 页 | 89.13 KB | 4 月前3《住房租赁条例》实施,直击九类问题,配套政策需加快出台
][淡淡的]”“有啥 用,被扣了押金哪个部门都不管” (四)各类在线平台虚假房源信息亟待治理,新规将促进租房平台(中介)洗牌。网友评论:“先把安居客立案调 查一下吧”“不知道安居客上面虚假房源还有多少,我帮大 家看看去”“58 都是假房源”“哪个中介不发布虚假房源?哪 个中介不克扣押金?这就是行业潜规则啊。真执行的话,恐 怕中介这个行业就大洗牌了。”“发假房源罚 10 万,不如发 假房源赔 该改正的限期改正,该处罚的依法处罚,让租赁关系越来越 稳定、让租房纠纷越来越少!” 二、风险分析及建议 随着新规的落地,短期内租金可能会上涨;低收入群体 面临生活成本压力;强制备案制落实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舆 论分析认为,短期核心区租金可能小涨 5%-10%,但 2025 年 全国 870 万套保障房交付将平抑价格。低收入群体面临生活 成本上涨,影响消费信心,转向保障性租赁住房。50 魔豆 | 4 页 | 273.11 KB | 1 月前3河南云台山瀑布源头是水管舆情分析
的,对拍照打卡影响不大,但如果景区能提前告知游客真实 情况,就不会引发这么多质疑了。 四是有网民表示理解景区的做法。他们认为,在干旱季 节,为了保证瀑布的观赏性和游客的体验,采取一些人工措 施是可以接受的。还有一些网民提到,在北方一些地区,由 于降雨较少,瀑布常常会产生水流小乃至断流的现象,一些 景区确实会采取人工手段延续瀑布的“生命”。 五是有网民认为景区应该公开真实情况,保障游客的知 情权,避 情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同时,景区也可以考 虑在枯水期增加一些人工水景,同时在游客中心或官方网站 上明确标注,让游客在购票前就能了解清楚。 研判分析 云台山景区不仅存在“瀑布造假”的问题,还有之前的 “男女妲己”事件等,这些都反映出景区在管理和服务方面 存在不足。此次云台山瀑布造假事件也暴露出当下旅游市场 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景区管理不规范、虚假宣传、忽视游 客体验与利益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0 魔豆 | 4 页 | 162.01 KB | 1 年前3202509涉高校热点舆情
配、食堂命名,舆论最终落点都指向“公平、公正、透明”的 治理诉求。这种情绪背后,是学生群体和社会公众对高校管 理水平、资源分配逻辑以及价值导向的高度关注。 综上,9 月高校舆情既有偶发性的管理疏漏,也有制度 性漏洞暴露;还有长尾反复型风险。面对这种局面,高校亟 须在信息透明、应急反应、公平治理和风险预判等方面提升 能力,以防止“小事件”演变为“大危机”。—2—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9 月,涉高校的舆情从分布来看,校园管理类舆情高度 —4— 了对校方在管理责任上的追问。但也有部分网民对责任归属 和制度环节提出质疑,认为一枚字母的差错暴露的不只是校 对问题,更是学校管理机制方面的漏洞,如有网民直指“外 包偷工减料习惯了”,还有网民认为应当对相关责任人进行 处置,来为印刷错误导致的资源浪费负责。而在校方回应之 后,舆论最终落点总体偏向宽容。大多数网友更看重学校的 修复姿态和诚意,认为校方及时引用校训致歉,并承诺补发 网民观点方面,大部分网民谴责校方,认为其在特殊节点缺 乏对文化符号的敏感性,甚至质疑背后的动机与立场;部分 网民不认可校方发布的情况说明,认为道歉态度敷衍,仅将 事件归结为“误读”,未正视公众对民族情感;还有部分网 民关联武汉大学过往争议,认为学校在管理、文化责任担当 等方面存在长期积弊,亟待从制度层面全面排查整改;少部 分网民较为理性,认为这大概率只是校方工作疏忽,是对红 色圆形标签设计考虑不周导致,不应过度解读、上纲上线。500 魔豆 | 22 页 | 578.73 KB | 18 天前3
共 100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