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四“无处不在”:计算+网络+智能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四“无处不在”: 计算+网络+智能 4.无处不在:计算+网络+智能无处不在的计算。现代信息科技, 一切源于计算。进入 20 世纪以来,人类计算能力显著增强,经历 了从晶体管到电子管再到集成电路,从房间体积到桌面体积再到口 袋体积的变迁。1946 年,计算机始祖 ENIAC(埃尼阿克)装配 18000 个真空管,重达 30 吨,占地 170 平方米;2014 年的英特尔酷睿 算能力和数字资源,云计算将给人们带来几乎无限的内存和计算能 力。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将更多依赖“云计算”。信息汇 聚和管理将更多地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通过“个人云”“公 共云”交换信息。 无处不在的网络。互联网是 20 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其发展普及 势若燎原,远远超过电灯、电话、汽车等的普及速度,也远远超过 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速度。现在,我们每到一个新地方, 下意识就会去寻找 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万物互联,推动社会发展。 无处不在的智能。大模型的通用性使其成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 设施,就像 PC 时代的操作系统一样,赋能百行百业,加速推进经 济高质量发展。苹果、谷歌等的创新技术应用侧重的是聚合信息 和分发信息,背后是信息获取成本从边际移向固定成本,使信息 变得无处不在,让世界因此变得扁平。大模型跟信息一样,模型 成本从边际成本发展为固定成本,进而使大模型变得无处不在。 未来的 AI0 魔豆 | 3 页 | 121.66 KB | 3 月前3100条定律 时间扭曲效应
为什么我们一上网就会感到时间飞逝,原因是互联网的 时间扭曲效应在背后起作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可以随时 提供丰富、刺激的内容——整日整夜,从不关闭。一项研究 还发现,手机用户每周查看手机的次数超过 1500 次。玛丽• 艾肯 (Mary Aiken)在著作《网络心理学:隐藏在现象背后 的行为设计真相》中,通过大量真实案例,为我们揭开网络 空间无处不在的隐形之手。 正如艾肯所描绘的,网络空间就像一个巨大的兔子洞,0 魔豆 | 4 页 | 191.59 KB | 3 月前3小学食堂4年偷肉40万获刑:封闭利益链啃噬孩子的营养,公共监督刻不容缓
人领刑、40 万元罚没,却补不回孩子缺 失的蛋白质,更补不回家长对教育公信力的透支。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源上入手。一是推广 “明厨亮 灶” 工程,将食堂操作间的情况实时展示给师生和家长,让监 督无处不在。同时,要真正赋予家长监督权,建立规范的家长 监督委员会制度,让家长能够参与到食堂账目审查、食材质量 抽检等环节中,“家长陪餐制” 也应落到实处,让家长亲身体验 学生餐食的质量。 二是教育0 魔豆 | 3 页 | 112.23 KB | 1 月前3100条定律 网络舆情的原始微博法则
性或调整性的事实报道,以惊惧、愤怒或惧怕为情感色彩的 报道总能得到更广泛传播。在自相矛盾的证据面前,人们往 往首先罔顾事实,诉诸情绪,中立客观报道很难引起共鸣。 传言谣言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随着互联网兴起和普及, 更加变得无处不在。2007 年 4 月 16 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发生枪击案。一个韩裔学生身穿防弹衣,携带两把手枪打死 32 人,最后举枪自杀。《芝加哥太阳报》率先曝料,称凶手 可能是中国留学生江伟恩。该报专栏作者麦克·斯尼德称,0 魔豆 | 9 页 | 474.62 KB | 3 月前3智能传播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结构优化与法治因应
的难度。其一,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 情突变。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突变层出不穷,有学者指出,“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是一对相伴共生的循环体,二 者互为因果,并相互推波助澜”。突发事件背后的社会隐性风险是无处不在又变化莫测的,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 情必然带有突然性、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必然增加网络舆情突变的风险。其二,“黑天鹅”事件现象增加网络 舆情突变的风险。“黑天鹅”事件是指难以预测,但突然发生0 魔豆 | 9 页 | 608.07 KB | 2 月前3
共 5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