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烈士墓碑被绑电线杆

362.25 KB 7 页 0 下载 4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烈士墓碑被绑电线杆,舆论分化背后民意撕裂需重视 11 月 3 日,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山东菏泽市东明 县长兴集乡顿庄村一烈士墓碑被绑在电线杆上,网传 视频显示,写有“王汪妮烈士之墓”的墓碑被用铁丝 绑在电线杆上,墓碑下堆积有多个石块。该信息引发 舆论关注。当日下午,东明县长兴集乡人民政府在其 官方公众号发布通报称,经调查核实,该墓碑为王汪 妮烈士碑,2012 年根据有关规定和亲属意愿,由政府 出资在其亲属责任田内修碑,协议由其亲属日常管护。 今年秋耕时,其亲属将墓碑临时移动到地头电线杆旁, 并对墓碑进行临时固定。网民发现并拍摄视频发布到 网上后,乡政府及时与烈士亲属沟通,征得同意后, 已将墓碑迁移至东明县王高寨烈士陵园统一维护管理。数据情况: 监测数据显示,11 月 3 日,视频发布后迅速引发 舆论关注,当日晚间,当地政府迅速回应后,多家媒 体介入报道,形成本次舆情的第一个舆情信息峰值。 随后伴随作息时间变化信息量迅速下降,11 月 4 日再 度形成第二个舆情信息高峰。 从信息渠道来看,APP 是本次舆情发酵的主要平 台,占比高达 37.24%;此外,视频、微博和网页的信 息也相对较多。从网民情感倾向来看,负面信息占据高达 58.39%, 大量网民质疑地方有关部门对烈士墓碑管理不善;此 外,中性信息也相对较多,占比 38.52%,此部分内容 主要为北京日报等媒体转载发布当地政府就此事的回 应。此外正面信息较少,占比仅 3.09%,个别网民认 为当地政府迅速就此事进行回应,并采取了合理的处 置办法,对此表示赞赏。 舆论观点: 一是认为这一行为是对烈士的不尊重。大量网民 认为,将烈士墓碑绑在电线杆上是对烈士的极大不尊 重,也是对历史和民族记忆的漠视。这种行为不仅损 害了烈士的尊严,也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 二是有观点认为,政府在烈士墓碑的初始安置和后续维护上存在疏忽或不足,未来应当应加强对烈士 墓碑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安置; 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 公众对烈士的敬仰和尊重。 三是有观点认为,政府在此事中反应迅速,及时 与烈士亲属沟通并将墓碑迁移至烈士陵园,有效回应 了舆论关切,体现了政府对烈士的尊重和关怀。 四是质疑官方通报情况不可信。有网民认为从墓 碑信息看,烈士牺牲时年仅十九岁,至今已经近八十 年,质疑其所谓“亲戚”关系难以考证确认,且即便 是亲戚,移动家人墓碑也不合常理,质疑该政府发布 此通告是为推卸责任。 五是有网民认为,舆论场中存在大量“胡乱猜疑、 故意抹黑政府”情况,呼吁对舆论加强引导。 研判分析: 从网民观点可看出,目前舆论场中出现一种对官 方的质疑声。事实上,从舆论本身发展过程来看,当 地政府在视频流传当天就关注到了网络舆情,并在当 天晚上进行了相对详细的情况通报,有效回应了舆论 关切。但相关通报仍然招致部分网民的质疑,导致舆 论出现了分化,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通报缺乏可信细节,如通报中称移动墓碑人员系烈士亲属,而 这一点被网民与烈士的年龄、去世时间等相关联,从 而引发了新的质疑。其二,官方公信力有待修复,近 年来,我国官方在处置部分舆情事件时,采取的不当 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透支了官方的公信力,导致 舆论场中对官方通报的信任程度有所降低。其三,近 年伴随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移动终端的出现、舆 论场中大量自媒体的兴起等多方面变化,我国舆论场 本身存在一定的撕裂和分化。其四,贫富差距扩大、 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等因素则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导致网络舆论更加撕裂。 对此,建议: 一是持续关注后续舆情发展情况。在必要情况下 做进一步详细通报,持续回应舆论关切,避免舆情持 续发酵。 二是持续做好线下工作规避后续舆情风险。当前 伴随互联网移动端的普及,任何细节方面的失误都可 能引发新的负面舆情。因此,建议当地有关部门针对 烈士墓碑后续安置等做好线下的管理和安置工作,从 根源上规避二次舆情的出现。 三是持续建设清朗互联网舆情环境。对互联网平 台中出现的无端攻击、抹黑政府言论、煽动性言论、各类谣言等现象及时处置,避免此类言论持续误导民 众,加剧舆论撕裂现象。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7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