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国企售卖过期粮
209.17 KB
5 页
1 下载
6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 格式 | 评分 |
---|---|---|
Spring | .pdf | 3 |
概览 | ||
重庆一国企售卖过期粮,舆情“结尾”应当
因时制宜
一、事件概述及各方回应:
10 月 10 日,据奔流新闻报道,近期重庆一市民举报称,
其在重庆粮食集团酉阳县粮食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过程中发
现,该企业将 350 吨过期大米重新打码流入市场,其中一部
分流入当地乡村学校。报道还称,10 月 9 日,重庆市市场监
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回应奔流新闻记者
采访时称,该公司确实存在违法行为,投诉人举报内容不完
全属实,案件正在调查处理当中。
当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
发布《情况说明》称,有媒体反映“重庆粮食集团酉阳县粮
食有限责任公司将过期大米重新包装销售”的问题,前期,
重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已根据举报线索立案调
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同日,第一财经报道称,举报者提供了大量音视频材料,
并称粮食公司的违规行为持续多年。此外,第一财经爆料,
重庆粮食集团此前面临较大财务困难。据重庆国资委官网披
露:“十二五”期间,重庆粮食集团由于大量举债、盲目投
资的巴西、阿根廷以及国内广东、江苏等地 21 个项目全部
失败,亏损逾 50 亿元,经营发展举步维艰,进行了债务重组。资产负债率从 2020 年末的 168%(不含储备粮公司)降
至 2023 年底 70.5%。对于事件本身,第一财经报道称,10
月 10 日,时任酉阳粮食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
理,重庆市粮油行业协会副会长段明清称自己作为主要领导
因为此事已经被降职处理,上个月底到另外一家公司任副职。
段明清还称,举报人对公司有意见。
二、数据情况:
截至 10 月 11 日下午 14 时,全网相关信息量达 1700 余
条。从事件发展趋势来看,10 月 10 日,奔流新闻发布报道
后,迅速在 APP、网站等平台吸引媒体和自媒体关注。当日
下午,大河报等多家媒体在微博转载相关报道,再度引发一
定关注。10 月 11 日上午,微博平台热度持续上升,截至 11
日上午 9 时左右,微博话题“网友举报过期大米销往乡村
学校”登上微博热搜榜第 7 位。此外,从各平台影响力来看,微博是本次舆情发酵的主
要平台,今日头条、搜狐等平台影响力较小。
三、舆论观点:
一是关注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网民认为此类过期食品能
轻易流入当地学校,质疑各方审核把关不严,我国学校食品
安全问题,乃至整体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都较为严重。
二是关注该国企亏损严重问题。认为涉事企业的管理者
因此被调任其他企业副职,属于“轻拿轻放”,对于此类导
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管理者处理过于宽松。三是质疑有关部门不作为。有网民表示,举报人早就已
经向管理部门举报,但直到近期有媒体关注介入才正式立案
调查,质疑有关部门不作为,对此类民生大事不重视。
四、研判分析:舆情处置有待因时制宜
在本次舆情发酵过程中,由于媒体的介入和转载报道是
导致舆情热度迅速上涨的重要因素。而大量媒体在发布相关
报道时也明确,重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立案对此事进行
调查。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民预期。但值得注意的是,网民
对本次事件仍然有诸多疑虑,包括:市场监管部门为何在举
报人第一次举报时未曾立案?有关部门回应称举报人所说
情况存在部分不实,具体为哪方面不实?因此,虽然当下舆
情热度已经呈现下降趋势,但后续仍需根据舆情发展方向,
因时制宜,灵活做好舆情处置引导工作。而对于后续的舆情
引导和处置,建议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是把握整体舆情走向。建议后续针对舆情发展情况保
持持续关注,并根据舆情处置方案等做好相关回应工作,警
惕舆论进一步向负面方向发展。
二是关注舆论聚焦问题。在后续的回应工作中,需重点
对网民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回应,“避重就轻”式的回应势
必导致网民的持续质疑,反而引发舆情“反扑”,得不偿失。
三是官方回应应当广泛铺开。在本次舆情发展过程中,网民主要通过奔流新闻、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得知“相关部
门已经立案调查”的信息,而对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
官网发布《情况说明》关注度不高。建议后续在信息发布的
渠道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包括与媒体合作、利用官方社媒账
号等方式,推动信息在各个平台实现有效触达。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