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推进落实双休制度却遭家长反对?教育理念分歧困局何解?(1)
普通高中推进落实双休制度却遭家长反对?教 育理念分歧困局何解? 近期,全国多地逐步推进落实普通高中双休制度,浙江省杭州市 高一、二年级全面停止周末返校;江苏扬州、南通等地高一、二双休, 高三调整为单休;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中下发周末放假通知,其中湖 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行周末双休制。普通高中推进落实双休制本是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举措,却意外引发了部分家长的反对, 许多家长通过各种渠道 许多家长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担忧与质疑,使得这一旨在减轻学 生负担的政策引发热议。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站在家长的角度,他们的反对并非毫无缘由。高中阶段,高考的 竞争激烈,学业压力巨大。家长们担心双休会让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幅 减少,在“你追我赶”的高考竞争氛围下,孩子可能会因此落后于人。毕竟,高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义务教育阶段,每一个周末的学 习时间对于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都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不少家长觉得0 魔豆 | 3 页 | 152.11 KB | 7 月前3以反事实控制印度舆论,莫迪-辛格双人舞表演登峰造极
日,印度总理莫迪在议会特别会议上,宣称印度防空系统 在 5 月 9 日的印度“辛多尔”作战行动中,成功挫败了巴基斯坦发射的 1000 架无人机和导 弹进攻,并称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胜利;而印度防长辛格,更是将反对党的质疑,化作 了展示印度军事实力的舞台,并口吐“敌人的阴谋被化为泡影”,好像瞬间点燃了印度民 族的自豪感。莫迪在议会上还称,印度本土制造的无人机、导弹和雷达系统其效率“无与 伦比”,还将此所谓的胜 场完败包装成了一场“零损伤、完胜”的人间神话。 反事实零伤亡舆论是为压住反对党质疑。辛格的反事实舆论发言与莫迪相比也是有过 之而不及,他既回避了印度反对党的质疑,又将印度武装力量的“零伤亡”与“敌人阴谋化 为泡影”,包装成了印军的绝对胜利。他甚至进一步反事实宣称,巴基斯坦的进攻“未能击 中任何目标”,印军的重要设施“无一受损”。这种“全胜与无损”的说辞,使得反对党的 质疑在全印度面前显得“无关紧要”,还成功地将公众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印军“无敌”的 其反面的战果炫耀: 辛格先是谴责反对党“不关心行动成功与否”,然后又向反对党抛出一连串反问与自答—— “恐怖头目是否被消灭?是的!我们的勇士是否伤亡?没有一兵一卒受损!” 反事实舆论的双人舞表演登峰造极。莫迪与辛格反事实舆论的双人舞表演,堪称是空前 绝后。莫迪玩得是“宏大胜利叙事”与“亲临前线阵地”拍照的戏剧化举动,辛格则以犀利 的反问与选择性回答,将反对党的失败质疑而转向胜利的炫耀。莫迪大仙与辛格大忽悠,完0 魔豆 | 1 页 | 209.43 KB | 2 月前3人工智能、深度伪造与政治选举(三)
其误导选民并可能影响投票行为,加深土耳其社会两极分化 的风险。[4]2023 年 5 月,土耳其总统选举的决定性时刻, 民调显示总统埃尔多安与主要反对党候选人凯末尔·克勒奇 达尔奥卢(Kemal Kilicdaroglu)的选民支持率相差不大。克 勒奇达尔奥卢是土耳其反对派集团六党国家联盟的负责人, 并得到亲库尔德少数民族人民民主联盟(HDP)的正式支持。 民调显示,在 4 名候选人当中,克勒奇达尔奥卢对埃尔多安 50%的选票,埃尔多安获得 45%的选票,因杰获得 3% 的选票;在第二轮投票中,科勒齐达奥卢将以 51%的得票率 击败埃尔多安。不过,在第一轮投票前,土耳其反对党(C HP)主席厄兹坎(Tuncay Özkan)就指称,土耳其政府计划 在暗网发布一波深度伪造视频,以诋毁反对派。这些视频由 土耳其通信局委托制作,使用深度伪造技术编造,以加密货 币支付特别是比特币(BTC)。这些伪造视频旨在描绘针对反 对党的 示库尔德工人党(PKK)[8]支持科勒齐达奥卢。5 月 7 日, 埃尔多安在在竞选集会上播放了同类视频,暗示科勒齐达奥 卢与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分子并肩作战。这是一个明显的伪造 视频,但被广泛传播并被公众采信,并进入反对派候选人的 搜索结果。当土耳其网民用谷歌搜索“科勒齐达奥卢”时, 这条虚假新闻是谷歌算法提出的首要推荐。非营利性新闻网 站 Journo.com.tr 的研究员兼总编辑克孜勒卡亚(Emre Kizi0 魔豆 | 16 页 | 276.39 KB | 3 月前3全球热点报告2025 年 8 月 7 日星期四的报告 – The Cipher Brief
,并禁⽌他⾄少六年内从事政 治活动 ,此举威胁到该国脆弱的战后政治格局。多迪克仍然是塞族占多数的塞族共和国 的领导⼈ ,⻓期以来,他藐视波斯尼亚的宪法秩序,制造不稳定,与弗拉基⽶尔·普京 关系密切,反对国际监督。他于⼆⽉被判处⼀年监禁,三⽉收到逮捕令,四⽉访问莫斯 科,之后便⾛向了政治下台。尽管⾯临禁令,多迪克仍拒绝下台,并加强了效忠于他的 警察部队,这引发了冲突的担忧。由于欧盟维和部队不愿直接⼲预,禁令的执⾏仍不确 罗茨基于 6 ⽉以微弱优势击败⾃由派对⼿ ,当选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以⺠族主义“波 兰优先”的政纲参选 ,与⺠粹主义法律与公正党结盟,该党反对总理唐纳德·图斯克的亲 欧盟议程。作为政坛新⼈ ,纳夫罗茨基以宣扬波兰爱国主义历史、要求德国赔偿⼆战罪 ⾏以及反对乌克兰加⼊北约和欧盟⽽闻名。尽管他对俄罗斯持批评态度,但他对基辅仍 保持警惕。他还致⼒于限制⾮法移⺠。尽管总理已誓⾔要阻⽌纳夫罗茨基“在政治上摧 2020 年爆发⼤规模抗议活动之后进⾏的 ,抗议活动针对的是总统亚历⼭⼤·卢卡申科赢得的 备受争议的选举胜利。⽩俄罗斯政府谴责了计划在华沙举⾏的反对派集会,并传唤波兰 外交官以⽰抗议。欧洲新闻台美联社 格鲁吉亚著名记者因“袭击”警察局⻓被判处两年监禁,欧盟和反对派⼈⼠对此表⽰强烈 不满。 格鲁吉亚著名记者兼媒体创始⼈姆⻬亚·阿玛格洛⻉利(Mzia Amaghlobeli)因 掌掴⼀名警察局⻓⽽被判处50 魔豆 | 20 页 | 907.90 KB | 1 月前3见义勇为者家属索赔案与死缓判决引发的司法公信质疑
法律层面的依据 “ ” 从严格的民法逻辑看, 因他人行为受益者 需适度承担补偿义务有一定法理依据。刘铭富是因保 “ ” 护赵某某而丧生,其家属索赔可被视为一种 救助受益补偿 。 2. 舆论为何普遍反对?伦理上难以接受:赵某某本身是性侵受害者,并且在案件中也遭受了人身伤害与精神创伤,让她 “ ” 在此时承担巨额赔偿,被认为是 二次伤害 。 公众情感倾向同情弱者:舆论普遍认为,补偿见义勇为者应由国家建立基金制度,而不是让另一 死亡,将来可能承担巨额赔偿。这无疑违背 鼓励见义勇为 的立法初衷。 四、舆情走势与建议 1. 舆情整体倾向 对刑事判决:公众明显倾向支持对田永明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认为死缓有失公正。 对民事索赔:舆论大多同情赵某某,反对让受害者承担高额赔偿,呼吁由政府或社会公益基金承 担对见义勇为者家属的补偿。 2. 建议 检方与法院应充分考虑民意与法律的平衡,二审应在事实和社会效果上展现更强的司法公信力; 如维持死缓,建议明确说明理由。“110 魔豆 | 4 页 | 12.69 KB | 2 月前32025 年 8 月 11 日星期一的报告 – The Cipher Brief
瑞拉等国施压,加⼤⾔辞⼒度并悬赏捉拿。批评⼈⼠称,这种做法有可能重新点燃冷战 时期的不信任,并破坏该地区的稳定。(彭博社/纽约时报) 墨西哥总统称美军在墨西哥不受欢迎。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申鲍姆坚决反对美国在墨 西哥采取军事⾏动。此前,特朗普总统下令五角⼤楼打击被列为恐怖组织的贩毒集团。 她表⽰: “不会⼊侵。”并强调,虽然两国正在合作,但美国“绝对排除”任何军事存在。 消息⼈⼠称,此举令—些墨西 ,将乌克兰纳⼊谈判范围,并维护国际边界。他们对普 京提议可能要求乌克兰割让整个顿巴斯地区的报道表⽰担忧,⽽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条 款并不明确。欧洲的联合声明⽀持特朗普的努⼒ ,但重申必须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安全 保障 ,强调反对未经乌克兰同意做出的领⼟让步。CNN “这不会让任何⼈⾮常⾼兴”——JD Vance 称赞特朗普是和平缔造者,同时承认俄乌协 议可能会失败。副总统 JD Vance称赞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8 ⽉ ensuring Putin’s grip on Russia remains unchallenged. New York Times 就在俄罗斯最著名的异见⼈⼠即将获释之际,悲剧发⽣了。—项旨在释放俄罗斯反对派 领导⼈阿列克谢·纳⽡尔尼以及被关押的美国⼈保罗·惠兰和埃⽂·格什科维奇的秘密国际 ⾏动因纳⽡尔尼在狱中死亡⽽告吹 ,⽽就在—项具有⾥程碑意义的囚犯交换计划即将完 成之际。该计划由美国⼈质特使罗杰60 魔豆 | 20 页 | 942.55 KB | 1 月前3全球热点报告2025 年 8 月 14 日星期四
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政府与 该国军事⾸脑埃亚尔·扎⽶尔之间的紧张局势正在升级 ,双⽅计划扩⼤加沙战争,⽬前 战争已持续22个⽉ 。扎⽶尔以部队精疲⼒竭和⼈⼒短缺为由,反对安全内阁提出的军事 接管加沙的提议,遭到强烈反对。尽管他有所顾虑,内阁还是批准了该计划,并⾸先在 加沙城开展⾏动。极右翼国家安全部⻓伊塔玛·本-格维尔呼吁撤换扎⽶尔 ,除⾮他与据 称为其提供建议的前将军划清界限。国防部⻓以⾊列·卡茨也与扎⽶尔在军事任命问题 南苏丹外交部正式宣布这些 报道“毫⽆根据”,并表⽰这些报道并不反映其政府的政策。与此同时,批评⼈⼠警告 称,此类迁移可能会阻⽌巴勒斯坦⼈返回加沙,并为以⾊列的吞并和重新安置⼯作铺平 道路。埃及也坚决反对将加沙⼈迁出加沙地带。南苏丹仍在从内战和⼤范围饥荒中恢复,并收容了⼤量难⺠。⺠间社会⼈⼠敦促南苏丹不要成为“倾倒场”,也不要被⽤作外 交谈判的⼯具。半岛电视台 黎巴嫩总统告诉真主党盟友伊朗,不允许 南苏丹外交部正式宣布这些 报道“毫⽆根据”,并表⽰这些报道并不反映其政府的政策。与此同时,批评⼈⼠警告 称,此类迁移可能会阻⽌巴勒斯坦⼈返回加沙,并为以⾊列的吞并和重新安置⼯作铺平 道路。埃及也坚决反对将加沙⼈迁出加沙地带。南苏丹仍在从内战和⼤范围饥荒中恢 复,并收容了⼤量难⺠。⺠间社会⼈⼠敦促南苏丹不要成为“倾倒场”,也不要被⽤作外 交谈判的⼯具。半岛电视台 06 亚洲和⼤洋洲 缅甸军⽅⾸席50 魔豆 | 16 页 | 745.67 KB | 1 月前3全球热点报告2025年8月29日
缅甸内战正在撕裂这个国家。缅甸内战是由军⽅2021年推翻昂⼭素季政府的政变引发 的 ,这场内战既是—场⼈道主义灾难,也是地缘政治的导⽕索。军政府最近将克伦⺠族 联盟列为恐怖组织,凸显了其在被⼴泛认为是骗局的选举前镇压反对派的决⼼。军⽅、 ⺠主派团体和强⼤的少数⺠族武装之间的战⽃已导致260多万⼈流离失所 ,经济遭到重 创 ,并加剧了跨境犯罪、武器贩运和⼤规模难⺠潮。与此同时,东 盟仍然处于瘫痪状 态,削弱了地区稳定 常将⽭头指向芝加哥,批评其对移⺠ 的庇护保护措施。芝加哥市⻓布兰登·约翰逊和伊利诺伊州州⻓JB·普利兹克强烈反对部 署国⺠警卫队,并誓⾔抵制联邦⼲预。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政府就伊利诺伊州和芝加哥 限制与ICE合作的法律提起诉讼 ,但该案被驳回。此举符合—项更⼴泛的战略 ,尽管当 地领导⼈的反对声浪⽇益⾼涨,但政府仍在加强对纽约、洛杉矶和西雅图等庇护城市的 移⺠执法⼒度。《华尔街⽇报》F-35 飞⾏员 开辩论,引发⽃殴。本周,墨西哥参议院 陷⼊混乱。反对党 PRI 主席亚历杭德罗“阿利托”莫雷诺与执政党莫雷纳党参议院主席杰 拉尔多费尔南德斯诺罗尼亚发⽣肢体冲突。冲突中,莫雷诺抓住并推操费尔南德斯诺罗 尼亚 ,甚⾄击打他的脖⼦ ,然后打倒—名试图⼲预的助⼿。费尔南德斯诺罗尼亚后来指 责莫雷诺威胁要杀死他,⽽莫雷诺坚称他是在保护墨西哥免受挑衅。在反对党就是否⽀ 持美国军事介⼊墨西哥贩毒集团⽃争展开激烈辩论后,⽃殴爆发,PRI和60 魔豆 | 13 页 | 737.83 KB | 1 月前3电视剧《生万物》洗白地主阶级?
平台方:包容与导向的动态平衡 《生万物》登陆央视并获 7.3 分豆瓣评分,引发“有争议作 品是否应上公共平台”的讨论。支持者认为,争议本身是思想碰 撞的体现,包容不同声音是国民心智成熟的标志;反对者则担忧, 历史虚无主义作品可能误导年轻观众。平台方需建立“争议作品 标注机制”,通过“历史背景说明”“学术解读配套”等方式,引导 观众理性认知。例如,播放《生万物》时可配套纪录片《鲁南土 地革命实录》,平衡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 此次争议也向观众提出挑战:在激昂的情绪之外,能否尝试 建立一种更具弹性、更富思辨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应能同时容纳历史的苦难与复杂性——既承认地主阶级的剥削本质,也理解 特定历史情境下个体的生存逻辑;既反对“洗白”历史,也警惕将 历史简化为“善恶对决”的标签化叙事。 四、艺术创作的边界与公众认知的成熟 《生万物》的舆情风波,远不止于“是否洗白地主”的简单争 论。它是一场关于历史记忆如何被建构、艺术创作如何平衡真实50 魔豆 | 4 页 | 152.34 KB | 1 月前320250814全球热点报告2025 年 8 月 13 日星期三
盟领导⼈。欧尔班在周五的特朗普与普京峰会前⼣发表讲话称,西⽅最终必须承认乌克 兰的失败并就条款进⾏谈判。欧尔班⻓期以来⼀直批评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他与莫斯 科保持着密切联系,理由是匈⽛利依赖俄罗斯能源,并出于经济考虑反对乌克兰加⼊欧 盟。他认为,在拜登总统的领导下,欧洲错过了与普京总统谈判的机会,现在⾯临着被 排除在关键决策之外的风险。匈⽛利拒绝向基辅提供武器,欧尔班称,如果欧盟不参与 美俄直接会谈,欧盟的亲乌克兰 留在加沙。此前,以⾊列预备役和退役空军⻜⾏员发起了迄今为⽌规模最⼤的反战抗议 活动,近500⼈聚集在军事总部外,敦促结束战争。尽管以⾊列⼯会联盟(Histadrut) 以影响有限为由拒绝加⼊ ,但以⾊列主流社会对战争的反对声⾳⽇益增多。批评⼈⼠警 告称,旷⽇持久的战⽃可能会进⼀步加剧加沙的⼈道主义灾难,并加深国内的社会分 裂。《纽约时报》 以⾊列正在就可能将加沙的巴勒斯坦⼈重新安置在南苏丹进⾏谈判。以⾊列正在与南苏 ,该计划旨在让巴勒斯坦⼈从饱受战争蹂躏的领⼟迁 移。六位消息⼈⼠向美联社,但进展尚不明朗。⼈权组织和国际社会⼤部分成员反对此 类提议,认为强制驱逐违反了国际法。南苏丹仍在从内战中恢复,⾯临粮⻝短缺,他们 可能将这项协议视为加强与以⾊列关系、争取特朗普政府⽀持的⼀种⽅式,希望特朗普 政府能解除制裁和旅⾏禁令。埃及反对将巴勒斯坦⼈迁出加沙,并游说朱巴反对该计 划。批评⼈⼠警告说,巴勒斯坦⼈将被从⼀个不稳定、饱受饥荒威胁的地区转移到另⼀ 个地区。鉴于该国历史上的紧张局势60 魔豆 | 12 页 | 707.40 KB | 1 月前3
共 69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