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大哥,医院跑路了,我的牙咋办?——舆情分析 VIP文档

258.94 KB 4 页 1 下载 5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格式 评分
008
.pdf
3
概览
大哥,医院跑路了,我的牙咋办?——舆情分析 据封面新闻报道,12 月 2 日,熊猫口腔的员工因被拖欠 3 个月工资而罢工讨要,医院随即关门。患者彭先生表示, 今年 4 月他到熊猫口腔准备种植两颗假牙,花费 5500 元购 买了口腔抽血化验检查、松动牙拔除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术 等治疗项目,并先后进行了两次手术,正处于第二期手术后 的恢复期,却收到主治医生告知医院倒闭的消息。12 月 5 日,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医院大门紧锁且被贴上封条,其门口张贴 的公告称因经济压力和运营困难无法继续经营,同时提到成 都医大口腔医院可对遗留客户提供后续部分诊疗服务。成都 医大口腔医院工作人员称 12 月 3 日晚突然接到接收遗留客 户诊疗的通知,目前正在与熊猫口腔对接费用问题,遗留客 户可到院现场登记信息、免费拍片,待费用对接结果出来后 再通知客户。 (熊猫口腔门口)传播分析 时间走势图 数据显示,12 月 2 日,“熊猫口腔”关门跑路后,相关 信息在网络上开始传播。总体来看,相关信息数量较少,截 至 12 月 6 日 15 时,全网信息量 200 余条,以网民讨论为主, 媒体参与度较低,仅有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等媒体报 道。 渠道分布图 从传播渠道来看,本次信息传播的渠道较为多元,APP、 视频、微博、头条号是本次舆情传播的主要平台;微信、网 页等相对较少。具体占比情况见上图。 网民观点一是许多网民对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鼓励患者彭先生 和其他受害者积极维权,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要求口腔 医院退还已支付的费用,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损失。 二是网民普遍认为,口腔医院在未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 突然关门跑路,是对患者权益的严重侵害,应该受到法律的 制裁,并质疑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 三是部分网民认为当前口腔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大量资 本入局导致市场饱和,使得部分民营口腔品牌经营困难,类 似事件可能并非个例,需引起行业重视。他们建议患者在选 择医疗机构时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有口碑和信誉保障的医 院。 四是不少网民对监管部门的失职表示不满,认为这样的 事件暴露出行业监管的漏洞。如何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审查, 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研判分析 近年来,医疗机构“跑路”事件频发,如 2020 年北京 “嘉美口腔”医院跑路,2022 年天津“美齿口腔”医院跑路、 2024 年初成都“菁品口腔”老板跑路等。这种现象反映出多 方面的问题:首先,医院因资金管理不善,未能维持正常的 运营,进而出现跑路现象,最终导致患者在治疗中被迫中断, 让患者面临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其次,市场竞争与监管不 足,口腔医疗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民营机构经营困难,同时监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资金、经营等方面监管存在漏洞。最 后,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患者在选择医院时未充分考 察其资质信誉,且一次性支付大额款项,增加了自身风险。 舆情建议 一是成都医大口腔医院作为接收遗留客户的机构,应保 持与患者的积极沟通,及时公布诊疗方案、费用对接等最新 进展,安抚患者情绪,确保患者能第一时间获取准确信息。 也需严格把控诊疗质量,避免因匆忙对接而出现医疗事故或 纠纷,重塑患者对口腔医疗行业的信任。 二是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口腔医疗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 审查医疗机构的准入资质,加强对其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检 查,规范市场秩序,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是相关部门可鼓励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口腔医 疗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曝光,促使相关部门和医 疗机构加强管理,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是患者在选择医疗机构应更加谨慎,充分考察医院的 资质、信誉、口碑、经营状况等,避免被低价广告吸引而盲 目消费,同时尽量选择分期支付费用。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