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本的战败纪念仪式上只有悔恨没有道歉
——细数日本政府纵容的军国主义幽灵 8 月 15 日,日本举行二战战败纪念仪式,石破茂首相在全 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称“必须把那场战争的悔恨和教训深深地铭 记在心”,却绝口不提“侵略”二字,更无丝毫歉意。这种抽象 化的悔恨与刻意的责任回避,被学者精准描述为“将历史教训简 化为模糊的道德口号”。而一街之隔的靖国神社内,农林水产大 臣小泉进次郎等政客的参拜行径,让亚洲三千万战争死难者的亡 力参拜; “慰灵仪式”被偷换概念为国内追思,刻意剥离其关联的侵略责 任,将加害者包装为受害者。 5.盟友勾结重塑战败国身份 美国国务院公然宣称“80 年来美日并肩捍卫太平洋和平”, 赞扬广岛民众“和解精神”,这种历史虚无主义背书,助长日本 摆脱《波茨坦公告》战败国枷锁的野心。 三、未偿的血债:亚洲永不愈合的伤口 当石破茂在追悼仪式上轻描淡写地谈论“战争教训”时,南 京大屠杀 代表坪川宏子悲愤控诉:“这是否定我们‘记忆的权利’”。更令 人齿冷的是,日本在纪念广岛核爆时将自己塑造成战争受害者, 却绝口不提偷袭珍珠港与侵华暴行,这种自我悲情化叙事彻底颠 倒了加害者与受害者的位置。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战败日前夕的演讲如暮鼓晨钟:“真正的爱国心在于勇于承认并纠正错误。不能自己说‘责任已 尽’,必须等到战胜国或原殖民地表示‘不再追究’时,责任才 算结束。”明治大学教授山田朗更指出根本性缺失:日本和平主50 魔豆 | 4 页 | 305.62 KB | 2 月前3
共 1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