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烂尾”敲响公共决策警钟
古城“烂尾”敲响公共决策警钟 (文稿内容转自工人日报) 6 月 27 日,耗资 24 亿元建成,4 年巨亏超 10 亿元,湖南张家界大庸古 城再次因“冷清”登上央视《焦点访谈》。尴尬的是,这里停车场成为唯一盈利项, 去年上半年日均购票人数不足 20 人,濒临破产。被媒体曝光后,当地部署召开 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表示将深刻汲取教训,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镜头里的古城空空荡荡,与立项时“年净利 镜头里的古城空空荡荡,与立项时“年净利 2 亿元”的豪言壮语构成鲜明 反差。更讽刺的是,这个号称“全国示范”的文旅标杆,如今连门票都不敢收,却 依然门可罗雀。据了解,该古城项目最早立项于 2016 年,当时全国多地正兴起“仿 古建城”热潮,不少地方想借一座古镇撬动整个城市的文旅产业,大庸古城正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匆匆上马。 立项到开工仅 3 个月,550 天工期拖成近 5 年,连可行性分析都没做扎 实,就砸进 24 亿 觉得行”就盲目投入,即便拥有再多资源,也难逃失败结局。大庸古城 4 年亏 10 亿元的下场,正是错误决策的必然结果。 更令人忧虑的是,24 亿元资金,足以改善许多群众的生活,建设大量 民生工程,如今却打了水漂。如此重大的投资失误,却陷入无人担责的困境,这 不仅是对公共资金的极大浪费,更助长了“拍脑袋决策”的不良风气。 古城之“古”,贵在时光浸润的肌理,重在历史沉淀的魂。凤凰因沈从文0 魔豆 | 2 页 | 152.57 KB | 3 月前3五一出行避雷手册
年杭州河坊街“叫花鸡无鸡”事件中,商家以非遗名义包装 劣质产品,短视频曝光后迅速发酵,后文旅部门介入退赔; 2024 年苏州“辣条刺客”以克重标价误导消费,单包结算价高达 48 元,消费者直呼“防不胜防”。云南大理古城一摊贩 在售卖蓝莓时,使用经过改装的“鬼秤”欺诈消费者。游客 购买 1 斤蓝莓后,经第三方公平秤复称发现实际仅有 6 两, 缺斤少两比例高达 40%。事件曝光后,引发游客和本地居民 强烈不满,直指此类行为破坏旅游市场诚信。0 魔豆 | 5 页 | 343.09 KB | 5 月前3
共 2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