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18名医生涉2200多万回扣丑闻,处罚结果竟成“谜”? VIP文档

219.80 KB 4 页 0 下载 7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上传 格式 评分
008
.pdf
3
概览
18 名医生涉 2200 多万回扣丑闻,处罚结果竟成“谜”? 据《华夏时报》报道,2022 年 4 月,国家医保局通报武 汉同济医院骗保案,经查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9 月期间, 该院存在串换、虚记骨科高值医用耗材问题,骗取医保基金 支付约 2334 万元,被罚款约 5924.6 万元,且被责令暂停骨 科 8 个月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医药服务。随后调查发现,凯 利泰瑞特医疗科技(湖北)有限公司与武汉同济医院骨科医 生勾结,其负责人张春光授意销售人员,在手术中使用低价 或未中标耗材,却以高价中标产品合格证结算,还给予 18 名骨科医生共计 2271.9 万元回扣。2024 年 7 月,该案二审 终审,凯利泰瑞特公司被判处罚金 900 万元,张春光获刑 11 年 4 个月。就 18 名骨科医生收回扣后续处理有关问题,《华 夏时报》记者致电武汉同济医院宣传部未果。 传播情况 趋势图 数据显示,28 日 16 时,《华夏时报》发布相关信息, 舆情开始发酵。舆情初期,论坛和 APP 是主要传播平台。舆情中期,微博平台讨论较多,同时头条号的讨论量逐渐上 升并占据主流。截至 29 日,舆情热度还未有明显下降,微 博平台讨论量有上升趋势。 平台占比图 从各平台的舆情信息数量来看,头条号和微博是本次舆 情发酵的主要阵地,占比分别为 38.29%、26.28%;论坛、 APP、视频等平台数据量较小,具体占比情况见上图。 网民观点 一是大部分网民对这一事件表示愤怒和失望,认为这种 行为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医生一直被称为“白衣天使”, 如今却沦为收取回扣的“蛀虫”,极大地损害了患者的信任, 让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蒙羞。并担忧医生此类行为会增加患 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延误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健康权益 造成了极大伤害。希望相关部门能严惩不贷,还医疗行业一片净土。 二是质疑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认为必须加强对药企的 监管,药企通过向医生提供高额回扣来推销药品和器械,这 种不正当的营销手段严重破坏了医疗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也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质疑处罚结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认为既然药企的 相关人员已被判刑,那么收受回扣的医生也应受到相应的严 惩。 四是认为这一事件并非个例,而是反映出医疗行业存在 的深层次系统性问题,如医生收入结构不合理、医药采购环 节不透明、监管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医疗腐 败现象的滋生。 研判分析 此事件中,18 名医生的回扣行为严重违背职业道德,也 反映出医疗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公众对医疗行业的廉 洁性和公正性产生质疑,给整个医疗行业的声誉带来了沉重 打击。人们开始对医院的管理、医生的职业操守以及医疗服 务的质量产生怀疑,医疗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公信力受到 严重影响,不利于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这种回扣行 为破坏了医疗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由于回扣的存在,也可 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高价药品和器械过度使用,而真正需 要这些资源的患者却无法得到及时供应,从而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 舆情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和医院应尽快公开对 18 名收受回扣医生 的具体处罚结果,回应社会关切,以彰显法律的公平公正, 同时也能起到警示作用,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是医院应建立合理的医生薪酬制度,提高医生的合法 收入水平,使其收入与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 度挂钩,减少医生对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依赖,从根本上消 除医生收受回扣的经济动机。 三是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更加严格、有效的医疗行业监 管机制,打破药企与医院、医生之间的利益链条,从源头上 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确保药品和器械的销售是基于其质量 和疗效,而非回扣等不正当手段。 四是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生的薪酬结构,使 其收入与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挂钩,减少医生对回扣 等不正当收入的依赖;同时,进一步完善药品和器械的采购 制度,加强价格监管,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使用。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